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要义与策略

2013-08-15杨国峰杨晓龙鞠国帅

关键词:实力校园文化学校

杨国峰 杨晓龙 鞠国帅

(东北石油大学 团委,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传承者,高校的制度、文化创新和观念的更新可以看成是高校的一种软实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潜在的发展动力。所以,搞好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能促进高校教育的高效运行,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

一、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要义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整体上是学校自身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是经过一定时间形成并可以保持一定精神影响和价值取向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潜在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并且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自身的素质、拓展视野,不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学校教育要想通过改革获得良好的发展一定要有效提升对人才的素质教育,真正明确好学校的教学理念。用现代化的先进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当前高校的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因此只有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获得突破和发展[1]。在现代化社会中,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是一种校园文化的灵魂象征,同时也是学校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上的一种情景再现。所以,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从校园的角落里努力寻找文化的魅力,凝聚文化的内涵,从而不断弘扬校园文化与精神,尽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2]。

亲和的情感,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处于主体地位,所以校园文化的设计与规划主要是为学生服务的。可见,只有发挥出校园文化精神产品、文化设施以及娱乐文化活动的引导性作用,才能真正推动学生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第一,要注重并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校园文化一定要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强大潜能,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真正的主人,用真情实感来展现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用实际行动来促进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协调的师生关系,并且增强学生自身对学校和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3]。第二,更好地满足内在的需求。学生最终的需求是就好业,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尽可能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有效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展现学生的人生价值。第三,要能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发展和奋发向上的一种自信心,不断提升自己战胜困难的毅力和信心。

协调的行为,能够保持素质教育的持续性。当前,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文化彰显了具有个性化的不同文化特色。并且,人们从校园文化的硬件配置上皆可感受到学校自身的特色、办学观念以及服务等不同领域[4]。但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不仅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与互动性教学。学生既要接受教师进行的理论性课堂教学,更要接受实训性的基地演练,真正实现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完美结合,融会贯通,最终真正达到自身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升。

二、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第一,进行系统性的发展规划。从广义上来讲,校园的文化建设需要涉及更加广泛的范围。并且在形式上,校园文化不仅包括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还会在某种意义上涉及管理育人、教书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等隐藏的教育方式。所以,学校应立足于新的发展起点来发展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发展竞争力,将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纳入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保障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稳步发展与进步。

第二,实行规范化的学校教育。高校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适当将学生的动态和时事热点融入到政治的理论教学中。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和院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推广,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理解,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塑造和鼓舞广大师生,切实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自身的感染力[5]。

第三,有效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探索。在现代化社会中,高校必须要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隐藏的活力,并提供相应的氛围环境,同时还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真正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弘扬和挖掘生活中的典型事迹,尽可能发挥榜样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大作用,起到激励与鼓舞学生的作用[6]。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第一,提升高校教育的针对性。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方式,这样才可以取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对学风、教风和职业道德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一定要真正渗入到人才培养的工作当中,实现管理、教学和服务的一体化,为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增加无穷的活力。

第二,提升教育的实践性。高校需要适当地将更多更好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企业带入校园中来,更好地适应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校园文化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要对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实验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不断激发学生以刻苦钻研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真正融入到这一过程中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并在探索与实践中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自己的校本精神

第一,成立专门性的优秀研究队伍。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要注重校本精神的有关工作,起用能力强、业务精湛的人才进行有效的专门性研究,对校本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通过对学校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办学成果和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并从中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校本精神。

第二,利用文化平台进行传承。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对专业和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并采取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有效推广和宣传规范的工作传统和职业精神,弘扬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让学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7]。此外,还可以通过艺术节、社团节以及读书节等活动的举办,来创造出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推广校本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1]郭立珍.转型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创新的原则与路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4).

[2]刘玲.软实力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形态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8).

[3]刘方涛.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2(14).

[4]李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旬》简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0).

[5]刘建明.论高职院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职业圈,2007(2).

[7]梅国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猜你喜欢

实力校园文化学校
软实力致胜
实力抢镜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学校推介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