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产业战略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
——以芜湖市为例

2013-08-15赵国庆

巢湖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钻石模型芜湖市芜湖

梅 琼 赵国庆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资料即表明: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而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与此同时,有研究者发布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购买力将从2005年的人均1620美元,迅速扩展至4112美元[1],则“银发经济”呈现井喷蓄发态势并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超速驶入快车道,迈向万亿元规模。

诚如此,我国养老产业正迈向战略管理时代——即不能再是简单研究养老产业今天、明天怎么办?而是要思考其未来发展,有目的地制定具有长远性、纲领性、战略性的总体规划。

本文借助于世界战略管理大师、哈佛大学教授波特的“钻石模型”(又称“菱形理论”或“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基于对芜湖市样本的调查而对养老产业战略发展予以解读。即遵循“钻石模型”中心思想,考察一国兴衰根本在于看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并强调不仅一国的所有行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形成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而该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2]。我们研究认为,“钻石模型”理论同样适用于地区性养老产业的战略发展研究,并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

1 基本要素解读

1.1 生产要素:具有优越性但不尽人意

该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亦可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大类。

调查表明,芜湖市的生产要素具有一定优势。从初级要素考察:一是物产自然资源充足丰富。芜湖历史号称 “鱼米之乡”并闻名遐迩即是最好佐证。二是气候条件相对良好。芜湖四季分明,冷暖相宜,空气指数、水质和自然环境都十分适合老年人居住。三是整体地理位置优越。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浩浩长江则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该市因此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芜湖还有5条铁路在境内交会,北接陇海线、东接京沪线、南接浙赣线、西接京九线和京广线——芜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高级要素也可圈可点:该市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200多家、11所高等院校和21所职业技术学校,可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上述相对优越的要素资源,为芜湖市养老产业战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调查同时显示,芜湖市上述生产要素也不尽人意。有关初级要素,一些自然资源的优势正在弱化。有关高级要素,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层次较低,总体年龄偏大,还多为“40、50”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低学历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又以从事简单清扫、保洁的家政人员为主;反之是同于其他地方,专业的养老产业人力资源素质不理想,具有专业技能的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与专业看护人才供不应求。[3]此外,该市资本资源的投入也有较大不足。

1.2 需求条件:充足而丰富

这是指国内某一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态。

调查表明,芜湖市有关养老产业及其产品的需求呈扩大发展态势。及至2011年8月安徽省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后,该市总人口达到384.21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60.96万,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6.89万,占全市总人口1.8%,占老年人口11.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5%,并以每年 3.2%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4]。无疑,该市拥有潜在的巨大的养老产业市场。联系前述地理要素,该市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与长三角城市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更有40多座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这期间,养老产业及其产品同样占有较大比重。相关专业调查则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将按“90:7:3”的比例养老,也即除了 7%的老人需要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以及3%的老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外,其他90%的老人更愿意以居家养老的形式来安度晚年。按照这个比例,到“十二五”末,在预计的芜湖75万老年人中将有67.5万居家养老。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有关养生保健、教育、休闲、娱乐、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与创新,养老产业的市场因此也愈来愈趋于细分化,并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公寓、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的宽泛需求。

1.3 关联和辅助性行业:喜忧参半

这是指国内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

调查表明,芜湖养老机构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该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23家,总床位数12329张,其中公办养老福利机构104家,床位10 911张,民办养老机构19家,床位1418张,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拥有率为20.2张,入住老人9308人,入住率75.5%[4]。此外,该市养老产业还已展示前瞻性发展态势。2012年初,位于镜湖区镜湖新城的芜湖首家 “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成立,该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综合服务大厅、家政服务中心、保健理疗中心、“幸福一点通”呼叫中心、养老助餐服务中心等八大功能区域组成,除行政管理部分外,公共服务方面具有12个具体项目支撑。与此相关,该市还建立了“96365”生活服务平台,这也是安徽省内第一家完全针对老人这个特殊服务群体的呼叫中心。该中心从2012年5月运行以来,搜集整合老年群体生活所需要的方方面面信息,努力打造成为老年生活的“万事通”,并通过专业化的平台,为老人提供大到政策咨询,小到维修家电,远到旅游资讯,近到停电信息的全方位贴心服务。

我们认为,养老产业不仅如众人所称是“朝阳产业”,还是“综合产业”。而所谓“综合性”,即是指该产业的关联度比较高,辅助性行业众多,且同时有很长、很宽的产业链。需要指出,就芜湖市资料而言,其养老产业的关联和辅助性行业既弱小还比较松散。

1.4 竞争企业表现:令人担忧

这是指国内相关企业的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及其国内竞争的本质。

一般而言,前述有关业绩也可视为芜湖养老产业、行业及其企业的相对的竞争力。但客观说,芜湖现有涉及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包括养老机构、养老产品生产运作企业等)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还很不理想。整合我们对芜湖“马塘养老中心”、“瑞星老年公寓”和“三山长寿中心”等有关养老机构所进行的专题调查情况即可知,它们不仅缺乏对养老之潜力巨大的市场的深刻认识,并导致其发展战略不清,路径选择模糊,规划设计缺失,而且产业结构档次较低,产业关联度差,辅助性行业运作乏力,相关企业小、散、乱,市场发展没有形成规模。与此同时,养老机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低,品牌知名度低下,产品品种简单,产品质量与服务层次不高,营销手段薄弱,价格体系模糊,整体企业管理严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现代品质。换言之,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芜湖养老产业战略体系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令人担忧的诸多问题。

2 辅助要素分析

2.1 机会:不可错失

“钻石模型”指出,在上述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机遇和政府两大变数,是另外两个能够对国家(或地区)菱形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

就机会而言,毋容置疑,养老产业实现战略发展正当时。对芜湖来说,发展养老产业既是时代所赋予的机会,也是时代提供的战略选择。前述所描述的老龄化社会形势及其 “银发经济”态势,事实上就是战略性发展养老产业的绝好证明。这里,我们想进一步指出,我国社会的“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出现,既从负面的角度表现了养老事业的重重压力,也从正向的角度提供了发展养老产业的战略机会。众所周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我国独生子女占据了劳动力总量的大部分,这使得劳动人口总量与老龄人口总量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我国家庭结构所呈现的典型的倒金字塔形即“四二一”形,也使年轻人承担着越来越“艰巨”的养老任务。欣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养老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及其老年生活不再满足于简单温饱,反之是开始注重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精神层次的需求及其服务,相应的,专门的医疗保健、护理、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以及心理咨询与服务,也成为了老年人关注的重点。而要满足以上的需求,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就成为了多数老年人倾向于选择的对象。[5]养老产业因此也就获得了战略发展的天然良机。

2.2 政府:任重道远

严格地说,养老服务产品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混合产品,则政府在养老产业战略发展及其综合服务中应该成为最重要、最基本、最独特的角色,并且可以利用其强制权力为养老产业及其服务的战略发展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调查表明,此项工作在芜湖市已有较好表现。2006年以来,该市已陆续制定了老年福利服务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优惠政策,先后转发或者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决定,以及特别是根据《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门制定出台了《芜湖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并明确提出:发展养老服务业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目标,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建立适应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体系。而在实际运作中,调查表明,该市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化运作,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已经确立了“强化社区平台,引导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思路,并且正在探索具有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4]。当然,系统的政策落实还任重道远。

3 对策建议研究

研究认为,“钻石模型”十分适用于芜湖养老产业的战略整体规划及其战略设计。同时,我们的分析还表明,以下有关战略性发展养老产业的的对策建议,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

3.1 基本要素:加大整合力度

一是生产要素整合。要采取措施延缓或者转变某些自然资源例如农副业产品的弱化形势,同时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其他资源要素,特别是利用芜湖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加快养老产业的战略性发展;与此相关,要关注高级因素特别是人才要素培养,要因此加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提高芜湖高级要素的质量。二是需求条件利用。要十分强调芜湖及其周边地区养老需求在刺激和提高芜湖养老产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因势利导地开发一批适合老年人的保健用品、老年函授课程、老年旅游等产品,并特别重视塑造芜湖养老产业、产品的特色及其品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不断创新的养老产品需求。三是要重视关联和辅助性行业。要加快发展与养老产业极其相关的具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例如良好发展房地产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与保健养生休闲旅游行业等。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营资本、国外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真正发挥出养老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促进养老保障事业健康有序发展。[6]四是强调改善竞争企业的表现。要采取多种有效方法与措施,例如要通过观念变革、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改进、成本降低、投资提升等,加快提高芜湖现有涉及养老产业的各类企业(包括养老机构、养老产品生产运作企业等)的战略构造与经营管理水平,以引导企业努力寻求提高生产与经营效率与效益的途径,显著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还要通过社会渠道,努力形成一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3.2 辅助要素:有效把握与实质性改善

实际上,机会稍纵即逝,政府政策影响更不可漠视,则战略性发展芜湖养老产业,特别需要高度关注辅助要素。毋容置疑,机会一定要有效把握,此处侧重谈政府表现的实质性改善。一是政府要进一步督促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要为解决上述有关问题与不足而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并具体地通过制定与实施一系列的优惠和约束政策,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引导和调控养老产业及其养老服务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战略发展重点。二是政府要充分表现其正当角色,不仅要加快金融产业的发展,为战略性发展养老产业提高充足的资本资源,还应承担公共管理责任,以及特别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强大财政支持者。三是政府既要主动协调以完善各级各类组织对养老产业的关注与实际支持,还尤其要采取培育先进示范教育的办法,引导有条件的组织(主要是行业、企业)涉足养老产业、行业与产品,以全方位促进养老产业的健康有序的战略发展。四是政府要发挥积极的监督管理作用,以为养老产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综上,整合与发展养老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辅助性产业、竞争企业等四大要素,构成了战略性发展芜湖养老产业之“钻石模型“的基本框架,其中,生产要素的逐渐完善是其发展的前提,需求条件的逐渐成熟是其发展的动力,关联与辅助性产业的素质提高是其发展的支撑,竞争企业的良好表现是其发展的方向。而机会与政府是战略性发展芜湖养老产业不可或缺的两个辅助因素,其中,把握机会势在必行,政府制定良好政策则是根本保证。如此,将上述四方面特质及辅助因素构成一个菱形,芜湖养老产业发展一定能够迈向良性轨道并获取战略发展的成功。

[1]王立.2015年中国老年人均购买力达 4112 美元[N].文汇报,2012-04-15(8).

[2]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高秀艳,王娜.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7,(6):106-109.

[4]芜湖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5]陈杰.推动民办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商业环境[J].商业文化,2009,(12):335-337.

[6]高秀艳,吴永恒.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引入竞争机制之浅见[J]现代财经,2009,(2):18-21.

猜你喜欢

钻石模型芜湖市芜湖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竞争力探讨
中国设计产业竞争优势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从钻石模型论我国快递行业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