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活动与儿童健康体质探讨

2013-08-15姚建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身体

姚建军

(长沙师范学校教育系,湖南长沙 410100)

我国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关于儿童早期运动方面的研究比较落后。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出台的关于儿童体育教育的指导性法规才将儿童体育教育放在各种教育的首要位置。儿童的体育教育工作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发展起来,相比之下中西部一些城市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当代中国主流传统的价值教育观认为,儿童时期还是应该以文化教育为主,体育教育作为辅助教学,终身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得到发挥,包括很多加长和老师在观念上对体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幼儿园在体育目标价值取向方面的偏差,所以对儿童的学前体育运动进行规范是刻不容缓的。

1 儿童体育活动对儿童体质健康的作用

1.1 适量的儿童体育活动可增强儿童肌肉骨骼的强度

儿童成长和发展是非常迅速和富有成效的,这一时期可以逐步建全身体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把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向着科学化、趣味化的方向推进,保证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所有幼儿教育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2 适量体育活动可增强儿童体质

2000年在全国开展的学生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学生的整体身体状况是不错的,其中也有诸如肺活量不够、高度近视增多、肥胖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果想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就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体育教育开始,在幼儿园阶段打下扎实的运动基础,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参加体育活动。

1.3 儿童体育活动是儿童身体健康的保证

身体的健康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物质基础,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运动是健康的重要和有效的方式,这样可以为孩子的身体奠定物质和精神基础。

2 我国儿童体质状态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儿童体质状态分析

2.1.1 体格方面

据相关数据统计[1],我国大多数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特别是一些女性儿童占到多数,就身体形状来讲,其中两个指标就是高度和重量男儿童的身高主要集中在120.000~126.475cm,那么对应的体重应该在19.3~27.4kg这个区间,女儿童的身高主要在117.75~128.000cm,正常的高度应该在19.3~24.1kg[2],如果参考这个比例,有数据显示[3]:有31%的女儿童体重超过了27.4kg。

2.1.2 体能方面

体能,就是身体素质的内在,是体质的基本组成,也是对外表现的重要形式。

(1)肌肉力量

肌肉的发育代表力量的发展,是反映体能的指标。专家通过一些项目的测试,以单手投掷项目为例,在投沙包时,儿童是通过上肢肌肉发力的,力量的大小决定着沙包的远近,立定跳远的时候,儿童是通过下肢肌肉发出力量的,力量越大,跳的越远。儿童在单脚连续跳房子的时候,是通过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完成的。

(2)身体平衡能力

单脚站立是观察儿童身体平衡能力的,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测量儿童的潜在体质和静态的平衡,通过对孩子的身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能力测试,对儿童平衡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学者们对幼儿园的儿童单脚站立进行测试以后,发现幼儿园儿童在保持平衡能力方面是不错的,但是把数据和发达国家相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儿童数据还是偏低,所以发展儿童平衡能力也是当前儿童体育的重点。

(3)全身协调性水平

一些学者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儿童30秒自抛自接球的观察,结果发现他们在总体上身体的协调性还是很不错的,然而,这些儿童在抛球的时候身体表现得很协调,接球的时候就不是很协调。这说明大班幼儿协调能力还是不够。

通过上面这些儿童体质状态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学前儿童无论是上下肢的力量还是身体在静态下的平衡能力,还有身体的协调性方面都不是很理想,其根源在于体育运动的活动量跟不上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提高儿童的体育运动量,多开发锻炼协调性的活动。

2.2 儿童体育活动量少的原因分析

2.2.1 儿童体育教学重理念、轻实践

目前,我国大多幼教工作者能够领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的精神,确认孩子的体育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教师从思想里对儿童体育知识和技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幼儿园在组织儿童进行体育活动时经费不足,这些客观的原因也造成幼儿园对体育运动不够重视,阻碍了儿童体育活动的发展。

2.2.2 幼儿教师对儿童体育活动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

大部分的教师能够在幼儿教育理论以及政策法规的框架内理解儿童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组织和实施儿童进行体育活动过程里面,就如何完成动作和技能与实际脱节,大都还是停留在模仿、类似等状态,没有体现出来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产生的重要性。

另外,教师通过儿童体育活动这类的教学方式和儿童家庭进行互动的也很少,也忽略了家庭在培养儿童体育运动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对于儿童体育运动的认识比较落后,其一是教师没有根据儿童的心理对儿童体育进行深入的挖掘,就是在配合幼儿园完成一个单一的专注于儿童体育活动。其二,教师在幼儿园里面没有形成家庭和幼儿园协同教育孩子的理念,没有把家庭和幼儿园围绕儿童体育教育这条纽带关系处理好。

2.2.3 儿童参与家庭体育活动过少

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才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结合,以确保儿童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运动量。在家里,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家庭游戏,幼儿园可以多组织一些大型的运动会,可以让家长也融入其中,带动家长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儿童体育更有效地发展。

3 利用体育活动来促进儿童健康体质的体育教学策略

3.1 正确认识儿童体育活动价值

儿童体育运动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最新的《幼儿园工作秩序》核心内容就是:“儿童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儿童身体、心理、道德、审美共同提升,完成他们的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呵护好新的一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列在幼儿园的工作前提。这些章程和制度都可以看到,为了儿童的身体健康,最为重视儿童体育的当属美国了,他们秉承的教育儿童的宗旨:“不要总是以为他还很小,其实早就拥有了完整的人格,在这个时期应该加以引导,儿童的爱好和个性大多是这个时期形成的”[9]。因此,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儿童的健康体质造条件,是每一个幼儿教育机构的努力方向。

3.2 应加强儿童体育活动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为了儿童体育运动能够早日向国际化靠拢,我们应该把幼儿教师的培训教育放在首位,只有教师的工作水平和眼界开阔了,才能体现在丰富的教学中。应该在教师从业之前的学习和实习阶段给他们创造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同时,在他们就业以后给他们一个发挥自己所学的广阔平台,以促进他们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发展各种能力。

3.3 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创造儿童体育活动环境

良好的身体需要持续的体育运动,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共同努力,以确保孩子们的活动时间持续化,在家里家长陪儿童多做一些亲子游戏,在社区可以创造一些特殊的项目供儿童活动,节假日可以利用儿童多的特点组织起来一起融入活动中来,寓教于乐。只有全社会都合作起来,才能做到儿童体育的持续化、日常化。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冯晓霞.幼儿体育课程(自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质身体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