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纸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2013-08-15王春华

天津造纸 2013年3期
关键词:蔗渣竹材原料

王春华

(杭州市永佳纸业有限公司,杭州 ,310022)

对于传统的造纸行业来说,污染排放量大,高耗能是其主要特点,这个行业一直被列为高污染的行业,其在制造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浓度非常高。造纸行业一直是我国节能减排项目,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全国开展造纸行业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逐渐拉开了我国制浆造纸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序幕。各个省市要严格根据国家造纸行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调整,要求相关制浆造纸行业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深度达标治理。

1 造纸行业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1.1 以蔗渣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蔗渣为主要原料进行纸浆的生产一般是在制糖工业中延伸出来的一个产业,在各个省市一般都有分布。这种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势和其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蔗渣这个本身的原料来说,是从属于甘蔗制造糖分的副产品,在过去,一般在生产糖分的时候,出来的这种蔗渣副产品都是作为燃料烧掉的。在具有糖分生产优势的地区,原料的来源比较丰富,生产价格相对比较低廉,制糖与造纸结合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据估计,每吨一半水分的蔗渣,发热量约为4.4×1010焦耳,而每吨原煤的发热量为8.8×1010焦耳,即只需1t原煤就可顶出2t蔗渣,2007年前,企业制造一吨的蔗渣一般的利润点基本是在1000元左右。就最近几年,虽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已大幅下滑,但是总的来看,还是十分可观的。其次,蔗渣原料可以运用最常规的碱法或硫酸盐法制造化学浆,易煮易漂,纸浆性能良好,而且蒸煮与漂白的化学品用量也比木材少得多。再次,蔗渣的含硅量与木材相比,要比木材高出很多,但是与草浆原料相比,又低出许多。

1.2 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

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的产业优势以及相关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种模式一般集中在竹材的来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通常情况下,竹材的生长期不长,一次栽种的竹子能够连续几年使用,基本是3年就可能间伐,每年每亩的产量一般是1~2吨,如果进行了选种优育,年产量甚至可达到3~4吨。制造1吨纸大约需要使用4吨左右的新鲜竹子,这是竹材相比其他材质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再次,最适宜做造纸材料的是针叶木,其纤维含量高,细长,还相对比较结实,就竹材的纤维含量来说,也是与针叶木相近的。从竹材中提取出来的原料基本接近从针叶木提取出来的原料,这是除去木材造纸之外的一个重要的造纸材料,比较适合制造一些高档的制品。再次,竹浆可以单独与木浆以及蔗浆等进行合理的配比,这样才能生产出质量优良,价格不高的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纸工艺也在不断的进步,连续蒸煮技术在逐渐的成熟,无污染漂白技术也在发展,这样能有效解决造纸中的纤维质量不高的技术难题。

1.3 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

就目前的市场状况来说,国际上一些高档纸质的制造来源主要是一些木浆类的造纸,在世界中使用的纸板产量,95%左右都是利用木材纤维进行造纸。由于我国传统造纸行业技术的落后,加上造纸原料配比的不合理,造成了我国纸质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在不断的加大,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国际造纸产业对我国造纸产业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木浆造纸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造纸行业主要的扶持对象。这种模式的发展优势及其主要的特点表现在:首先,随着植树造林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已经普遍能接受种树来致富的理念,这样就能增加木材的铺盖面积,为木浆造纸提供原料上的保证。其次,随着造纸资源供应的短缺,环保压力也在一步步的增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了生产企业连续化、产业化和工业化的大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中国纸业”循环经济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废纸回收为主要原料的产业发展模式。

2 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我国造纸行业扩张速度过快,造成产能过剩

造纸企业在使用蔗渣原料方面,其扩张的速度过快,已经成为一个事实。根据调查显示,以我国南方某个城市为例,从2006年的产能不到14万吨,到2010年的每年36万吨,这样的状况就造成了蔗渣的原料相对比较紧张,价格也在一步步的上涨,一部分企业都处于原料供应不足的状态。这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不利于造纸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2 分散的小企业监管比较困难

我国在造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小型造纸企业较多,形成了小造纸群产业。这样就造成了其他监管方面的困难。在国家的大力整顿下,虽然已经减少了一部分企业的投产,迫使他们整改和关闭,基本达到了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但是,这样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处于小而且零散的状态。造纸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一些企业主的环保观念有待增强,环保设施运用不到位,经常性地发生故障。在一些县区里,监管机构的人数有限,但是需要监管的企业却非常多,这就造成了监管不到位的现象。人员少对小而散的小造纸群企业难以监管到位,环保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个别企业仍保有“逃得掉就逃,逃不掉就受罚”的侥幸心里。

2.3 造纸行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

国家对造纸行业的产业政策是逐步实现选择木材和废纸作为基本原料,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森林资源是有限的,造纸行业如全靠收购周边的木材来保证原料的供应。这些原料都是砍伐一些林地,如果这些林地在相应长的时间内不能得到恢复,就可能造成周边的森林覆盖率下降,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这些生态问题也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3 我国造纸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3.1 实施林纸浆一体化循环发展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造纸经验就是走林纸浆一体化循环发展的道路,这也是我国的产业政策所鼓励发展的项目所走之路。所谓林纸浆一体化循环发展,就是在市场机制的促使下,把以前的林、浆、纸这三个环节进行整合,造纸的企业除了担负着造纸的任务,还要担负着造林的责任,让这些企业自己去解决林业问题,形成新型产业格局,这个格局主要是用纸养林,用林促纸,这样才能保证造纸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造纸行业与造林行业的关联性比较强,需要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促进。长时间以来,造纸行业与造林行业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产业间没有很好的有机结合,造纸行业的发展受到造林行业的制约,造林业也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木材的供应量受到限制,难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以造纸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把资本和利益作为发展的纽带,把原来分离的环节进行整合。让造纸产业负担造林的任务,从而使自己解决原料问题。不断发展生态造纸产业,把造纸浆产业与林业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国家相关部门要进行政策上的扶持,鼓励相关人员进行林业基地建设。实施新型林业发展之路,保证生态建设,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提升林业品种的供给能力,最大化地满足经济发展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

3.2 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如上所述,小型造纸产业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粗放经营的基础上,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的设备也比较陈旧,一些废旧的造纸企业屡次治理无效,还在运转。其中一些企业存在偷排污水和污泥的现象,他们现有的检测仪器还没有与环保部门之间联网,处于散漫的状态。所以,要解决这些小型造纸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抓住其深层次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进行预防,不断的推行清洁生产,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的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要抑制过快增长的态势,制定可行的措施,保证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造纸企业的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齐头并进

从一个行业的内部来看,这个企业的制度创新与其管理方面的创新都非常重要。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一样重要的。很多造纸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也就这几年的时间。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也就这几年的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把我国的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加入到国际市场的大海中,这样对企业是一种挑战。对于传统造纸产业来说,对于企业制度和管理,的确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3.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耗、水耗和环保成为硬指标,对造纸行业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它将引导我国造纸工业走向成熟。而开展污水治理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工作一直是我国造纸产业发展过程中相生相伴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逐渐重视污染的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大幅度增加产量的时候,控制污水的排放量,污染的负荷在不断的下降。但是,就这样与国外的一些先进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的造纸产业要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集中治理一些污染程度较高的企业,通过政策方面的引导,制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整治那些污染程度较高的小型造纸企业。走循环经济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造纸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并且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综上所述,由于造纸产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要加大企业的治理力度,实施林纸浆一体化生产循环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在线监控联网平台以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这样才能保证造纸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1]万金泉,马邕文.废纸造纸及其污染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毛应淮,刘定慧.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执法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曹震雷.推动造纸行业的创新,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J].行业热点.焦点聚焦.2011.

[4]陶丽红,张济锋.南宁市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

猜你喜欢

蔗渣竹材原料
SiO2气凝胶纳米颗粒浸渍改性对竹材性能的影响
耐老化处理对毛竹竹材颜色变化的影响
蔗渣锅炉烟气双达标治理的实践
两性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氮、磷富营养因子的吸附效果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三)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一)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基于桐油热处理的竹材理化性质研究
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