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分析

2013-08-15吴新玲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清河安新县行洪

吴新玲

( 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河北 保定071051)

1 白洋淀现状

白洋淀包括白洋淀淀区和安新、高阳一部分低洼地区,位于保定市东部和沧州西部低洼地带[1]。按行政区划分属保定、沧州两个地区的5个县市。白洋淀承纳上游8 条河流的洪泄水,控制流域面积31 200 km2。淀内最低高程5.0 m( 大沽,下同) ,一般在5.5 ~6.5 m,主要淀泊为白洋淀、马棚淀、藻杂淀和烧车淀,合称白洋淀,淀内有纯水村36个,约10万人;半水村32个,约12 万人,村基高程多在9.5~10.5 m。

淀内有大小淀泊143 处,淀泊之间由3 700多条沟壕纵横连接。白洋淀周边有203 km堤防环绕,当淀水位达到10.5 m时,其滞洪量可达10.7 亿m3,淀区总面积366 km2,是大清河中游重要的滞洪天然洼淀[2]。

2 引水济淀效分析

自2004年引岳济淀之后,至今已引黄河水济淀5 次,共计入淀水量5.08 亿m3。补水结束后,白洋淀水位均涨至7.5 m左右,水面开阔,水质良好,对恢复和保护白洋淀生态作用功不可没,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2.1 生态效益

由于白洋淀水面面积不断扩大,水质变好,鸟类种群有很大增加,多年不见的鸟类、生物品种重现白洋淀。据白洋淀有关资料记载,1984年前淀区原有鸟类192 种,1992年仅剩52 种。目前鸟类已恢复到180 种,绝迹多年的一些水禽水鸟又回到芦苇丛。淀内鱼类1965年前共有17 科54 种,浮游生物406 种,到2000年鱼类资源下降到仅有11 科18 种。2008年补水后已达到54 种,其中一直绝迹的马口鱼、棒花鱼、鱖鱼等又重现白洋淀。濒临灭绝的一些水生植物如鸡头、菱角等也得到了恢复,长势良好。

2.2 经济效益

水是白洋淀的生命,只要水好,各种鱼类和鸭鹅成活率高、产量高、质量好,2005年淀内养鸭存栏90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20 万只。任丘市大树刘庄全村1 030 户,有312 户搞养鸭、孵化,每年销售雏鸭2 160万只,仅此一项,村民纯收入就能达到1 200万元[3]。

2.3 旅游效益

2002年白洋淀成为河北省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使其再度成为旅游胜地。这里河淀相连、沟壑纵横,苇田星罗棋布,“荷花大观园”、“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等特色景观美不胜收,向社会展示了水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如今的白洋淀每到夏季,淀内游船穿梭在芦苇荡、红莲间,游客心旷神怡,每年仅“五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高达l5 万人次,创社会综合效益1 亿多元。

3 白洋淀管理问题多、难度大

3.1 行政区划复杂,水事纠纷不断

白洋淀涉及安新县、高阳县、容城县、雄县和任丘市等5个县市,从史至今为争水、争地、防洪排水等问题,矛盾不断,70年代初安新县和任丘县的一次水事纠纷曾惊动国务院,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才得以解决。

2002年春节由西大洋水库向白洋淀补水期间,安新县只考虑到自身利益,将通向下游任丘市方向的河道、航道全部堵闭,引起任丘市群众不满引发纠纷;2004年安新县东田庄村和任丘西大务村因白洋淀内修筑围埝发生纠纷,差点动武。经过省水利厅、省政府领导亲自出面,抢水风波才得以平息。

3.2 无证取水偷水现象严重,水资源损失较大

白洋淀周边有30 座闸涵,26 座扬水机站,30 座闸涵隶属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管理,而扬水机站由当地村委会直接管理,这就给无证取水偷水创造了条件,对白洋淀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正常开展造成困难。

3.3 围埝星罗棋布,严重影响行洪

近几年来,随着白洋淀水位的降低和几近干淀,周边各市县群众,为眼前利益,不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淀内乱挖乱建,大搞围埝或种植、养殖,束窄或截断行洪断面,经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2004年实地调查,发现淀内围埝现有80 多处,高程多在8.5 ~9.5 m,有些围埝高达10.0 m接近设计水位10.5 m,淀内围埝总面积2 700 hm2,数目令人吃惊。

养殖围埝大都设在低洼地区,底高程都在4.5 ~6.0 m,大部分占据主行洪道,经统计围埝总面积2 700 hm2,其中占据主行洪道的近2 000 hm2。( 在大沽6.0 m 水位下,白洋淀同期水面面积为仅4 000 hm2) ,将对行洪产生极大影响。其中,圈头至光淀张庄、寨南一线,在8.0 ~9.0 m水位下行洪断面缩小很多;同口以下,缩小行洪断面50%之多; 梁沟至采蒲台之间,只有几个窄深的航道沟能够行洪。在2012年“7.21”暴雨洪水中出现利用白洋淀水位~容积曲线查得的库容较实际计算的入淀量高出近1 倍正是这个原因。

3.4 管理体制不顺造成执法力度不强

1988年白洋淀重新蓄水后,为保护白洋淀水资源,河北省政府成立了白洋淀管理处,对白洋淀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保护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因白洋淀区划隶属5个县市,各自为政,对白洋淀条块分割,行政区域分割,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和衔接,造成了水事失序、污染失控和治理的失效。

4 结 语

白洋淀的根本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目前白洋淀的水管理体制严重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白洋淀的管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污染问题、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管理问题等,都需要长远的规划和计划。要有相对稳定的组织来实施。白洋淀管理处主要是因为白洋淀的行政管辖复杂,历史上水事矛盾重重,白洋淀不统一管理,靠地方政府很难施政,但由于管理权限小,目前存在管理难度大,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治理白洋淀的根本,需要通过立法建立一个长期统一管理体制,应该通过地方立法,尽快出台《白洋淀管理条例》,明确白洋淀的管理及责任主体,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和机制,为白洋淀的统一、高效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

[1]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 白洋淀内围埝调查报告[R].保定: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2004.

[2]赵敏涛,绳莉丽,安秀荣. 白洋淀蓄滞洪区现状及发展对策[J].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4(2) :20 -21.

[3]吴新玲. 引黄济淀对白洋淀鱼类种群影响分析[J]. 河北水利,2011(11) :40.

猜你喜欢

大清河安新县行洪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于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的大清河流域府河段水质评价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大清河西海段河道风场要素的确定
大清河中下游地下水水源评价区水量安全性评价
GPS控制网在大型河流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大清河河道堤防渗透稳定性研究
淮河干流行洪区调整布局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