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师范语文改革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2013-08-15张廷元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师范作文

张廷元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师范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目标为立足点,使整体教育部门对于师范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因为,在国内教育科目中,语文一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是具有基础指导性的一门工具课程,不管学习其他哪一门学科,学生都需要借助语文知识的力量来进行,因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将是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师范语文教育的改革中,教育部门提出了师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培养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对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整体职业技能的培养,因为师范教学下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极大可能将成为国内各大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师,对影响社会整体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范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事业的师资力量输出口,因而我们必须从社会教育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师范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培养师范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下面本文将从目前国内师范语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对如何加强师范语文教育改革提出具体措施意见。

一、目前国内师范语文教育的弊病

就目前国内师范大学中的语文教学状况,本文整理出以下几方面尚待改革之处,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整体语文教育改革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向:

1.整体教学观念陈旧

在众多师范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过度地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而这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仅束缚着教师的手脚,也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的主动探求学习时,这类师范语文教学下的学生就不大能够成为将来语文教育中的核心力量。在新课改之后,有部分师范语文教学教师响应号召,将新的教学观念引入学习过程中,但是却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新教育模式的中心领旨出发,探索出结合教师本身教育特色与学生学习进度的具有实际作用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整体师范语文教学观念陈旧的前提之下,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提升。

2.教学中过度依靠作文教学

正如多数学校语文教学一样,目前师范语文教学中,仍旧过度地依赖于对学生实施作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师范语文教师往往按照考试提纲向学生命题,对学生在作文主旨和字数方面加以严格控制,使学生的整个作文过程都偏于形式化,由于受到了这样的约束,多数原本对于作文有着热情的学生也难免最终磨合于考试模式之下。目前的师范语文教学中,已然出现了学生害怕作文,厌烦作文的现象,也就是说师范语文老师不仅不能够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反而因为过度的作文布置,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于作文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作文命题环节往往是依据考试提纲而来,而学生一方在实际作文中也已然形成了八股文之类的固定作文模式,所以在整个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极度缺乏学生的真实情感的表达。

3.教学内容与手段落后

师范语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着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首先在教学内容中,多数师范语文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实际语文兴趣的考察,而是一味地根据考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语文教育的实施,忽略了学生对于这些语文教育内容的实际接受度与学习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师范语文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学生忽视教师教学过程,而私下看小说、玩游戏等现象。另外,在教学手段中,尽管目前各大师范高校已经引入了对于多媒体器材的应用,但是一些年纪较大的语文教师却始终是依靠着自己的话语和粉笔为学生讲述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而缺乏对于多媒体教材的灵活应用。

二、对于深化师范语文改革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措施意见

1.从思维培养入手

鼓励国内师范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即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启迪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切实做到对所学内容心有所感,脑有所思,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死记硬背环节,不再只是为了迎合考试大纲而学习语文。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大胆发言,首先应该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其,使学生体会到改革之下,师范语文教育环节是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结论。

2.注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良好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师范语文教学这一特殊的教学中,师范学生更是需要提高其教学能力。作为将来要成为语文教师的师范语文教育下的学生来说,学生本人从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习得的各类修辞写作手法、语言表达技巧,都需要通过练习与模拟加以巩固。而师范教师本身也应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多多创造语言表达机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填鸭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融于学习与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技能掌握。

3.将语文教育与实践结合

我们不能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培养能为社会语文教育作出实质性贡献的语文教育人才。在师范语文教育的实际教育环境中,校方与教师应当注重将学生的语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能力具有实践可行性,而不是一味地纸上谈兵。从师范学校的角度讲,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资金等物质条件,而语文教师则应当通过悉心安排,为学生研发创造出具有改革教育意义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艺术角度来说,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要结合思维、语言以及实践这三大要素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而在师范教学这一特殊的教育机制中,作为语文教学的教师本身和将来要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的学生主体来说,双方都必须主要从这三方面因素的整体协调性把握,使语文学习过程不再是被束缚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在一些文化研究的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体国民的语文素质与国家的文化综合素质密不可分,一个缺失良好语文教育的国家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研发过程,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其他学科的拓展学习。因而目前,我们必须深化师范语文教育的改革过程,注重对于师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从教育师资力量的源头把握国内语文教育的整体素质。

[1]伍岳.语文教育应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本[J].中学语文教学,2004,(6).

[2]唐红云.时代呼唤高素质的语文教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2):77.

[3]石静.评价语文教师素质的对策与研究[J].山西教育,2001,(9).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师范作文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