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写好纳税评估案例

2013-08-15程辉

税收征纳 2013年12期
关键词:纳税建议案例

程辉

作为一名纳税评估人员,不仅要做好纳税评估工作,还要写好评估案例,评估案例的作用不仅为了参评,更重要的是为了总结和交流。在评估工作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如何做好纳税评估工作,而忽略了纳税评估案例的撰写。高质量的纳税评估案例,能交流纳税评估工作经验和做法,可以有力地促进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

案例标题

案例的撰写要有标题,要借助标题反映案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来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种是用事件定标题,即用主题定标题,如《找出4S店经营中的利润蓄水池》、《横向纵向对比,发现企业纳税疑点》、《梳理疑点,在评估中还原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实地调查,揭开自助餐厅连年亏损真相》、《掌握产品物耗指标,调整企业进项税额》;另一种则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如《不正常并非“非正常”》,说的县某医药制造有限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连续三个月申报销售收入为零,应纳税额为零,形同“非正常”户,遂将其确定为重点评估对象。由于购货方不需要发票,加之企业又基本停业,经营上十分困难,所以就想通过将收到的货款挂应付账款的方式,隐匿销售收入,从而达到不缴税款的目的。两种标题各有千秋。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关系到案例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评估人员撰写的每一个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个问题或某项经验。在案例材料中,普遍存在主题不鲜明的现象,具体体现为:

1.定题过于随意。有不少评估案例直接用企业名称作为题目,如《紫金水泥企业案例》、《广告公司案例》,有的甚至只写上《纳税评估案例》、《评估案例》、《增值税纳税评估案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这样的题目,会让人看了不知所云。

2.案例主题涣散。有的案例为记录而记录,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案例在提炼主题、设计题目时比较用心,如《一次引发“税务风暴”的洗衣机行业纳税评估》、《“导之有方”方能“导之有效”》、《外围证据——掌握企业收入的一把钥匙》、《企业“零”成本背后的糊涂账》、《从多条渠道中获取信息,在对比分析中寻找突破》等。这些题目主题鲜明,让人一看题目就有看正文的欲望。因此,评估人员在设计题目时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确定好主题,根据主题再来拟订题目,然后选择最有感受、最具启发式的角度切入,才能写出水平较高的评估案例。

案例引言

引言是评估案例的开头部分,亦叫开场白,主要描述事件的大致场景,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的主题,使读者有一种阅读上的“心理准备”。引言通常是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个体(工作、事件、产品、对象等)进行评估,评估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也可提及评估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评估人员根据评估的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前言部分常见的写法有:说明式、概述式、提问式、结论式等,写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做到简明扼要,这样才具有吸引力,便于引出下文。

背景的写法。写作前应了解案例背景(案例环境、评估背景、内容、评估思路、评估目标等)。然后根据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背景情况,如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重要的是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应是对评估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的客观描述。

案例主体

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估的事实情况,包括案例产生的前因后果、发展经过、具体做法等;二是研究、分析事实材料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及其特点、规律;三是提出具体建议或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评估内容力求丰富,结构安排力求条理清晰、简洁明快。

1.“基本情况——过程控制——问题——问题化解——建议”式结构,此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评估案例;

2.“评估成果——具体做法——评估经验”式结构,此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评估案例;

3.“疑点问题——产生原因——分析排除——意见或建议”式结构,此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评估案例;

4.“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此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例是非且案情复杂的评估案例。

案例主体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在案例撰写中比较常用。

写好评估案例,一是叙述事件要中心明确。评估人员叙述的案例中心明确,要能够让阅读者看出事例揭示的某个规律、关系及本质,对评估实践工作才有指导作用。所叙内容要能反应评估实践中问题发生的特定评估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的、大家关心的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有些评估人员在叙述案例事件过程中往往把事件的前因后果、细节描述得非常具体,缺少对事件进行概括的深度和高度,也就是深加工。评估案例,不能成为评估工作的原始实录。使人感到啰唆、琐碎,甚至淡化了案例的中心,令人难以把握案例的主题。因此在细节的取舍上要善于做“无情者”,把与案例中心无关的内容舍弃,进行概括、提炼。

二是注重揭示评估对象心理活动。评估对象的行为是案例的表面现象,评估对象的心理是案例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评估情境,不同的评估人员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案例的撰写要能够深入评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由于案例一般是评估人员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评估人员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评估、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但评估对象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评估效果的看法是否与评估人员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评估要备两头”:备方法、备对象。真实地反映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三是抓住要点力求深度。评估案例中的事件和情节具有丰富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分析时若平均用力,往往会笼统泛泛,把握不准主要题旨,在主要启悟点上欠深欠透。因此,分析写作时应善于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剥开表象和次要成份,由主要矛盾入手,揭示事件的本质特征。案例分析点不能过多,一般情况下以抓住一至三点集中分析为宜,当然集中分析之外,可以带动其它点,但其它各点应当提及或点到为止,以求突出主要分析点,使案例分析定向化、定性化。同时,也便于集中笔力写出透彻深刻的评估分析结论。

四是以点带面指导性强。对评估问题分析写作要点的选择,一是以案例的事实蕴含为依据,二是要考虑主要分析点对其它各方面蕴含意义的带动作用,即抓住了这几点,其它方面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在文章表述时又要考虑主、从关系,点、面关系以及主要分析点的统帅性和涵盖力。重要点上要讲清讲透,其它有必要揭示的各点则应当点到而已。

五是清晰明确简洁条理。案例评估分析写作,在语言表述上要求尽量做到清晰明确、简洁条理。对于较长的案例评估分析,应先有一个总的序言,它或以提问式引出案例的关键性问题;或以概要式语言阐明评估分析要点,并以此统领全文。其余的部分多采用序码条文式逐条分析论述,每一个分析层次宜有一个丰题句或一个层次的主旨段。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求得评估分析写作的清晰明确,简洁条理,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

案例结尾

案例不仅要说明评估的思路,描述评估的过程,还要交待评估的结果——某种评估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评估对象的反应和评估人员的感受,评估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经验、对策等。

一般而言,结尾也叫结论。有四种情况需要写结尾:一是根据评估情况,介绍经验,需要结论;二是主体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希望、要求、建议等,需在结尾中提及;三是附带说明有关情况,如评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主体中没有提及,需在末尾加以说明;四是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一些典型材料、统计图表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简洁有力,切忌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管理建议

安全撰写中的管理建议应有针对性。纳税评估的最根本目的是为加强税源管理服务,是为整个税收征管服务的。也就是说通过对某一部分纳税人在税收义务履行方面的评估,发现税收征管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改进征管工作,才是纳税评估工作的真正目的。

为实现纳税评估的真正目的,评估人员都应当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日常监控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建议,而不能泛泛而谈,否则就缺乏借鉴价值和改进动力。根据建议对象的不同,管理建议可分为对外的管理建议和对内的管理建议。

对内的管理建议是指评估人员针对在纳税评估过程中所发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税收法律义务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系列的改进与意见,其目的在于督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更为全面和及时地履行税收法律义务。对外的管理建议大都是在纳税评估询问核实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估人员在对有关问题进行询问核实时,就应当针对纳税人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管理建议和意见,同时宣传有关的税收政策业务。

根据管理建议的区别,对内的管理建议可分为个案管理建议与综合性管理建议。个案管理建议大多由评估人员提出,多是指评估人员针对所评估的特定对象所提出的针对性管理建议与意见。这种管理建议多体现在纳税评估报告中,即评估人员在制作和完成纳税评估报告时,应当针对评估对象在税收法律义务履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就税收征收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综合性的管理建议既可以是评估人员提出,也可以是综合性评估管理岗位的人员提出。有关评估人员应当定期做出纳税评估综合报告,对开展纳税评估的情况统计和分析,对纳税评估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分析形成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一定行业的纳税评估工作总结与管理建议。

猜你喜欢

纳税建议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