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时装表演业的现状与对策

2013-08-15谈彬彬

文教资料 2013年33期
关键词:时装表演服装文本

谈彬彬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2011级时装表演与服装设计专业,江苏 苏州 215000)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众流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大众流行文化不仅与城市化、商品化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是社会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大众流行文化的发展以金融资本的运行为主要依托方式,有序适应城市化、商品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商品经济的文化性、大众性交相渗透,形成了后现代文化的显著特征。时装表演业就是产生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的,通过时尚的服装和模特的T台秀有效唤起人们对审美的欲望,进而不断更新和提高我国现代生活的审美层次。

一、我国服装表演业的发展现状

在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渗透的社会发展的今天,审美文化愈发成为典型的时代特征,在各种审美文化中,时装表演以其冲击眼球的时尚秀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时装表演业有效融合了商业发展的功利性、文化发展的审美特征及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当代生活的重要构成元素,而且逐步走到了先锋文化的前列。时装表演业是有效综合模特表演与时尚衣装于一体的重要文化现象,以下就服装表演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我国服装表演行业的国内现状加以分析。

(一)我国时装表演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首先,对康德美学的解构。时装表演是综合身体元素和时装表演为一体的艺术形态,时装表演行业的发展,在获得直观纯粹的审美愉悦的同时,以一种视觉的刺激和冲击极大地满足了观看者的欲望。就美学体系而言,其解构了美学的等级框架。其次,舞台文本向电视文本的转变。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时装表演逐步通过单纯的舞台文本,借助于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帮助,已逐步拓宽了其表演形式,利用电视的叙述,丰富充实了其单纯的舞台文本。这种变化不仅刺激了观众的眼球,对有效激发和满足观众的欲望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最初的时装表演现场中,受制于表演环境的影响,观众与时装表演者的距离固定,而且由于早期舞台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现场的安排不足及幕后操纵会一定程度地被观众看到,极大地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活动。由于这种传统的固定的距离与视角的舞台文本表演形式,很难获得一种长足的快感与满足,因此,舞台文本向电视文本的转变,不仅是与时俱进的良好的改革方式,更是与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有着直接的关联。最后,电视文本向日常生活叙事的转变。时装表演引领着我国的时尚潮流,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时装表演的效力和作用,就需要极大地推动时装表演同日常生活元素的结合,进而有效发挥时装表演的作用。电视文本向日常叙事的改革,不仅有效综合了日常生活元素,更是有效隐含了现实化的欲求,对激发广大观众的欲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时装表演结合了诸多的日常生活元素,有效拉近了模特的T台表演同观众的距离,对有效满足观众需求及激发观众的欲望有着重要影响。

(二)我国时装表演业的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时装表演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与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时装表演行业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更为细致的分工。以前,服饰文化只是单纯的被看做是一种生活习俗、服饰制度,进而是有效对本民族文化的形象和特征加以有效的反映。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本民族文化的淡化,人们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时装表演业愈发呈现出其新的特点,时装模特的打造、试衣造型的设计、摄影模特的有效筛选及零售模特等,有效细化了时装表演行业,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服装表演行业的工作效率和整体影响力,特别是时装表演的核心品牌和竞争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相比较其他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时装表演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自身品牌与知名度建设都存在不足,但是这也间接地说明,我国时装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倘若对其加以有效的改革和完善,势必会有效促进舞台时装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进而有效推动并发挥时装表演业在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时装表演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品牌与品牌竞争力的不足

品牌指的是某种产品的名称或者符号,用来对不同的产品加以区分和标记,品牌作为标识,代表了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鲜明特征,并且代表了自身典型特征的意义,是顾客对产品的有效认知和记忆的手段。品牌对于时装表演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品牌经营逐步与我国的服装表演业有效融合。中国的服装企业逐步开始重视和研究商标的注册和形象的规范设计,服装表演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时尚化、都市化等显著的特征。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服装表演行业品牌优势与竞争力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不仅与我国起步较晚的时装表演业有着一定的联系,还与我国对品牌效应的重视度不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势必要提高我国对品牌与品牌竞争力的重视,有效提高品牌的影响力。

(二)时装模特素质的不尽完备

近年来,我国时装模特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模特行业的细化,更是极大地增加了模特数量。T台模特、网络模特及时装摄影模特等各个方面的模特数量都极大地增加。但是,伴随着模特数量的增加,与模特自身相关的一些不足之处逐步显现出来。

虽然近年来我国时装模特的专业化水准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声誉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这毕竟是针对顶尖的少数模特群体,而对于极为广泛的模特群体,则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点和不足。诸多模特的自身专业素质不过关,时装模特素质培养的几个方面,如文化素养、音乐修养、舞蹈基本功等诸多素质不达标,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模特行业的长远发展,而且不利于时装表演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因此,在日后的时装表演行业中,势必要加强对模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我国时装表演行业的质量,有效推动其不断走向国际化,提高其影响力。此外,广大人民群众对模特的服饰行业认识不足,只是单纯地将时装表演作为时尚的载体,极大地忽略了其服饰艺术的重要内涵。

(三)时装表演的创新力度较弱

整体来看,我国的时装表演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较差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思想上的保守守旧,导致对我国时装表演创新能力的限制,这从根本上是对我国时装表演整体质量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束缚。另一方面,我国对于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重视度不够,有些一味对西方成功时装表演的案例加以盲目的效仿,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时装表演自身的创造力的有效发挥,更是限制了我国时装表演业的长运发展。创新力对于时装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时装企业内部发展的驱动力,并有效对时装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针对我国时装表演业的对策

(一)对于时装表演观念上的改进和重视

一台成功的时装表演,模特需要遵循一定的主题理念,对服装出场次序加以安排,此外对于相关的表演,也要有秩序的出演,这种前后相接却又彼此关联的出场顺序对于推动时装表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时装表演中的结构问题。结构,不仅有效反映出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形态,对事物的内部性质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时装表演的相关负责人员必须要在深入把握主题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对表演模式加以突破和创新。

(二)加强时装表演人才的培养

高水平的时装模特,不仅可以有效综合各种时尚元素于一体,更可以将本国独到的文化气息和韵味有效的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时装表演行业注重对模特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这些综合因素不仅包括服装搭配的技巧性、音乐操纵上的灵动性、舞蹈的优美柔韧性和摄影方面的技巧,还要注重对时装模特文化素质的提高。

1.文化素养的提升

对于一个模特来说,如果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积淀,势必会加深对时装的布景、搭配及衣服风格的认识,并综合视觉和听觉因素打造更加完美的时装表演盛宴。此外,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可以使一个人的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在形体美的基础之上,拥有自己的良好气质。

2.基础素养的巩固

音乐素养理应是对模特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可以有效激发人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鸣,可以说,倘若在时装秀中拥有悦耳的音乐作为伴奏,则势必会有效促进服装表演与音乐的融合。同时,舞蹈对深入表现时装表演的影响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通过肢体动作等外在的表现形式,拉近模特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而美术知识,看起来与时装表演的关联性较小,但是它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和模特的造型与着装搭配有紧密的联系,对于时装表演的模特,倘若利用美术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安排着装的色彩构图、线条和造型等。

3.模特自身因素

此外,对于时装表演人员而言,更要不断地从各种艺术中合理吸收有益的成分,不断完善自身的技能,在塑造自身形体美的同时,注重气质气场等形体形象的塑造,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全方面打造高水平的时装模特。

(三)建立健全服装表演的相关机制

服装表演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障时装表演从开始准备到表演过程中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来进行有效的保障。这些运行机制包括诸如模特的着装设计、模特的形体塑造及一系列的后勤保障体系等。倘若对这些体系不断加以完善,则会解决模特的一些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时装表演中。

四、结语

时装表演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因其时尚性等元素的有效构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我国时装表演的相关研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吸收和采纳,进而更好地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时装行业,推动时装表演的发展,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1]林琳.浅谈时装表演与品牌竞争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3:91-95.

[2]戴岗.时装表演技能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06:50-51.

[3]傅其林.时装表演的文化剖析[J].青年研究,2002,06:28-31,43.

[4]戴岗.时装模特表演意识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03:95-96,99.

[5]周婕.刍议我国时装模特的素质培养问题[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4:161-162,169.

[6]关洁.时装模特表演艺术赏析[J].艺术教育,2006,10:123.

[7]张莉.时装表演中的民族文化精神[J].西北美术,1993,03:18-19.

[8]周爱珠.怎样使时装表演引人入胜(上)一、为时装表演命名及提高戏剧趣味.

[9]国外纺织技术(针织、服装分册),1986,17:31-34.

猜你喜欢

时装表演服装文本
让人心碎的服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和平秀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衣柜里的变化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