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研究

2013-08-15安美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安美丽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特殊事物,它既是高等教育,又属于职业教育。而作为其培养对象的高职学生们,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能够从事专业领域方面的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一些基本的技能,其次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执著的敬业精神,最后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但由于近年来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当前的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了高职学生在自身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选择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困惑,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失范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审视和深入探究。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在确保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起决定作用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就可以认真贯彻实施以德治国的重大治国方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广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很好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较好协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有序承接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从而也能够进一步确保我们高职院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永不偏离。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对精神文明的其他要素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始终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切领域。而高职院校道德教育正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因此来说,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高职院校中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等等在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在道德教育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更为科学的管理与教育,自身的道德素质也能够实现提高和升华,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从而进一步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道德的陶冶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道德的升华,提高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应广泛着眼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质,并且要将道德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进一步深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更多地注重理想主义、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全方位、深层次教育,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现状

1.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普遍趋于功利性和现实性

高职院校学生在个人与社会、精神与功利的关系中,常常注重自我,注重功利,往往会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紧密结合起来,经常会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中来,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往往在广泛涉及自身的切身利益时,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遇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缺少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帮助他们纠正认识上出现的偏差,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

2.道德认知能力较高,道德行为却明显滞后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在观念上认识到有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修养、完善人格,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有时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观念上认为应该仁爱为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行为上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有时甚至自私自利等等。

3.职业道德价值倾向较好,社会责任感相对偏差

高职院校学生旷课率相对较高,有些同学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愿意上,不感兴趣的就不上。迫于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部分同学虽然坐在教室里,却不认真听讲,通常不是说话、玩手机就是看小说、听音乐。面对竞争择业的巨大压力,许多同学也有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刻苦勤奋时却不能持之以恒,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由此说明,高职院校学生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但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弱。

三、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以德育自身建设为依托,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大学阶段是我们的大学生包括高职院校学生们的道德素质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整合、成熟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时期。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个时期预示着他们即将逐渐步入现实社会的特定轨迹,事实上,在此之后他们道德素质发展得顺利与否都取决于这一时期和阶段的发展状态。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主体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素质培养塑造时,必须科学依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特点,认真把握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严格遵循相应的因材施教或因地制宜的培养原则,从一些新思路上去认真理解和切实改善德育教育,努力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2.深化改革,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极其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才能较好地完成好自己的学业,也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问题和不和谐现象。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状况,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正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使之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3.创新发展,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环境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说的就是环境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也就不能仅仅靠简单的说理教育,而是要不断创新发展,科学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求真务实、厚德载物的浓厚氛围。简要概括来说,就是环境育人。法国的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要想高职院校学生真正理解所讲的道理,就需要用思想的语言去打动他们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被他们所了解、所认可和熟知。

[1]张玉文.尊重,点击道德教育的切入点[N].中国教育报,2001-4-13.

[2]孙兰芝.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 [N].中国教育报,2003-8-30.

[3]肖群忠.公民道德建设与大学生成才[N].中国教育报,2003-9-30.

[4]胡明星.高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社科版),2003,(19).

[5]张建.人性的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9).

[6]彭汉庆.对高职学生思想现状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6).

[7]方晓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8]王柏林,何怡涛.市场经济下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9]王前新.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3).

[10]顾建亚.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2,(8).

[11]张道理.大学生道德观特点及教育方法选择[J].思想教育研究,2002,(8).

[12]吴绍禹.职业理想教育与敬业精神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13]王殿卿.强化道德教育培养有德行的一代新人[J].中国高等教育,2003,(21).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