APP下载

可实验的经济学与经济学实验的教学应用

2013-08-15

关键词:经济学实验室理论

胡 娟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一、经济学成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1999年,著名经济学家宾莫在 《经济学为什么需要实验?》一文中预言:目前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如此地普遍,以至于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实验经济学先行者的时刻就要到了。三年之后,宾莫的预言成真。2002年,被奉为“实验经济学之父”的弗农·史密斯和决策学中“前景理论”的创立者丹尼尔·卡尼曼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这标志着实验方法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同时也意味着 “经济学开始逐步演变为一门实验性科学”得到了认可。

传统上,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和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之上,而且经济学还被普遍视为是一种依赖实际观察而不是可控的实验室实验的 “非实验性”科学。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只对检验所假定事情的结果感兴趣,而并没有兴趣测试人类是否确实将效用最大化或厂商是否将利润最大化,或真正试验一下市场是否出清。更不用说,宏观经济现象的规模使得组织宏观经济学实验以证实或证伪经济理论在政治或伦理上的巨大困难,这也是为何经济学在实验的道路上推进得如此缓慢。

然而,经济学研究现在越来越置身于修正和实验基础经济理论前提,并越来越依赖于在实验室里而不是从实地获得的数据。1948年哈佛大学的张伯伦教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首次市场实验,通过对被实验对象指定价值和成本参数,实验对象分为买者和卖者,并给他们他们分发标有价值和成本的小卡片,买卖双方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当买者碰到卖者时就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程序并没有特别指明,也没有组织,双方若没有成交就彼此继续寻找下一个对象。买者的收入是价值与成交价之差额,卖者的收入是成交价与成本之差额。若双方成交就将卡片交给张伯伦,同时报告成交的价格,张将此价格在黑板上公布。但遗憾的是,实验结果系统地偏离了竞争均衡,交易量大大超过供给和需求交叉点所决定的数量。其学生——弗农·史密斯以此为契机将经济实验方法发展为如今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体系。他改进了张伯伦的方法,在其所主持的实验中采用了“双向拍卖”的交易制度,使得交易价格迅速收敛于竞争均衡。1962年弗农·史密斯将其在经济学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诸多成果总结发表,这就是被称为实验经济学奠基之作的《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这篇论文引起了人们对实验方法的关注,对实验经济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此后纳什、西蒙、泽尔腾等诸多学者建立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团体和实验室。比较有名的有弗农·史密斯主持的亚利桑那大学经济学实验室、查理斯·普洛特主持的实验经济学和政策学实验室、约翰·莱德亚德主持的加利福尼亚社会科学实验室及约翰·海和哥哈姆·陆梅斯主持的约克大学实验经济学中心等,实验经济学的科学应用已蔚然成风。

史密斯(1994)将实验经济学定义为:在有显性或者隐含规则的背景下应用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相互作用的决策行为。也就是说,实验经济学就是要再造理论的环境和机制基础,从而得到所需的观察结果来检验理论解释,看看理论解释的预言与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否一致。实验方法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复制性和可控制性,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可实验的学科,这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局限性,使美轮美奂的经济学大厦日臻完善。

二、经济学实验的教学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实验的应用稳步增长,在经济学逐步向实验科学演化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开始在大学课程里用实验方法演示经济学命题。将实验引入本科教学,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尽管如前文所述,它作为一种对传统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补充的新的研究方法已逐步获得认可),而在于借助实验研究方式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现象,让经济学的学习在理论抽象中得到一种简便的实践还原。印第安纳大学的沃克(Walker)、威廉姆斯(Williams),以及亚利桑那大学的威尔士(Wells)等已经探索了很多实验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辟了实验经济室并对学生开设实验经济学课程,把实验方法用于经济学教学是一种趋势。

传统的经济学教学方法无非是课堂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穿插案例教学以丰富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经济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亲自参与计算机或实物模拟的常见经济活动,既有教师的讲述及实验中与其他参与者对话的听觉刺激,也有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视觉与编码刺激,与传统的主要通过听觉刺激的方式相比较,可以提高识记成效。而且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模象与实物感知的优点,其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也优于案例式教学,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流行的经济学实验主要以研究型和教学型为主。基于教学目的还是用于研究型的,这使得经济学实验的操作上存在较大的差别。第一,经济学教学实验主要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辅助经济学的常规教学。因此,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往往不放在第一位。事实上,仅仅靠一两个实验想证实或者证伪一个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学实验更像是一种理论的展示。第二,经济学研究实验关键在于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和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因此实验结束后通常不讲解结果。但教学实验的讲解部分非常重要,它把学生在参与实验后的直觉和经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苏格拉底式的问答和探究,先让同学总结实验当中产生的规律,然后鼓励同学努力去解释这些规律。老师对提出的各种解释性的假说进行讨论,逐步到达结论。

三、经济学实验的教学应用

(一)经济学实验的教学模式

经济学实验教学的体系模式主要有两种安排:第一种模式是将实验作为教学辅助,与经济学课堂讲授教学相配合,每学期选做4个重要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第二种模式则是将经济实验室的实验作为主体,将经济学教学内容整理转化为若干实验,学生一个学期参加10次左右实验,从参与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讨论中体会和学习经济学,这种实验要求更高,多纳入实验经济学的课程。就适用范围而言,第一种模式易于在大面积授课的经济学基础教学中推广,如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微观和宏观内容的108个课时的专业基础课,以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认知;第二种模式变实验为教学,可采用36课时的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在经济学专业学习中尝试开展。

而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方法模式也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工实验,也称为课堂实验,多通过黑板记录交易。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所有的经济学实验都是在教室或者实验室中通过纸、笔、黑板、时钟等设备来进行。通过将实验数据和结果当场演示给学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学学习热情,然而课堂实验由于受到时间、经费和学生人数的制约而有很大局限性;二是通过计算机实验室,由相应的实验软件程序来模拟理论环境。1980年以后,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实验依赖于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收集、交流和记录。计算机实验能够提高实验的效率,被试者决策和选择仅仅需要填写某个数字,或者点击一下鼠标即可。而且计算机网络,可以较好地控制实验中的信息流,其实验优势非常明显。

(二)经济学实验的软件平台

计算机实验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构成实验核心的实验软件也成为其最大问题,因为根据实验设计来修改计算机程序的成本非常高,往往意味着需要重写实验软件。因此,如果仅以实验教学为目的,实验者可以选取市场机制、个人选择、证券市场、公共产品、博弈等领域代表性的成熟的实验软件,而无需自行设计。一些优秀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已开发出来一些优秀的实验软件。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实验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实验室(LEEPS)1972年成立,在普洛特教授的主持下诞生了第一个计算机模拟的真实市场软件 (MUDA),可以进行双向拍卖的市场实验,下载地址:http://eeps.caltech.edu/pub/Muda.zip。亚利桑那大学经济学实验室(ESL)从1985年成立之初到2001年都是由“实验经济学之父”史密斯教授担任主任,成功开发了Econpor——一种用于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电子数据库软件(主要组件包括NFG,Market Link,OSA等),同时开发了被试者在网络上就可参与的实验程序,实验室主页http://www.econlab.arizona.edu。美国普渡大学弗农·史密斯实验经济学实验室(VSEEL)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前普渡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的杰出贡献,设有数据采集实验室和观察实验室,实验室网址http://www.mgmt.purdue.edu/centers/vseel/home.asp。

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陈禹教授发起设立了我国第一家经济科学实验室,但真正开始实验研究是1997年在“211”工程项目资金的资助下,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基于网络运行的实验系统。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学实验室,逐步展开模仿性质的实验研究。上述提到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及其成熟的实验软件都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软件平台,这也使得学生的经济学实验可以通过联网计算机有效达成。

(三)经济学教学实验的操作技巧

为了达成经济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手册的撰写、实验模式的安排、实验人数的选择、实验节奏的掌控、实验报酬方式的设计、实验结论的解读等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几点是:

1.合理选择实验的报酬方式,以减少被试者行为变异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为在实验中形成受控的经济环境,使被试者(也就是实验对象)做出符合自身行为,而不发生行为的变异性或随机性干扰实验结果,必须给被试学生支付报酬。现金的报酬方式是最优的,但对于以教学为目的的课堂实验,难以支付大笔的现金,变通之后的实验报酬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根据学生在实验中所获实验币奖励学分,当然作为教师必须在分数与学科学习目标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比如获得高点数的学生被认为是对经济学知识理解更佳的,或者更投入的,将实验所决定的分数维持在总分较小比例的水平。另一种方式则是争取学校少量的实验经费支持,利用杠杆原理以少量现金支付取得尽可能大的激励效果。比如,可以对被试中收益排名前10%的学生支付其所获收益的一个比例,也可以在收益排名靠前的学生中抽取一位学生支付一笔小额现金报酬。

2.实验应建立尽可能简单的经济环境,准确清晰的实验指导语便于被试学生实验操作。

教学实验的主要职能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目的是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实验应选取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对难点理论进行较好实验证明的,比如竞争均衡问题、博弈问题。实验应建立一个尽可能简单的经济环境,简单会增强显著性而减少对结果理解上的歧义,便于被试学生操作。实验指导语应准确、清晰,由于实验指导语是具体指导被试学生如何参加实验的文件,应包括实验的重要信息,如实验目的、实验制度、被试学生可能采取的行动等,同时为了提高占优性,应避免在指导语中使用含义深刻的词语或某种暗示性词语。例如,在囚徒困境的试验中,将选择命名为A和B而不是忠诚和背叛。实验对象的角色应尽量使用中性词语界定,例如买方和卖方或者A方和B方,而不是对手。

3.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实验快感,更要强调实验结果的讲解和经济学理论的延伸讨论。

课堂实验通常是在对某一经济理论进行讲解之前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被试)不会被课堂讲授的经济理论的结论所引导而做出某些被期望的行为。而且,通过参与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结论竟然与经济学家曾经得到的结论一致,一定会感到振奋从而对经济学的学习倍感自信。课堂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抽象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藉由学生(被试)参与实验的直觉体验和实验数据的总结、讲解和讨论来推动对某一理论知识的掌握。

[1]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Paul A.Samuelson and William D.Nordhaus,Economics[M].Mc-Graw-Hill,1985-12.

[3]丹尼尔·弗里德曼,山姆·桑德,著.实验方法:经济学家入门基础[M].曾小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Smith Vernon L.Economics in the Laboratory[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8,1994.

[5]金雪军,杨晓兰.实验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

[6]彭文平.关于经济学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9,(11).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实验室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