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之我见

2013-08-15刘晓波

文教资料 2013年17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

刘晓波

(巢湖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自2007年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的衰退现象,各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这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得突破的重要之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毕业生达到630万人,2011年达到671万人,2012年达到680万人,2013年更是达到700万人,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凸显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只能满足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期望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再次,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理念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十八大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这对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此,国家各级党政部门,纷纷把“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化解当前社会就业难的主要政策之一。

(二)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才能建立“价值回报”的社会新秩序。

(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伴随着就业压力,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身就业心态,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只有这样,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事务,善于拓展人脉关系,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大学生的创业比率一直在20%以上。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一个国家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创新,这是国家强大与繁荣的根源。中国的未来在于大学生,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恒则在于大学生旺盛的创造力与创新追求。

三、大学生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据目前的统计分析,平均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五个人就业。可见,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则是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当前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学校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培训,多方构建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则是关系创业和就业成败的关键。

(一)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政府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高校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政府需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要为毕业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税收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明确而又程序简单的指导政策;再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和市场分析等服务,鼓励社会各种资本对大学生的创业实体进行投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创业。

(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1.高校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改革,要以毕业生就业反馈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及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

2.坚持不懈地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3.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要将创业培训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并且培训的师资要多样化,既有高校教师,又有政府机关有关人员(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还有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既有高校毕业生,又有非高校毕业生。

4.高校要借助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建立多重基地,如:在校内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校外为大学生建立创业基地,还可以以高校为主导在校外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

四、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要想取得成功,既要有扎实的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又要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充分准备。

(一)明确创业方向。由于大学生的资金、能力和经验等都十分有限,所以面对创业市场的无限商机,往往很难找准创业方向,从而获得创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出发,对自己要有准确评判,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与专业相关的方向或自己喜欢的方向。

此外,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还应选择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低、资金易回笼的项目。

(二)熟悉国家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受益,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积极规避创业风险。大学生创业,风险不可避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去识别风险,预测和评估风险,并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规避风险。

(四)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创业之路多有坎坷,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勿被成功冲昏头脑,更勿被失败摧毁自信。

[1]张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2).

[2]高飞.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3]袁亮.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浅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6).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
最“叛逆”的毕业生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