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研究

2013-08-15崔燕潘洪良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教学语言

崔燕,潘洪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英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工具,其离不开文化载体。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应该适当的导入文化教学,否则,英语教学就是只是纸上谈兵,无法发挥其文化交流与沟通的作用。我国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新修订的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其中明确指出了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需要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强化学生文化方面的知识教学,让他们扩大英语知识面,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整体上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都处于哑巴英语状态,或者使用英语不得心应手甚至非常困难。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使得英语教学更为看重外在的成绩和形式,不太重视其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文化底蕴。这种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词汇训练最终导致了英语学习者高分低能的尴尬局面。应该来说,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前,我国仍然把英语教学看做是一门外语学习,这不利于创造浓郁的英语氛围,学生们更多的习惯于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对于英语从心理上就有一种排外性。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长期处于边缘状态。我国显然是把英语当做一门外语来教学的,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英语教师就更为看重语言的外在形式等的教授,忽略了深层的文化内涵知识的讲解和传达。

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他们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分依赖于老师讲解和传授,不习惯于课外自己充实自己的英语文化知识,更多的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的练习上面。高校英语教学教材和可是安排方面也存在问题,教材内容较为单一,没有安排较为丰富的社会文化素材,课时安排也较为紧凑,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机会和效果。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具体实现途径分析

鉴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长期以来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偏重性培养,导致了英语方面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片面性薄弱。根据现如今的实际发展趋势,语言学习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载体,否则,语言学习将是死板的,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正确使用。应该来说,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跨文化交流,文化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内容,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重要组成部分,还受到文化的影响和限制。因此,我们要尽快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一)强化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工作

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更多的仍然侧重于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功能,常常忽略了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语言本质功能,导致了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摄入严重不足。英语教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能够在课前进行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预习和思考,有利于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英语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设计一些带有文化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并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无关乎对错的点评。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进行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陈述,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英语文化氛围。此外,英语教师还应该在课中穿插文化知识互动,可以实行各种不同动作的交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涉及文化知识的表演,让他们在做中学。

(二)切实做好文化知识传授的各项保障工作

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文化知识传授的各项保障性工作,让学生切实从思想和行动上都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制度性规定,让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标准,并制定实施相应的考评制度。具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要从制度方面入手,让英语文化学习融入到制度中去,学校各级领导和专职教师都要形成一种共识,就是英语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制度来给予相应的保障。英语教师还可以把文化知识融入到考试中去,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有目标的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还应该积极融入到校园活动中去,主要是从校园文化活动中入手,把英语文化知识渗透进各种校园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参与到各种文化性活动中的时候,亲自体会到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高校校园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入部门,这就是图书馆,因此,英语教学还应该把文化知识教学有意识的融入到图书馆的日常利用中去,让学生去具体做一些查阅英语文化资料的事情,并及时进行检查。同时,当前各种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也逐步增加,英语文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工具进行传播,还可以安排学生到外资、合资企业去见习、实习,形成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并设置相应的英语情景让学生进行活动模拟,从而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还要重视文化信息的传递功能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除了需要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能力的增强,文化素养的提高等,还需要实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就需要高校校园里时时刻刻的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打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内化成自己的文化能力,并进行长期不间断的学习,以一种长效型英语文化学习机制来进行坚持学习,让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了解、熟知并运用英语文化知识,做到温故知新,触类旁通,在实践中逐步强化自己的文化背景。此外,英语文化知识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方面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对英语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教学,让英语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文化知识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来增强文化知识课堂的趣味性,还要与其他专业课教师进行合作,促进英语文化知识的多渠道渗透,综合性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学校也要为英语文化知识的导入教学提供政策性支持,也要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从而使得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学实现意识化、长效化、系统化和制度化。

三、结语

总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更多的侧重于对于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对于文化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然而,语言与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化的语言教学必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强化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导入,教师直接介绍,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都是不错的方法,还有必要引进外籍教师,通过这些文化知识的学习来了解母语与英语语言之间的词汇差异、语用差异、思维差异,树立跨文化教学价值观,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改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们了解英汉文化差异,达到真正的交流和沟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模式,实现文化模式的转换,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转变教学理念,全面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能力,最终更好的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1]李力超,王海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J].教学研究.2007,5.

[2]林明金.双语词典提供文化信息的必要性与作用[J].外国语言文学.2007,3.

[3]孙宪梅.简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6(9).

[4]周振芳.论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跨文化英语教学语言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