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实践群众路线的迫切要求

2013-08-15刘海琴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公务员调研群众

刘海琴 李 娟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在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不久,又相继作出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举措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待。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央倡导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有效地推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这对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公务员调查研究,是指公务员在政府工作的要求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进而科学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公务员在调查研究活动中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被称为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直接关乎到调查研究的成效。在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调查研究工作是一个关键的基础环节,离开调查研究政府决策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因此,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能力基础,是做好一名称职公务员的基本功,是公务员整体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时期公务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一)传承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是保证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基础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依靠调查研究,我们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开创了各方面工作新局面,可以说调查研究与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异曲同工,是党永立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回顾党的历史,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在工作中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搞调研。毛泽东早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提供了理论支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以及“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大问题”等一系列光辉论断,正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对调查研究工作作出的高度概括,他们的调研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调查研究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一条重要途经,是集民智纳民意、实施民主决策、推进事业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手段,是融洽党群关系的一大法宝。当前,面对快速发展的世情、国情,面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真真假假的网络舆情,党和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找准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的对策,才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调查研究有助于准确判断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融洽的党群关系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人民利益至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为准则,并在实践中模范地践行群众路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和群众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密切的鱼水关系,依靠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形势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党群关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脱离群众的危险正在威胁着党的执政地位,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由于受错误的政绩观和群众观的影响,一些党的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不良的思想作风,如唯上是从、心浮气躁、贪污腐化、喜欢做表面文章、追求形象工程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面对转型时期社会日益凸显的矛盾,各级公务员唯有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准确把脉社会问题,才能找到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症结所在,进而为困难想办法、为矛盾找出路、为问题找对策、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三)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调查研究工作虽然是政府机关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但在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党的宗旨在社会活动中的反映,决定着政府的行政能力、管理水平、效能作风,是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当前党和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关系到党能否肩负起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继往开来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时代课题,调查研究至关重要,调查研究架起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各级政府公务员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广大公务员可以在调查研究中深入了解当代社情,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在同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中培养和形成正确的“群众观”、“政绩观”,树立起党和政府实事求是、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实践告诉我们,对待调查研究的态度就是对待群众的态度。它影响着调查者能力的发挥,决定着政府工作推动的力度。只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才能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取信于民、施惠于民、造福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和拥护。

二、当前公务员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是好的,综合素质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公务员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为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社会现象更加纷繁复杂。如当前一些公务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沉溺于看文件、听汇报,真正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难以准确把握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与群众的关系,很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的方针路线的贯彻执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调查研究认识不端正。有些公务员认为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事,自己人微言轻调研也没用;上级没有安排调研,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对调查缺乏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有的强调工作任务紧没时间调研,甚至还认为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这么多,足不出户便可知道相关信息,根本没必要调研,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导致一部分公务员对待调查研究工作重视不够、消极应付。

二是调查研究作风不扎实。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了有些公务员在调查研究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存在着唯上是从的心理,形成了“只向上看、不向下看”的思维习惯,对本地的情况不了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不知晓,即使按照上级要求去调研,也只是从上级机关跑到下级机关,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群众意见大、矛盾突出的地方去搞调研。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常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走事先安排好的线路,看一些“盆景”式的典型,见一些事先经过“演练”的工作人员。这种作风不仅对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调查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政府机关公务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群众,收集大量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给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但由于有些公务员或在思想上对调查研究认识不够,或政治思想理论功底不深,或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缺乏,或撰写调查报告的本领不强,抓不住矛盾的关键,造成调查研究成果不大、质量不高,所提的对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实际工作难以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对新时期公务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公务员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自觉性

思想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思想起着“先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调查者的心态,支配着调查者的行为。当前,针对调查研究工作中反映出来的思想重视不够的问题,要借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之风。通过学习党的优良传统,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认清当前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责任感与紧迫感,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践行群众路线做好调查研究的自觉性,使广大公务员变过去的被动调研为主动调研,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做到“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确保调查工作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公务员调查研究的实效性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矛盾的过程,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优良传统。要想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能看到事情的真相、听到真话、摸到真情、找到问题的“牛鼻子”,是公务员在调查研究工作中需要反复打磨的一项基本功。为此,在调查研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在调查研究中求真求实,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能借助网络信息闭门造车,更不能在机关听听汇报,带回相关材料,而是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在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呼声,汲取群众智慧,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第二,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提倡务实的工作作风,形式主义的现象是作风不实,其实质是党性不纯,必然会败坏党风政风,降低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坚持抓工作与求实效相统一,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扎扎实实做好一切工作,绝不搞面子工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好评。第三,要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如果调研中仅是听听工作汇报,找几个相关人员座谈,到几个选好的调研点现场查看,必然会导致调研信息闭塞,了解到的情况和获取的信息有限,浮在面上的东西多,能揭示内在本质的东西少,难以获取工作或事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因此,要不断创新调研方式方法,在积极探索问卷调研、抽样调查、实地考察、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传统形式的同时,充分运用媒体网络、接受电话访谈等现代科技手段,注重点面结合、优劣结合、明察暗访、上下联动,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调查研究,真正获取全面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并善于选择调查研究的主题,准确把握调研的时机,为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奠定好基础。

(三)提高公务员的学习能力,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调查研究永远没有终点,这是广大公务员面临的一项永恒的课题。因此,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无数实践证明,渊博的知识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拓宽知识面,开阔思维视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解决公务员队伍“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就是最好的利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在实践中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吸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古人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在调查研究中,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只有通过实践锻炼,才能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猜你喜欢

公务员调研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篮球公务员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