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013-08-15屈春艳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调动注意力积极性

■文/屈春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调动低年级儿童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呢?在本学期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儿童与生俱来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显示出他们体内蕴含着一种学习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却往往会因为注意力的分散而随时消失,怎样给儿童不断的刺激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心中暗藏的求知欲呢?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创设出不同的故事情境,并巧妙的将故事延伸到课堂的各个环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使学生始终徜徉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之中,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给他们编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i、u、ü三个小朋友出去玩。可是它们年纪小,又不认识路,怎么办呢?它们就请大y、大w来带路。大y说:“好,我带你去。”大y带着小i一块走,就成了音节yi。大w带着小u一块走,就成了音节wu。小ü没人带,急得哭了,大y看见了,就对小ü说:“小ü妹妹别哭了,我带你去,快把两滴眼泪擦掉。”小ü听了高兴地把眼泪擦掉,跟大y走了。这就成了音节yu。听着这样的小故事,孩子们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故事情境,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用丰富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工具,好的语言不光能传授知识,还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光是发声的语言,更要注意集合“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老师能否善于运用这些“语言”,决定着能否把学生带入预期的教学环境中去。教师集合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孩子的共鸣,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去看,一起去想,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低年级学生完全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30分钟左右,超出的学习可能对他来说显得枯燥乏味,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折扣。而低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高兴时记忆效果就好,反之则差。

教学中,当学生乏味时,我会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表演、游戏等形式组织教学,以此来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学生不想一遍遍去朗读课文。这时,我布置学生和好朋友一起演演课文内容,学生的积极性立刻又被提升了起来,孩子们反复揣摩课文的语言,又一边读一边演了起来。轮到表演时,个个都期待我喊到他们那组,连平时学习吃力的孩子也参与到了活动中,表演得非常出色,把握人物角色很到位。学生由不想读到主动去读、去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以适宜的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孩子心目中,学习好可能是为了得到什么礼物,得到别人的看重或者得到长辈的夸奖。在与低年级儿童接触过程中发现,表扬鼓励比责备批评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说得真好”、“真了不起”、“你真会动脑筋”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用多了,孩子似乎有点“不以为然”,再动听的“表扬”也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当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后,总结了两点:1.表扬时要正视学生,让孩子的眼神和老师的眼神有所交流,让孩子用心感受老师发自内心的称赞。2.表扬要有实质性,学生的回答确实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才去表扬,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把握不好表扬的尺度,不光被表扬的学生得不到进步,其他孩子也不能明确怎样的回答、怎样的发言才算是优秀的表现,有可能导致全班学生课堂上的反应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

总之,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良好的课堂,是和孩子们积极思考、热爱学习分不开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让孩子在愉悦的气氛中快乐学习。

猜你喜欢

调动注意力积极性
让注意力“飞”回来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