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育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以常州大学为例

2013-08-15娜,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文教常州外国

潘 娜,林 栋

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培养高素质的、能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复合型人才。“引智工作”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教育背景下,聘请外国文教专家来华是中国高等学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最便捷和现实的做法。本文将以常州大学的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为例,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助推作用。

一、树立国际化的引智理念

随着资金和人才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高校的外国文教专家引进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竞争力人才争夺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地方高校的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如何定位、如何提高外智管理水平、如何推动外智使用的后效应,都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律。同样地,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也应该以树立国际化的引智理念为先导。

(一)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以常州大学为例,常州大学于1983年取得了A1类聘专资格,1986-1994年仅聘请了6名外籍教师,主要为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语言培训;90年代,教育国际交往的步伐开始加快,学校在“以专业带语言,以语言促专业”聘专原则的指导下,1995-2002年共聘请外籍教师30人次,受益人群从最初的外语系扩展到全校约38个班级的2000名学生,另外还开设了教师英语培训班,服务于双语课的教师培训;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2003-2005年,外国文教专家工作着重发展专业必修课和拓展课程的英语教学,包括计算机基础、数字逻辑、法律英语、图像设计等。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迈入正轨,由外事部门牵头,教务处、后勤、保卫、相关二级学院开始参与外国文教专家的日常和教学管理;2006-2012年,学校开始着重引进高层次外国文教专家,积极拓展引智渠道,探索管理模式,将长期外国文教专家队伍正式纳入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成立了外教教研室,制定了外国文教专家薪酬设计,修订了《常州大学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办法》。目前,学校长短期授课性外国文教专家保持在20-30人次/年,硕士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者占70%左右,授课类型以专业必修课为主。

(二)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和大学及其他相关教育部门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和现实,在自身可控范围内采取的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动[1]。所以说,教育国际化不是模式化、同一化、教条化,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应对国际人才流动在内的教育国际化必须要立足当前、与时俱进、特色发展、结合实际。

常州大学是一所具有石化特色的地方工科院校,学校以“大工程观”为纲,努力向教育研究型综合大学发展。基于这个实际,秉承“以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目的,优质引进,效益为先,语言点缀,服务工科”的理念,学校的外智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规范并完善外国文教专家管理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中,提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要“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2]。对于具体实施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的高校来说,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外国文教专家管理体系是吸引高质量海外人才和专家来华工作的有效保障。

(一)聘任体制

在中外教育交流活动频繁开展的大环境下,教育部指出“要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牢牢把握审批入口关”[3],对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来说,要从源头抓起,完善外国文教专家的聘任工作。

1.对外积极拓宽聘专渠道。以常州大学为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校际合作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常州科教城平台等从国外主流大学直接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在职教授来学校讲学、短期授课或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等,也带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通过规范管理留住了一批骨干教师,近两年长期外国文教专家的反聘率都达到了60%以上。

2.对内规范聘用流程。我校现由二级学院负责上报需求、配备合作教师、具体落实教学管理、反馈使用情况;教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并协助教学安排;外事部门按需聘请、合同聘用、办理入境手续、负责落地后的生活管理、做好年度外智引进预算,并根据反馈情况汇报外智使用效益。通过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形成了外国文教专家聘任管理的良性循环。

(二)奖励机制

通过建立外国文教专家奖励机制,培养骨干教师、稳定师资队伍、促进教学研究。以常州大学为例,一是制订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薪酬设计,按学历、职称、服务年限分层次划分普通工资,按是否跨校区教学划分交通补贴;二是组织并鼓励外籍教师参加各种校级教学评比活动,根据得奖和参与情况给予物质奖励。近两年来,先后有8名外国文教专家参与了“外籍教师课堂技艺展示”、“网络优秀课件比赛”、“教学质量优秀奖评比”、“师德标兵”等活动并取得名次;三是对长期聘用的优秀外国文教专家作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开发,比如,世博会期间组织外国文教专家赴上海参加“英国《金融时报》教育创新论坛”,学校为长期服务的外国文教专家每年报销一次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费等等。

(三)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不是松散的、随意的人治管理模式,而是在刚性的、规范的制度管理框架下引入适度的、柔性的人性化管理。外国文教专家是学校的少数群体,也是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合,他们身在异乡,也需要有认同感和归属感。2006年以来,常州大学将外国文教专家队伍正式纳入学校整盘师资管理体制,成立了专门的外教教研室,聘请美籍专家为教研室主任,从事专职教学管理工作,通过“中国人管中国人、外国人管外国人”缓和了文化冲突,增进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磨合。为培养外国文教专家爱华爱校的情感,近两年来,常州大学为外国文教专家免费开设了中文和中国文化课程;在新进外国文教专家适应周期间,带他们参观常州大学校中园——“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外师生共渡中国传统节日,也尊重西方圣诞节、万圣节等文化习俗;定期组织集体郊游;为每个在中国过生日的外国文教专家发送生日蛋糕和礼物。

(四)效益评价

无论是完善机制还是优化环境,都是为提高聘外效益这个目标服务的,也可以说,外国文教专家使用效益是检验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的唯一标准,反过来,使用效益反馈又会进一步指导和完善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当然,效益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因此,对外国专家管理使用效益的综合评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常州大学为例,外国文教专家的效益评价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从纵向来说,各二级学院组织专业教师或督导听课打分并将情况反馈外事部门,每学期举行2次师生教与学反馈信息表统计,由外国文教专家所在班级的学生反馈教学情况,外事部门通过信息反馈并结合外国文教专家参与其他包括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在内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然后再决定是否续聘、解聘或者延聘;从横向来说,外教教研室制订了外国文教专家教学要求表,安排了严格的听课制度,每位新进外教必须听课不少于2次/学期,老教师也要听新教师的课程,并定期举办座谈会,通过外国文教专家之间的交互听课和评价,定期检查通报其教学质量。

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的科学定位、规范管理、完善体制保障,可以提高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培养水平,可以充实教学、科研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1]戴者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和实践[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6):85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G].2010:第十六章(四十九)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 [S].教外综〔2007〕14号

[4]王斌泰.教育外事工作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文教常州外国
常州的早晨
王文教 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奠基人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文教思想及其实践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户外大型定制树屋
外国公益广告
明代前中期武官“文教化”现象初探
常州梳篦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