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活用的人际功能分析

2013-08-15张荣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4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人称英汉

张荣萍,陆 阳

张荣萍,陆阳/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安徽淮北235000)。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虽然形式相对比较简单,但它们是言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第二人称代词“你”、“您”、“你们”或“you”的基本意义是指称听话人(一方),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指称对象往往发生变化,不再指称听话人,而是指称说话人、言语交谈的第三方、泛指任何人等。英汉第二人称代词指称表现出多样性,蕴含着丰富的变化,通过第二人称代词的指称变化暗示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反映说话人的目的、意图,从而通过人称代词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因此,脱离一定的上下文语境,就很难理解第二人称指称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所要传递的人际意义。

英汉第二人称代词的指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Brown&Gileman(1960)将代词置于社会语境中,研究它们表达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势与同等关系,即对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进行概括;Halliday&Hasan(1976)对人称代词进行语篇研究;Brown&Yule(1983)对人称代词进行语用研究;Wales(1996)从功能和语用角度探讨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Carter(1997)指出人称代词具有实现话语的人际意义功能;Fairclough(2001)对人称代词进行批判话语分析。国内的学者也对人称代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赵世开(1996)对英汉人称代词进行对比研究;刘进礼(1997)对英汉人称代词的回指和预指进行比较研究;朱永生、严世清(2001)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代词使用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的亲疏;崔希亮(2002)考察第二人称代词使用的势位原则,涉及到交际者的等级关系和地位势差等问题。

本研究主要比较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活用现象及其所建立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并分析说话人的意图及其所实现的话语人际意义,以期为正确理解英汉第二人称代词的活用提供一些启示。

一、指称第一人称

例1,海藻:满桌子的菜,你永远不会下第一筷,等桌上所有人都夹一遍,你才有可能去吃别人剩下的口水。饭桌上你不会全神贯注于菜肴,却要注意谁的杯盏里酒空了菜干了,然后殷勤倒酒布菜,说一些自己都觉得很肉麻的吹捧的话,对每个人媚笑讨好,待餐毕,别人都酒足饭饱,而自己却腹中空空,了无滋味。(《蜗居》)

例2,苏淳从不直接提反对意见。海萍是顺毛的驴,若惹毛了,基本就是顶风作案。“你难道不装修?不买家具?房子首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贷款加其他的杂七杂八,肯定得超过咱们的偿付能力,是不是太冒进了?”(《蜗居》)

例 3,I look in the mirror and I have to admit,I’m not the strapping?young Muslim socialist that I used to be.Time passes.You get a little gray.(2013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

例 4,I understand second term,you need a burst of new energy,try some new things.(2013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

例(1)(2)(3)(4)用“你”和“you”指称说话人“我(们)”和“I”,经常用于说话人表达意见、情感等情况,而且前面或后面会有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咱们、自己”和“I”相回应。说话人通过这种人称的活用将听话人或者读者置于说话人所处的场景语境中,拉近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表达能增强话语的感染力,一方面使说话人把内心的想法、观点等形象地展现在听话人或者读者面前;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说话人观点的客观性,使听话人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二、指称第三人称

例5,谁能忘记你们的功绩!谁能忘记你们在争取和平的到来上表现的光辉的行动!还记得一九五零年冬天,你们刚过鸭绿江,那时候漫天风雨,满地是燃烧的大火,你们就冲着风雪,冲着火光,冲着敌人的炮火冲向前去。(杨朔《敬礼,英雄的志愿军》)

例 6,To those who would tear the world down:We will defeat you.To those who seek peace and security:We support you?(2008奥巴马获胜演讲)

例(5)(6)中,“你们”和“you”并不存在于言语交流现场,而是用作指称第三人称,指说话人和听话人或者读者以外的第三方,即言语交流中涉及到、但未参与其中的“志愿军”和“他们”。通过第二人称活用,虚拟地把第三方当成听话人,将他们拉入言语交流场景中,使其“身临其境”,强化说话人对第三方的观点、态度或者决心、意志等情感。

三、泛指任何人

例7,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洲。只要你满怀信心,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例8,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例 9,You’ll hear the pride in the voice of a volunteer who is going door to door because her brother was finally hired when the local auto plant added another shift.You’ll hear the deep patriotism in the voice of a military spouse who is working the phones late at night to make sure that no one who fights for this country every has fight for a job or a foof over their head when they come home.(2012奥巴马获胜演讲)

例(7)(8)(9)中,第二人称代词“你”和“you”是泛指,不是指称特定的人,而是非特定的、不确定的人:即指称在场或不在场的听话人,亦可指潜在的听众,相当于“人们”。说话人希望个人的观点、看法、态度可以得到共鸣,被大家普遍接受,所以通过第二人称代词的活用将其放在感情主体的位置,赋予他们分享说话人观点的主动性。这种用法显得话语更加生动、亲近、直接,听话者更容易接受说话者的观点。而且人称代词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中出现,构成排比句,使得话语更加抒情、更富有诗情画意。

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认为各种语言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并指出语言学的最终目标是发掘人类语言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虽然不是亲属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但是作为人类语言,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人称代词亦是如此。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少不了要使用人称代词称呼彼此,可以通过第二人称代词指称变化展示彼此身份不同、亲疏差别、爱憎分别等。因此,英汉第二人称代词在实际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活用现象,其指称对象往往发生变化,除了指称听话人之外,还都可以指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以及泛指“任何人”;说话人通过变换第二人称代词的所指实现话语的人际意义功能,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的态度、观点、感情,表示观点看法的客观性,拉近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更容易使听话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赢得听话者的理解、支持等等。

[1] Brown,R.&Gilman A.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0(4):24-29

[2] Brown,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 Carter,R.Woking with texts:A Core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alysi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7

[4] 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5] 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2001

[6] Wales Katie.Personal Pronouns in Present-day English[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7] 崔希亮.人称代词及其称谓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46-54

[8] 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思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9] 刘进礼.英汉人称代词回指和预指的比较研究[J].外国语,1994(6):40-44

[10] 吕叔湘.现代汉语指示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11] 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人称英汉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拼图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
人称代词专练
“您”字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