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3例分析及应对指导

2013-08-15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卫生院吉林公主岭136104

吉林医学 2013年35期
关键词:双黄连输液葡萄糖

张 旭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卫生院,吉林 公主岭 136104)

双黄连粉针是由金银花、黄岑、连翘三味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笔者现总结3例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男,18岁。因高热、头痛、咽痛2天就诊,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1.2 g)2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输至1/3时,患者出现全身皮肤性荨麻疹伴瘙痒。处理方案:随即停止输液,马上给予地塞米松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g),同时肌内注射扑尔敏4 mg,口服氯雷他定1片,15 min后患者症状好转。病例2,患儿,女,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0.6 g,约10分钟后,患儿出现大汗淋漓,眼睑开始充血、水肿,继而扩展至眼鼻、口唇及全身,并伴有呼吸困难。处理方案:停止使用药物,并给予地塞米松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口服开瑞坦,测血压为63/30 mm Hg(1 mm Hg=0.1333 kPa),加用多巴胺、阿拉明各1支,半小时后血压上升,上述症状有所缓和,留院观察。病例3,患者,女,55岁。因患有急性咽炎,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1.2 g)2支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输入至2/3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心悸、严重呼吸困难。处理方案:随即停止输液,马上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同时肌内注射苯海拉明20 mg,氧气输入,30 min后患者症状好转,留院观察。

2 讨论

双黄连粉针的药性偏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咳嗽、咽痛等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轻型肺炎、扁桃体炎中。对于治疗风寒感冒,若用双黄连粉针治疗,就违背了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古训。虽然疗效很好,不影响治疗效果,但容易出现一些过敏反应。通常情况下年龄越小,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原因考虑在于年龄小的患者机体对药物作用非常敏感,耐受性差。中老年人因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和代偿能力正呈减退趋势,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耐受性相对较差,同时合并服用药物较多,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于各种原因过敏反应多见。有些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过于偏酸性,易与双黄连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水解反应,从而引发过敏反应。NaCl溶液是药物最好载体,因此建议使用双黄连粉针时加入NaCl溶液中使用。在临床使用双黄连粉针时,首先要明确药物注意事项,用药物前要认真询问患者对本品的过敏史。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药物过敏史的、咳喘病、年老体弱的、心肺严重疾患者应禁止使用双黄连粉针。临床使用双黄连粉针时不能盲目增加的药物,这不但不会增加临床疗效,反而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人常规250 ml液体应用双黄连粉针(60 mg)3~4支,或双黄连粉针(120 mg)2支,儿童严格按照每次60 mg/kg体重用药,配伍适者液体,浓度不能高于1.2。适宜的静脉滴注速度可缓解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轻静脉滴注时的血管疼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药物不能和双黄连粉针配伍,使用同一通道,更换输液品种时,应使用冲管液体进行冲管。配药注射器不应混用。临床研究表明,双黄连粉针单独给药与抗生素配伍给药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下降了30%。因此,笔者提倡在临床使用双黄连粉针时坚持单独给药,先给药的原则[1]。基层卫生院临床使用药物往往是合并药物居多,合并药物是指2种药物治疗一种或多种疾病。合理使用一方面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缩短疗程,减少患者开支。

[1] 梅松政.双黄连粉针剂致不良反应3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3):18.

猜你喜欢

双黄连输液葡萄糖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还原真实的双黄连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不一样的“双黄连”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双黄连系列制剂制备工艺再评价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