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工伤认定缘何困难重重

2013-08-15梁思勇

四川劳动保障 2013年8期
关键词: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工伤

■梁思勇

农民工在工伤认定中遇到的困难

——农民工在工伤认定中提供证明材料困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但是由于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工作稳定性差,而许多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未签订劳动合同,不提供工作证、上岗证、考勤记录等证明材料,一旦工伤事故发生,多数农民工无法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农民工在工伤认定中确定劳动关系困难。工伤事故发生后,往往用人单位的租赁方和承租方、发包方和承包方、转包分包方和承揽方互相推诿,拒绝承担责任。尤其在建筑行业,大部分采取层层转包,包工头不具有合法用工性质,施工方也以种种借口推脱责任,为确认劳动关系设置障碍。

——收集用人单位证据困难。在工伤认定调查过程中,一些用工单位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配合调查,有的甚至做虚假的证明笔录,故意隐瞒不报。

——工伤认定程序繁琐漫长。按照规定,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作出工伤认定的时间为60日;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这些程序全部走完,一般需用时12个月。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工伤认定的程序,反复拖延,使工伤农民工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何解决农民工工伤认定困难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依托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通过深入企业、开办培训班等形式,使农民工提高权益保护能力。

其次,规范用工单位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专项监察、日常巡查等手段,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切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有效分散工伤事故风险,推进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第三,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认定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处理农民工工伤认定案件遇到的困难,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关于农民工工伤认定条件的法律规定比较简单、抽象,使案件的处理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裁量空间。建议为农民工工伤认定专门制定相关补充规定、实施细则及规范标准等方面,对农民工工伤认定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猜你喜欢

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工伤
工伤保险法律问题三则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放弃部分工伤保险待遇的约定无效
未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流程
职工违规操作受到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实习学生发生工伤事故企业应该如何处理
工伤保险缴费不实 待遇有争议怎么办
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可以同时享受吗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早退途中出车祸 不予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