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鳖温室养殖中高浓度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2013-08-15张建人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9期
关键词:硫化氢溶解氧品系

张建人

(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15)

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能否获得更高的效益与养殖水质密不可分,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殖水质的好坏。现阶段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集约化养殖中,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往往会过高,给中华鳖日本品系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探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1 形成原因

中华鳖日本品系由于其自身生长速度快等特性导致在中华鳖日本品系的温室集约化养殖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加大饵料投喂量,其饵料为高蛋白饲料,蛋白含量为45%以上,而养殖温室从成本和效益上考虑都采用黑暗、密封型温室,导致养殖水体有益藻类没法生存光合作用差,通气性差,水体溶解氧低下,水体养殖动物耗氧量大,导致养殖水体经常处于缺氧状态。致使高蛋白饵料在缺氧环境下,经厌氧细菌分解形成亚硝酸(NO2-)、分子氨(NH3)以及硫化氢等强烈危害中华鳖日本品系生长发育的有害物,致使鳖体免疫力下降,患病几率大大提高。

养殖水体中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与水体中N循环密切相关,在N循环中含N化合物为分子氨(NH3)、离子铵(NH4+)、亚硝酸(NO2-)、硝酸(NO3-),四种化合物相互转化形成N循环。残饵和粪便中蛋白质经自生异养细菌分解成无害离子铵(NH4+),而离子铵(NH4+)在水体中转化为分子氨(NH3),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其分子氨(NH3)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0%,其毒害也越强,导致中华鳖氨中毒,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中华鳖迅速死亡。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中华鳖日本品系的大量排泄物的积累和定期使用化学消毒药剂,杀灭有益菌和有害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累积的氨氮硝化过程受阻。当水体亚硝酸含量超过0.1mg/l时,亚硝酸通过呼吸作用经肺部进入血液,致使中华鳖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减低,出现组织缺氧,导致食量下降,肺部组织病变,呼吸困难,最后导致鳖体窒死亡。

硫化氢具有强烈刺激、麻醉性,其影响中华鳖的肺部组织正常功能,对中华鳖具较强的毒性。硫化氢是在缺氧环境下,由残饵和粪便中蛋白质经厌氧细菌分解而成,其本身具臭鸡蛋气味,在水体中硫化氢可与金属盐结合形成黑色金属硫化物,致使池水变灰发臭。大部分养殖人员判断养殖水体好坏依据主要是水色和气味,硫化氢是其主要判断指标。

2 控制措施

现阶段温室养殖主要集中在每月的10月至来年5月,大部分养殖人员在水体亚硝酸盐等过高,水质恶化时基本会采用换水和使用化学药剂来解决水质恶化问题。根据多年养殖经验显示,温室养殖中换水会导致中华鳖产生应激性反应,持续一段时间无法正常吃食,导致大量残饵,而大量残饵会导致水体恶化,形成恶性循环,致使鳖体免疫力下降,患病几率大大提高。而冬季与春季换水需将新水加温至温室温度,耗费了大量的电能,加大了成本开支。因此采用换水此方法是不可行的。而现在市面上化学药剂均为广谱抗菌类药剂,其将水体的有害菌和有益菌通通杀灭,氧气供应不足,造成水体缺氧,大量形成亚硝酸(NO2-)、分子氨(NH3)以及硫化氢等毒害物,增加了成本,而未获得更好的效益,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亦不可行。

我们这里提出一种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来控制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使养殖水体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为中华鳖日本品系生长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可在整个中华鳖日本品系的温室养殖无需换水、使用化学药剂,既节约了养殖成本,又保障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的高质高产,符合中华鳖日本品系的无公害养殖的要求,提高其品质和竞争力。

(1)养殖水源:温室进水之前,将养殖用水注入调控池,使用生石灰100ppm进行消毒,使水体ph值达到11,并维持2小时到3小时,然后曝气增氧静置7天左右,当水体ph值为8.0左右时方可注入养殖温室。

(2)合理的放养密度:稚鳖为20只/m2,幼鳖为8只/m2。大部分养殖人员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加大了放养密度,而根据试验表明:在相同的养殖环境下放养稚鳖30只/m2、稚鳖为25只/m2、稚鳖为20只/m2各3个养殖池,经8个月养殖后称重,各池中华鳖抓捕总重量一致,而前二者中华鳖次品较多,间接地降低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养殖成本。

(3)合理的选择使用增氧设备。由于中华鳖日本品系的养殖温室从成本和效益上考虑都采用黑暗、密封型温室,必须使用合理的增氧设备,保证水体的溶解氧,而溶解氧既不能太少又不能太多,水体溶解氧太少,水体中亚硝酸盐等会迅速积累,而水体溶解氧太多,在中华鳖稚鳖阶段溶解氧过多会导致气泡病的发生造成大量的损失。总结本公司十多年的养殖经验获得:在溶解氧维持在5.0mg/l时,水体各有害物质指标均处于标准值以下,既节省成本,中华鳖又能达到高产。

(4)科学合理的日常投喂管理。在投喂前,将每池的投喂饵料依次称重,并作好记录,投喂后半小时巡查一次,检查各池吃食情况,并记录。下次投喂前,根据记录情况来重新确定每池的投喂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残饵的产生,即节约了饲料又从根本上减少了污染源。日常投喂需定时定点,饵料需保持新鲜,不应投喂变质饵料。

(5)每隔15天泼洒10ppm的枯草芽孢杆菌,能分泌大量几丁质酶的功能,几丁质酶可分解病原真菌的细胞壁而抑制真菌病害,其对中华鳖的致病菌的弧菌、大肠杆菌和杆状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分解池中残饵、粪便、有机物等,具有很强的清理水中垃圾小颗粒的作用,净化水质;具有较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活性,促进饲料中营养素降解,使中华鳖对饲料的吸收利用更加充分。

我们科学分析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水体亚硝酸盐的有害物质的产生原因,并依此为依据建立一套科学、无公害的养殖管理模式,在最低的成本下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是中华鳖日本品系养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猜你喜欢

硫化氢溶解氧品系
10个团豆新品系在绥阳县的田间性状及产量表现
沥青中硫化氢脱除工艺研究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硫化氢下铈锰改性TiO2的煤气脱汞和再生研究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山东地区茶用元宝枫品系的比较与筛选
干法测定电石中硫化氢含量的探讨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