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视角

2013-08-15刘良璧

图书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图书馆农村

刘良璧

(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重庆 400074)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2007 年,国家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因此,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既符合国家方针,也切合重庆实际。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在传播知识、输送信息、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对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解重庆市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 让高校图书馆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本课题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 000 份, 收回768份,占总数的76.8%。 其中有效问卷535 份,占收回问卷数的69.7%。在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18 岁以下的有37 人 (6.9%),18-30 岁的有117 人(21.9%),31-40 岁的有150 人(28%),41-50 岁的有112 人 (20.9% ),50 岁 以 上 的 有119 人(22.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历层次偏低

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328 人,61.3%),中专以上学历的有97 人(18.1%)、小学文化程度的有83 人(15.5%)、 未上过学的有27 人(5%)。 这反映出农民受教育程度比以前有较大的改观。

1.2 从事职业分散

从事职业以外出劳务为主 (139 人,26%),其次是个体经营 (94 人,17.6%)、 养殖业 (76 人,14.2%)、教师学生(70 人,13.1%)、种植业(56 人,10.5%)、交通运输业(24 人,4.5%),另外还有76人(14.2%)从事其他职业。 这说明,重庆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劳务输出大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事传统耕作养殖业的农民逐渐减少, 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转移, 使得返乡农民工占了较大的比例。

1.3 家庭人口数较多

家庭人口数以三口人(239 人,44.7%)、四口人(117 人,21.9%)、五口人(86 人,16.1%)居多,四口人以上家庭占调查总数的46%, 说明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为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条件。

1.4 收入水平不高

家庭年收入1 万元以下的有112 人(20.9%),1 万元-3 万元的有179 人(33.5%),3 万元-5 万元的 有166 人 (31%),5 万 元 以 上 的 有78 人(14.6%),收入普遍偏低。 同时,调查发现,农民家庭年收入与学历存在一定关系, 学历高低与收入多少成正比。

2 重庆市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特点

2.1 信息获取渠道更广泛

数据显示, 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分别是看电视、上网、打扑克或麻将、看书报刊和闲聊。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高居榜首的仍然是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以其方便快捷、查询主动的优势超过了报刊书籍, 手机短信也因为普及率高、传播方便位列第四。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社会人际关系、 农民信息协会也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渠道。 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本应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却仅仅只有9 人(1.7%)选择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位列末尾,不得不引起图书馆人的深思。

2.2 有强烈的信息获取意识,信息需求种类更多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有473 人(88.4%)觉得需要或很需要获得外面的信息, 这表明农村居民有强烈的信息获取意识和愿望。 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不仅仅局限在农村生产领域, 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关注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权益维护、农业科技、保健医疗、教育培训、就业、生活娱乐等信息,他们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呈现出多元化、时尚化、实用性的特点。 在信息载体上,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够接触更多的多媒体资料。

2.3 当地信息机构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有230 人(43%)认为现有的信息获取渠道不能满足日常需求。 从调查问卷来看,有41%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地信息机构的内容不适合或非常不适合他们的需求, 近一年经常到信息机构获取信息的仅占4%, 一次都未到过的占42%。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平时忙,没时间;二是广播电视能满足信息需求,没必要去;三是新书少,内容不感兴趣;四是看书太麻烦,也看不懂。 这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缺乏利用图书馆(室)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地信息机构在馆藏数量、 馆藏结构、阅读辅导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2.4 整体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亟须得到培养和提升

在回答获取信息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时, 除了网络设施条件较差以外, 近一半的农村居民认为是不知道从何处获取有用信息和缺乏相应指导,自己不能查找到所需信息。 他们不仅希望政府部门加强信息服务基本设施建设, 教会他们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获取信息, 还希望有专家指导他们如何获取与利用信息,同时也渴望参加各类讲座、培训班和进行实地技术指导。

3 高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居民的对策

社会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其目标就是开展和普及终身教育, 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中心、知识传播中心、信息存储和利用中心,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也应该不断满足农村居民信息需求,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1 转变观念,为农村居民提供开放式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摒弃传统的封闭式办馆思想,代之以开放式的办馆新思维,树立大教育理念,把目光投向高校之外, 把农村居民纳入其教育的范围,成为社会教育的有生力量。

调查发现, 在利用过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农村居民中, 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觉得高校图书馆办证手续复杂, 影响了他们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降低门槛,如对于仅到馆阅览、不外借图书的农村居民,可采取凭本人身份证即可入馆的便捷措施, 而对于需外借图书资料的,则在填表手续上尽可能简化,押金也应控制在一个较合适的范围内, 让农村居民能方便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

高校图书馆还可与数据库商协调, 尽量争得数据库商的支持,或者采用相关的技术和措施,使广大农村居民在家中就能获得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3.2 主动推送,重视宣传,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型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破除“等、靠、要”的思想,变传统的上门服务为主动推送服务,主动与当地村、镇政府部门联系, 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区域内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 据此编辑各类专题资料分发到农民手中,或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推送到相关部门或个人。

调查结果显示, 有87.2%的农村居民从来没有利用过高校图书馆的资源, 其中有33%的人不清楚高校图书馆是否对外开放。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进行宣传,让社会读者更多地了解高校图书馆。

3.3 拓展思路,为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在回答“离您最近的高校图书馆的距离”时,有40.1%的农村居民选择了30 公里以上,由此可见, 农村居民实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非常不便,在数字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健全与完善传统咨询服务与网络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利用FAQ 常见问题解答、QQ 在线咨询、E-mail 咨询、微博等形式,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参考咨询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 但随着书刊电子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纸质文献的利用率逐年下降成了各个高校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特点、 文化素质和具体需求,不定期开展送书下乡、送科技资料下乡活动。 还可以积极主动邀请本校或校外科研人员、退休的科技人员,定期到农村开设各类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最新实用科技信息、经济发展信息、 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农村建设所需专业技术等,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

3.4 根据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特点, 为农村居民提供针对性服务

农村居民不愿或不便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献内容不适合他们的需求。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根据区域内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当地农村居民的需求,不断补充和调整馆藏结构,适当增加农业科技信息、医疗卫生、股票证券、权益维护等书刊的采购比例,以满足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

我国从2007 年起开始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截至2011 年10 月底,全国64 万个行政村中已有40 多万个建立了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可以此为平台,开展农村居民素质教育、举办专题讲座等。 如农林院校、医学院校、司法院校、艺术院校图书馆可结合自身特点,举办农业技术、健康知识、法律知识、艺术欣赏等讲座,让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公众终身学习的教育设施。

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知识援助、文化服务和人文关怀,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1] 杜琳.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城乡统筹建设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113-116.

[2] 隆有庆,杨兰.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6):151-154.

[3] 闫真.大学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系统思考[J].晋图学刊,2007(6):53-55.

[4] 王小雄,郑瑜.面向农村的信息素质教育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66-168.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图书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