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刍议

2013-08-15

关键词:院校教育学生

张 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大部分的大学就拥有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而受到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思想的制约,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最早是在2002年首先由教育部提出的,并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九所高校首批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过了从2002年到现在的十年之间的发展,我国在高校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和发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培养企业家为创业教育的目标的发展模式

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首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内高校,把培养企业家以及高级职业经理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的,并把MBA专业的教学内容新增了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

(二)创立创业教育机构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运作模式

这一模式以人民大学等院校为代表,在校内创建了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商业运作。这类院校一般都成立相关的培训学院,并建立相应的辅助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以及创业咨询的帮扶和服务。

(三)以创新教育为基础,并系统实现创业的培训和实践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一批高校,结合创新教育同创业教育的不同优点,实施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在学校内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还通过建立创业先锋班等形式引导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从而在学生中实施系统性的创业培训以及实践活动。

(四)在国内的其他院校积极开展创业课程教育

目前,我国国内的高校院校主要通过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形式来开展创业知识普及教育,大部分的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程为主。

我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从总的来说还处于初级和起步阶段,为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更有效果的成绩,不少的重点院校结合了其院校自身的特色和实际建设的状况,不断探寻出一条符合院校自身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但对于国内的大部分高校而言,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相比之下就显得较为浅层,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其目标定位以及教学模式也并不是十分明确,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而言,探寻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二、民办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不够明确

在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光是培养未来优秀的企业家,更多的是为了让在校学生从教育实践中学到创业精神和创新途径,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会如何有效利用自己身边的各种优势资源,将自己所学知识发挥到最佳实用水平。但就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有相当多的高校管理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部分的高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只是就业教育中的一部分,并且,大部分的院校也只是侧重对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以及技能上的教育。虽说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难题,但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经过我国部分院校的实践证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也间接的说明了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缺失而最终导致学生在创业上的问题出现。

(二)目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其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并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来进行,教学内容并不科学适用。对于大部分的院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要做到全面、科学、合理和适用,由于难以得到有效的统一,其实现的难度大。

其次,由于目前对于我国的大部分院校而言,由于缺乏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大部分的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相互有效的结合,最终致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脱轨,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难以产生兴趣,降低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难以实现

从社会的环境上看,在社会中,先进的创新创业文化并没有在社会中有效的形成。因此,对于大部分的院校来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主要还是依赖在校园内创立的各种创业模拟活动,真正有参考价值的社会实践平台少之又少。然而,仅仅依靠学校里开展的创业活动又往往容易产生很多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发展的弊端,比如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注重参赛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对创新创业相关比赛的最终目的,从而致使这样的创业实践平台难以到达实质性的效果。此外,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而言,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还不够重视,对相关创业服务项目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信息宣传上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三、XX学院的XX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任务

XX学院的XX系结合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的特点,将高等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相互有效的结合,利用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以及其精神传授于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创业精神和能力。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掌握了基本的创新理念和创业知识,成为潜在的社会创新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全新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全新的就业观念和强烈的创业精神,走向社会后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股全新的教育思想。

(二)创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结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教学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优化学科结构,突出不同学科的互补性,整合学科知识点和把创业综合素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和经济热点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从而他们对社会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XX学院的XX系依托本校管理学等专业优势,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真正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利用不同专业的学生其自身所学的专业的特点,将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结构,并结合海峡西岸的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发展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来自不同院系的不同专业,对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可以采用心理评估和团队游戏等方式来弥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具体了解创业者的基本特征和创业所需要基本素质。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模拟商务活动、效仿电视台进行创业人物访谈、对相关案例进行探讨或展开辩论等生动直观课堂教学形式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三)充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短缺是影响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瓶颈之一。要建成培养合格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基地,离不开一支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拥有一定学科背景、能够适应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XX学院的XX系通过组建了一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包括拥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富有创业经验的校友、成功校友企业家,企业资深顾问,法律专家,风险投资商等,全角度充实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大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要求,大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充分挖掘所教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因素,并积极引导学生。建立专业教师参与机制,同时,大力组织校内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获得创新创业的真实体验;积极主动参与企业运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使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再创新高。

(四)大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民办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仅要开展多种教学方式,还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媒体手段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促进就业的路线、方针和具体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对于本校毕业的创业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典型在校内大力宣传,以身边的鲜活案例来引起学生们对于自主创业的憧憬,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主要成果

自我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来,前后共有三千多名大学生在我校求学期间接受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活动。为了夯实学生们的管理理论基础,所有专业都开设了基础的管理学相关课程,使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机结合。学生们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创业素质和完备的创业知识。

通过实践证明,我校学生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以XX学院的XX系为例,自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该系应届毕业生的有了明显地提高,部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已经超过97%。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我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满意率高达90%,远超国内同类院校。

五、结语

由于我国发展以及社会的因素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我国的高校而言,仍需更多的努力。XX学院的XX系经过近几年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XX学院的XX系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创业实验园的模拟仿真教学平台仍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跟踪评价机制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亟待完善。对于XX学院而言,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特色和需要,应该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而探寻出一条符合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

[1]叶远帆.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2]李丹.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