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末常规检查”能改改吗?

2013-08-15吴成业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第一小学

未来教育家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案笔记常规

吴成业/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第一小学

常规检查的初衷,本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常规检查不仅不能取消,反而要重视,要加强;但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检查有点过火了!就拿期末常规检查来说,有些项目规定僵化、刻板,如检查教师的手抄教案、教学笔记,甚至要求至少一万字的政治学习笔记。因此,每至期末,常见一些教师奋笔疾书,埋头恶补。

期末常规检查人人头疼,完全取消肯定是不现实的。于是,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大家面前——期末常规检查怎样改?如何改?

笔者认为,在原有基础上考虑如下方面的意见,将会更得人心。

将时间弹性化。时间上的弹性安排,有助于减轻教师期末的压力,更安心于教学。期末正是教师最忙的时候,一些常规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难为教师。那么,能否将一些不重要的检查放在期中,如家访记录、差生辅导等,只将教案的检查、教学总结上交时间安排在期末呢?

将项目精简化。常规检查是为了督促教师学习,而不是为难大家。那么,一些可有可无的项目是否可以去掉?如一万字的教案笔记,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新教师而言,用手抄教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必须过程;但是,对于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的教师而言,这样的劳动是重复而低效的。这样的检查项目很容易沦为形式,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也无任何促进作用。

将对象针对化。现在常规检查面向所有的教师,难免有一刀切的感觉。事实上,常规检查不能千人一面,应该层次清晰。对于新教师,常规项目应加强;对于老教师,一些项目应淡化。这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设置,也容易被教师所接受与理解。

将结果定性化。现在,许多学校的常规检查还是定量的,折合成一定的分数后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之一。为了分数,教师要紧张而机械地应对常规检查。如果将检查的结果定性,只有合格与否的区分,也许能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实际的教学上。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状态、教育形式,新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因此,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同样,教育制度也需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允许学校去探索、实践,甚至允许走弯路,也许就能逐步探索出一种真正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常规检查模式,形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良好局面,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教案笔记常规
常规之外
《立定跳远》教案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别受限于常规
我的自然笔记(一)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