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生力军

2013-08-15

图书馆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图书馆活动学校

崔 芳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作为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的重要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素有辅导读者阅读的传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和经验。在利益驱动乱象日益突出的当前, 图书馆如何秉承其公益育人的优良传统,加强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为新时期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少儿课外阅读状况

根据上海市少年报社联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以及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分别开展的两次调查,97.5%的少年儿童表示“喜欢阅读课外书”,而且高达91.5%的孩子是出于“个人兴趣”而阅读,只有极少数是为了“完成作业”;51.95%的被调查者表示“每天都看课外书”;小学生的阅读媒介依次为书籍、报纸和期刊,中学生则为期刊、书籍和报纸;少儿最喜欢的课外书内容依次为侦探、 科幻、动漫、童话、文学、历史、艺术、科普、传记、军事、体育、教辅等,尤其偏爱动漫作品;少儿获得书籍的途径依次为:书店购买,向图书馆借,向学校借,向同学借,网上浏览。 调查还显示,少儿家里普遍订阅报刊,七八成的少儿可在家看电视、用电脑,有手机的中、小学生分别占57%和34.9%,拥有26本以上课外书的中、 小学生分别为46.4%和55.6%。

但是, 少儿课外阅读方面也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少儿普遍反映没有很多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更不用说花心思去阅读需要较多功夫和精力的经典名著了;不少少儿提到,自己存在“不会选择书”“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看不懂的时候不知道问谁”的困难,可见成人在少儿阅读推广辅导方面存在缺位情况;超过1/3 的少儿反映图书的价格让他们难以承受。

2 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现状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对他们实施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职责, 健康的阅读推广是维护中小学这方净土的纯洁性之所需。

随着近几年以曹文轩、金波、杨红樱、黄蓓佳、秦文君、张之路、沈石溪等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一大批好作品,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为代表的少儿出版机构进入了事业的繁荣期, 我国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也日益活跃、热闹起来:除历来从事少年儿童阅读辅导工作的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成立少儿服务部门并广泛开展多种阅读推广活动外, 一个个出版单位、推广机构、民间组织、推广人进入阅读推广领域,一位位作家、书商走进校园,一份份推荐书单送到班主任手中; 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重视全民阅读活动, 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六一儿童节都要向全国少儿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蓝袋鼠亲子网、《绿孩子》杂志、“亲近母语”等民间组织活动以及半官方的 “公益小书房” 网上线下开展各种活动;学校也开展了许多相应的活动,孩子们欣喜地与各种优秀图书亲密接触。

然而遗憾的是,在阅读推广的繁荣景象中,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越来越突显: 几乎各种推广机构、每份书单推荐的图书都不相同,几乎每个出版社、每位作家推销的都是自己的书。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利益驱动在作怪。 有人针对阅读推广中的这种商业化气息、功利性色彩得出结论:这是一种乱象,表明阅读推广进入了浮躁期。 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则呼吁,少儿阅读推广需要理性的秩序、科学的规划, 那种单纯追逐经济利益的做法不仅败坏了阅读推广的名声,而且损害了少儿读者的权益,必须把潜藏于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功利泡沫挤压掉。

3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独特优势

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家长、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加以解决。 在这个社会网络中,图书馆具有独特的优势。

3.1 公益机构的优势

作为社会性阅读推广机构之一, 图书馆尤其是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 正如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在《美国公共图书馆之精神》一文中所说:“公共图书馆者——直接之教育机关, 而与学校相辅相成者也……然则图书馆教育,苟善用之,其影响于社会于人生者,且甚于学校。 而学校中所培养训练之成绩,转将赖图书馆教育之维持而不坠,则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有时竟过于学校也。 ”图书馆实现其价值“有时竟过于学校”的手段之一就是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是公益事业,并且从2012 年起,实施免费开放。 公共图书馆奉行“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的办馆理念,践行馆藏建设、资源布局、读者服务、行政管理等“一切活动”均体现以读者为本,“一切读者”均能自由平等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产品和服务。 这就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当前阅读推广中的商业气息或利益驱动彻底划清了界线。

卡西尔说:“在宁静的图书馆里, 翻书声在沙沙作响——这是我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 ”浓厚的读书学习气氛,完全免费的读者服务,少年儿童在图书馆里借阅、上网,接受馆员指导、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而不用担心“被人忽悠”“挨人宰”。 这是图书馆发挥推广职能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之一。

3.2 阅读推广资源的优势

馆舍、藏书、馆员等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基础, 在这方面也比一般的推广机构和推广人更有优势。

图书馆的馆舍普遍宽敞明亮, 适合少儿读者读书学习,还有条件组织读一本好书、讲故事、与作家见面、知识竞赛等各种阅读活动。 图书馆向来以“书林学海”著称,任何稍具规模的现代图书馆都拥有令历史上“学富五车”的先贤学子叹为观止的丰富馆藏,这是其他社会机构难以望其项背的。美国著名学者杜威1876 年便指出:图书馆是一所学校,图书馆馆员是广义的教师。 因此,一位称职的少儿馆员都能一身而二任:既是理想的勤务员,照顾好孩子们,又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图书馆。

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日新月异, 不仅可供利用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多彩, 而且馆里的网吧都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网吧”。 图书馆还拥有一般阅读推广机构不具备的推广平台, 如经常举办各种公益讲座、展览的讲坛等交流平台。

3.3 阅读推广传统的优势

在长期的读者服务工作中, 图书馆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形成了一整套阅读推广机制,集中表现在营造阅读环境、组织阅读活动、加强阅读指导等方面。

例如,少儿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家庭和图书馆,而这三处的阅读活动各有特点。 图书馆的阅读具有综合性,阅读伙伴有可能天天不同,并且有更强的自主性,需要更强的自制力,为此,图书馆重视为孩子们营造阅读环境。 阅览室的装修、阅览桌椅的选择与布置、 书籍品种和内容上的丰富等等对少年儿童有吸引力,符合其心理、生理,属于物理环境建设;配备熟悉少儿教育、对孩子有亲和力、具备小读者教育背景的馆员,有意识地培养有利于学习、合作的意识、潜规则和管理制度,着力培育阅读文化等, 则是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努力。

4 图书馆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图书馆拥有其他推广机构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这就决定了它可以在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4.1 吸引孩子,发展读者

图书馆的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应从吸引少年儿童进入图书馆开始。 让少年儿童尽可能早地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就有可能使其更早养成阅读习惯,使阅读推广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益。 少年儿童第一次进入图书馆的动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带领孩子到图书馆来。 这种情况既包括家长自己要来图书馆而顺便把孩子领进图书馆, 也包括家长有意识地将孩子带到图书馆来, 让其了解、熟悉、热爱图书馆。 二是学校教师要求学生上图书馆查资料完成作业,他们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性明确。三是听同学或其他人介绍来到图书馆。 图书馆可从这三方面入手影响少年儿童, 使更多的未来读者及早认识图书馆,进入图书馆,了解图书馆。

为此,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孩子、发展读者。 首先,可举办家长论坛,让教育孩子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帮助更多的家长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吸引更多的家长及其子女进入图书馆。 其次,可与幼儿园、小学、中学合作,到学校举办讲座、报告会,向学生介绍图书馆;可让教师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利用图书馆完成某些作业; 可组织少年儿童利用课余参观游览图书馆, 增进对图书馆的了解。 最后,做好现有少儿读者的工作,鼓励他们带同学到图书馆来。 前文的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中只有52.6%是从图书馆借阅的,而喜欢去图书馆阅读的少年儿童高达79.7%。 分析这两个数据不难得知, 要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帮助少年儿童阅读中的作用, 图书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2 多措并举,培养习惯

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是否有效, 要看图书馆能在多大程度上让少儿实现从偶尔进图书馆到经常进图书馆,再到终身利用图书馆的转变。 其中的关键在于激发少儿的阅读欲望, 进而使他们养成阅读习惯,使他们想阅读、能阅读、善阅读,真正使图书馆成为少儿阅读的“娱乐场”。 因此,根据少儿阅读推广的需要, 图书馆要把培养少儿的阅读习惯作为阅读推广的目标。 具体举措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实现推广理念的科学化、少儿化,阅读媒介的现代化、多元化。 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或读书指导,必须适应新世纪人本思想回归、个性化意识凸显的发展趋势, 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个性化阅读的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阅读媒介上,要注意当前网络使用已很普及、印刷媒介仍为首选的现实情况,采用书报刊、网络、视听一块上的策略,以激发少儿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书的效果。

其次,要尽可能多地组织阅读活动。 一是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有两个目的:可让少儿能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 减少阅读难度, 增强阅读自信, 还可使其通过自身阅读等级的提高看到自身的进步,获得阅读成就感(类似少儿玩游戏闯关)。二是实践阅读内容,帮助少儿提高阅读效益,感受到阅读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这类活动可包括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 解难题比赛等等。 如江西省图书馆借助“兰兰姐姐故事会”“一日图书管理员”“到馆参观日”“祖国颂”少儿征文、“我读书、我收获”百字书评等平台,2000~2009 年举办系列活动600 多场次,参与小读者达8 万余人次,有力地吸引了少年儿童, 壮大了读者队伍。 这些有吸引力的阅读活动,可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其重复阅读行为,体验阅读的成就,使阅读行为能长期持续。 不少少儿反映,自己进入图书馆阅览室就像到了游乐场一样兴奋和快乐。

最后,要加强阅读指导。 相比学校教师,图书馆员实施阅读指导的不利因素是对读者不熟悉,对阅读内容不熟悉, 这就意味着其工作难度大得多。 但是,图书馆阅读指导的任务性、刚性要求不强,这又给图书馆的阅读指导留下了发挥的空间。根据上述特点, 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熟悉小读者。小读者的姓名、年龄,就读学校和年级,到图书馆来的目的,是单独来还是陪父母或与同学一起来等等, 这些均在熟悉之列。 在此基础上可建立小读者档案,以便今后提供准确的服务。 二是帮助小读者熟悉图书馆的环境和有关规定,消除其陌生感;介绍他们认识其他读者,使他们尽快融入读者群中。 三是将小读者个人的需求与图书馆活动结合起来,认真、耐心地向小读者宣传、推荐本馆开展的阅读活动,让小读者积极参加到这些阅读活动中。 特别是对纯娱乐性、休闲型的小读者, 更应设法把他们的阅读行为引导到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中来。四是分级指导。根据小读者就读的年段以及阅读基础, 指导其阅读合适的读物,并为他们释疑解惑,克服阅读困难。 五要加强对小读者科普知识阅读的指导。 目前由于升学导向的影响, 学校教育更多地集中在语文和数学上,科普知识的教育比较薄弱,图书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指导小读者的科普阅读。

4.3 巧借外力,放大效果

从理论上讲, 无论是家长、 老师还是社会各界,都有支持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愿望,但实际上又有许多因素在影响、 制约着少年儿童的阅读活动。 图书馆在做阅读推广工作时, 与相关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以及推广机构、推广人搞好协作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协作得好,不仅有利于做好自身的推广工作,而且能发挥整体效益,有力地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能力的增强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例如, 为了解决 “究竟该向孩子们推荐哪些书”的问题,能否把权威机构认可、专家推荐、社会舆论支持、教师孩子喜欢等作为童书标准,就有待与各方面商讨。 针对书单繁多、无所适从的情况,需要请各方面专家进行科学论证, 拿出一份核心书单, 并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发展水平作适当调整。

又如,在出版部门开展读书评选活动时,图书馆可主动与其配合, 争取承担其中的一部分阅读活动组织工作。

再如,在开展各种读书技能比赛活动时,如果能和教育局、学校等有关机构合作,并把比赛结果通知学校、家长,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只要从吸引少儿进入图书馆入手,广泛采取各种措施并与外部力量搞好合作, 围绕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下工夫, 图书馆就能在少儿阅读推广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并为今天的小读者在社会化和整个人生过程中终身乐读不疲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孙卫卫,宋文婧.阅读推广:乱象中如何前行[N].文艺报,2010-11-15(4).

[2] 林频.上海少年儿童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5-47.

[3] 何敏.关于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3):141.

[4] 周建文,程春焱.江西省图书馆馆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5] 陈元勋.引领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7(8):20-21.

[6] 陈元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指导[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7):58.

猜你喜欢

图书馆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图书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去图书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