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探究

2013-08-15梁娅萍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齐威王老兵想象

■文/梁娅萍

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粗糙为精细,产生共鸣,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人以美的享受,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创设想象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点到为止,或留下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要真正读懂文本,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能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如《十五从军征》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是对服役老兵一生的高度概括。为了让学生体会老兵从军六十五年的悲惨命运,我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征”和“始”进行想象,引导学生思考:“老兵战场上的六十五年是怎样度过的?”“‘始’什么意思?从中联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老人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六十五年”,有的说“我看到了老兵望着明月,思念父母,不禁潸然泪下的情景”,还有的说:“我看到了老人多少次倒在血泊里的场面”。这样,情境的创设唤醒了孩子们对老兵的同情,学生通过想象对古诗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之后,我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这种体味朗读这两句诗,读出了对老人悲惨命运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恨,读到了书背后的文字。

二、创设表演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一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故事性较强的篇目,特别适宜表演。通过表演,不仅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个性,而且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挖掘、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如《包公审驴》,在学习理解课文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课本剧作业。为了完成这道作业,学生之间主动合作:作文好的人承担编写剧本的任务,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承担表演任务;学生自己动手做道具,细心的女孩子甚至还给剧本配上了音乐。这样,在完成这道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入情入境,把课文故事表演得栩栩如生。同时包公铁面无私、有智有谋的个性特点又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创设感人氛围情境

这是通过运用语言、音乐和图画等渲染气氛,再现课文情景,发挥想象,领悟人物情感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学习方法。它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十五从军征》,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激情朗读了我为这首古诗写的“题记和前言”,再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病中吟”纯音乐),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强烈的情感氛围。再如《渴望读书的“大眼睛”》一文,对描写“大眼睛”“专注、忧郁、渴望”的眼神的段落进行朗读,让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感觉出“大眼睛”是个“爱学习、求知若渴”的孩子,配上低沉、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激发对“大眼睛”的同情,从而激发奉献爱心,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阅读思维体系。如《田忌赛马》,我就设计了一组动态逻辑思维训练的问题情境:1.如果齐威王与田忌再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能赢吗?2.齐威王要怎样才能取胜呢?3.喜欢赛马的田忌今后一定还会与齐威王赛马,在今后的赛马中,田忌有什么办法取胜呢?通过以上的情境创设,想象延伸,学生除了懂得原文所揭示的道理外,还获得了多元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好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文字为可观的图像,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如《刻舟求剑》一课,课件中再现了该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flash动画更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文中的不同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易明白寓意。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情境,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生动鲜活起来。

猜你喜欢

齐威王老兵想象
田忌赛马
快乐的想象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老兵笑了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田婴巧荐王后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田婴巧荐王后
老兵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