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校本培训探究

2013-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校本职业院校培训

吕 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校本培训是一种以学校为本、面向教师的培训方式,主要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此外,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校本培训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培训机制还不完善,缺少培训的经验与系统性的理论指导,所以进一步地完善培训机制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职业院校校本培训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校本培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整体的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团队主要是源于普通院校,这样的师资队伍因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理论大于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难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现在职业院校的状况是严重缺乏专业性的技术教师,现有的师资队伍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教育理论背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高职教师的师资培养起步也相对较迟,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毕业的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高职教师的教育理论背景相对缺乏,教学技能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却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高等职业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专业的要求。

(三)培训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够、途径狭窄。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但是现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很大一部分不具备专业化的技能,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上岗前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到高等学府进修和出国学习这两种方式,就现在职业院校的资金状况来说,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是很困难的。教师除了要进行理论的学习外,到工厂车间的实践学习也是必须的。高职院校将教师分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设计,目的是利用业余锻炼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但由于企业不一定积极配合,教师往往不能在实际岗位上工作,同时教师本人难免有临时的想法,角色难以深入实际,达不到最终目的。因此尽管师资培训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从整体上看,仍显投入不足、力度不够、途径受限。师资结构与水平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无法适应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二、校本培训在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中的作用

校本培训能够满足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生涯中,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从业素质,成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广大教师立足岗位成才、在职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选拔、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的必要途径。

校本培训是实现专业知识转化成实践教学理论的纽带。学生能不能学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是学校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尤其对职业院校而言,培养的学生都是技术型的人才,为此,职业院校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在努力培养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具有良好的理论水平,大多是在职研究生或是博士生,但是实际授课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所以校本培训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就是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

三、提升高职院校校本培训的建议

第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当今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每一个人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人才的培养者,更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地位的重要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地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实行主体的教育平等。在教学的环节中,教与学要互相促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课堂的内容,形成充分的课堂互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第二,健全培训体系。职业院校在进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原有的教学机构,发挥各个部分的职能,以便顺利地开展校本培训的工作,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实践的过程,成为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学习创新的过程。校本培训应当由本校的校长负责,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这样一方面体现了领导的重视与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在校本培训之前,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确定好培训的内容,并根据实际的专业需求选择好实践培训的场所,准备好培训所需要的资金,参与培训计划的规定、实施和修改,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负责组织安排培训者与教师的各项工作。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为整个培训提供方便,做到以理性搞教育、以悟性搞改革、以个性求发展,使广大教师在学习进修中不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落实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要根据培训的实际内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培训模式,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是以理论性比较强的教材为基础开展培训,再根据具体的培训主题,设定培训内容,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确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在共享中学习。这种培训的目标是如何学好理论知识,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逐渐形成理论指导实践自觉性的分析策略。这种培训的具体形式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展开,亦或是以假期培训班的形式展开。

以交流研究为主体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掌握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使教师逐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就成了下一步的目标,同样,反过来还是会促进理论的不断升华。开展院校校本培训模式,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结合起来,鼓励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并且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种培训模式也成为临床诊断式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的优点是将研究成果和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的双提高。

以案例分析为主体的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培训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地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诸多专业性人才。现在一些职业院校的培训模式不是以教材为主体,也不是以研究交流为主体,而是采用一种新型的培训方式,即以实际的案例为主。这样的培训模式不像以理论为主的培训模式那样枯燥,也不像以研究交流为主的培训模式那样困难,而是采用实际的案例分析,更加可知可感,使教师提高了分析与研究具体案例的教学能力。

第四,建立测评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在校本培训结束之后,要进行系统的测评,考核教师学习的情况。培训是为了提升能力而培训,而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因此,考核这一环节必不可少。校本培训的考核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要完善考核的机制,建立系统的考核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试成绩的方式上,还要深入到教师以后的工作中去,避免出现形式化的考核。其次,考核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教师的学习效果,可从授课水平、授课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测评。最后,对于每一次的考核都要记录档案,综合分析教师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为下一步展开培训打下基础。

对于校本培训的考核,应该进行跟踪评测。首先,了解教师的学习状况以及在培训过程中的相关意见与看法,弄清楚教师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以及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等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校本培训,了解教师教学的水平有了怎样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没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跟踪评测来掌握具体的情况。最后,要向学生了解情况。最有资格评价教师能力水平的就是学生。通过培训前后情况的对比,向学生了解教师培训前后授课水平的变化情况,从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跟踪测评,最终确定出教师培训的效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跟踪测评,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评测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近几年突破传统、改革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有所提高,针对目前的形式,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所有院校的责任,也是学校的义务。我国的校本培训还处于发展阶段,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完善校本培训的理论体系,健全校本培训的各项机构,创新校本培训的模式,最终就一定会培训出优秀的师资队伍,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进步、优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董文生.孟宪乐.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夷顺星.徐金斌.当前高职督导工作的重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4]宋清龙.在高职院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5]周月朗.高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意义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6]董兆伟.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猜你喜欢

校本职业院校培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