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2013-08-15王宏

四川劳动保障 2013年8期
关键词:国民收入中等收入陷阱扩大内需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最早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出现经济增长停滞、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动荡等问题,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高收入的门槛。

中国会不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要主动地、彻底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来粗放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技术驱动转变,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向扩大内需转变。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鼓励新兴产业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扩大在世界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另外通过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激发劳动要素这一第一生产力的潜能。

要重视贫富差距问题,避免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对投资、消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能藏富于民。

同时,国家应着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进一步降低基尼系数;政府发布再分配政策,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力争扩大支出的同时更趋公平。

猜你喜欢

国民收入中等收入陷阱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居202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首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
国民收入循环视角的土地出让金性质及相关政策乘数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部署,不断开拓轨道交通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