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案例教学中语文教师专业化的理性思考

2013-08-15周向丽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案例思想

■文/周向丽

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践知识,是默会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和运用,需要教师长期积累,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梳理和自我建构。教师积累教育默会知识,分析和解读经典教学案例是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如何从案例中解读出思想,获得切实的实践启示,需要一定的理论视野和方法。

一、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专业化的前提条件

高楼大厦的质量与建筑材料等硬件有很大关系,同样道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前提条件。由于教师所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知识应是一个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结构,它包括以下方面:

1.过硬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要全面掌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等语文学科知识,要在听、说、读、写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对这些必须达到全面扎实,尽可能做到精通,对所有问题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实践经验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时所具有的课堂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丰富知识和课堂调度能力,其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去把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语文、体验语文的积极性。

3.工具知识。

(1)外语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利于及时了解各国语文教育的动态,促进科研向更高、更宽的层面发展,并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这是实现知识经济全球化所必要的语言工具。

(2)现代教育技术。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创新型语文教师要用新知识新科技手段来武装自己,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能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已有的信息资源,创新性地为学生设计学习程序,指导学生获取所需和应获得的知识。

(3)科学研究必备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统计和心理科学方法研究等知识是进行实验研究所具备的知识。

二、案例教学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探寻教育思想。

愿意、能够与教育实践者对话的真正的教育理论家们总是在阐述自己教育理论的时候,使用些“教学案例”。这就让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有了具体性,有了情境性,也就有了丰富性。教师在解读这些案例的时候,除了了解案例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探寻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唯有让我们和思想对话,才可以引发新的思想。仅仅停留在熟悉案例的“形”的阶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解读,探寻其“实”——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2.形成教学思路。

语文教师必须时常考虑的一个命题是:“个别观念和普遍观念之间如何保持合适的力。”学习任务不同,对应的学习方式也就不同。不同的学习方式下,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不断提高的智力潜能、内在奖励、有用的学习技巧以及更好的记忆过程应该是学习所追求的结果,只是在不同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学习任务驱动下,我们各有侧重而已。

3.融合思想为我所用。

如果学生在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求下必须“学会它”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教”之,“教的每一个最小组合”必不能少。这种“教的每一个最小组合”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做事方式”。同时,让学生面临探究和发现任务,引导他们循着一定的发现阶段,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建模”,将学习转换成有用的思维结构。

4.诞生自己的教育理论。

发现者不能超越证据而产生一个新洞察,而诞生自己的教育理论更是需要我们努力搜集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和教育效益之间的相关性的证据,重新安排这些证据,转换这些证据,就能发现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结构,也能赋予自身教学行为以意义,甚至是很个性化、独特的意义。这就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的理性,这就是教育实践智慧的理性概括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的寻求。

以上几点是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专业化的一些思考,新的世纪呼唤所有语文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实自身业务及综合知识,将自己培养成新一代创新型的语文教师,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期望,也希望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沉思、反思后能升华自身的教育理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猜你喜欢

专业化案例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