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应届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2013-08-15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杭州大学生

张 未 高 佳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53

浙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作为其省会城市的杭州,其经济发展速度同样处于国内领先城市的行列。2012年4月,杭州人均GDP已突破8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临界水平。[1]杭州本身特有的人文传统、经济特色和地理优势使其经济发展有了其独特的优势,而充足的高素质人才供给则是杭州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其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使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趋之若鹜,更加吸引了大批省外毕业生,包括大量国内尖端领域的博士甚至海归人员。这些优质人才的大量涌入给杭州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杭州市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虽然如此,杭州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不仅是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更有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本文通过对杭州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新形势下杭州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形式,从而使问卷结果相对客观真实。我小组调查人员将300份《杭城高校大学生就业需求情况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杭城各大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共回收262份问卷,回收率为87.3%,其中250份有效。

2 调查内容

以在杭近30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例,对其学历背景、考证现象、就业形势、就业期望、应聘筹码、创业探索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3 调查结果

3.1 学历背景

参与调查的对象当中82.35%为大学本科学生,1.96%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在这些人当中,75%的学生成绩在平均成绩上下五分波动,只有不到6%的学生成绩不合格,说明学校和学生重视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大学时期的知识。超过70%的学生认为将来的择业方向要与现所学专业对口,这说明大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大致的规划,有利于日后顺利找到理想工作。但这种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就业的选择,产业整合增加了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要求其具有不止一种的专业知识。调查发现确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第二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选择了读取第二专业,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是希望能够拓宽就业面。

3.2 证现象

考证热已经不是大学生就业的新话题了,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也明确地显示出来,考证热现象依然存在。近100%的大学生有过考证经历,其中86.27的人认为考取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对其职业应聘有所帮助,是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一种证明,只是因证书权威度和工作岗位的不同对就业帮助的程度不同而已。

3.3 就业形势

调查发现78.3%在杭高校大学生都计划留杭工作,其中68.63%的学生仍然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只有15.69%认为目前国内就业形势良好。可见目前的就业形势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学生对日后就业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业信心欠缺,这也是造成企业招聘情况与就业现状存在一定差距的因素之一。

3.4 就业期望

在就业初期期望的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都将自己毕业后一年内的薪资水平定位在3000~5000元之间,且要求所在企业的工作环境良好。就业期望值过高是目前杭州高校毕业生存在的普遍现象。

3.5 应聘筹码

大学不仅是学生对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的阶段,也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转变的阶段。大学校园内有多样化的大大小小活动,不论是学校、班级还是一些协会组织都给予了每一位同学积极参与、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这对日后的职业工作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相对其他活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帮助下,能及时纠正实践中的错误,找到高效完成工作的方法。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中有79.5%表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

调查发现还是有将近23.53%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在校内担任过任何职务,也没有想参与这样的一些活动。84.31%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外兼职,而且在他们看来通过兼职的方式既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可以帮助学习一些专业技能,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拓宽自身的交际面。

3.6 对创业的探索

创业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极其艰苦的持久战,同时如果创业之路走向正轨的话,不但能够摆脱永久为别人打工的命运还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所以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4.51%的人想过要自己创业,可是仅有9.8%的同学已付诸实践,正走在创业的道路上。剩余的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处于空想阶段或已经打算放弃。与此同时,这些想过要创业的同学们几乎都认为有过创业经历将会对以后就业有帮助。

在被调查者在被问及企业对求职者要求怎样的素质能力时,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给出一些答案,但都是极小的某一方面,很少人能够给出较为宽泛、全面的答案,确切地说,单凭着我们具备我们认为应该具备的那极少的有关能力是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总的说来,大多数大学生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相对满意的工作,会将自己的大学课余生活积极投入与校园活动、兼职、考证、创业等中去,目的都只是希望能为应聘加分,却很少人真正去想过自己真正适合的有哪些,大多数只是人云亦云或是只停留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中。企业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具备基本的素质技能,就像被调查者所说的专业知识、团队合作意识、学习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积极勤恳的态度等等,虽然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所要求员工具备的相关素质也有所差别,但是大多数要求都是近乎一致。

4 问题与建议

4.1 问题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大学生对于考证过于热衷。

(2)大学生的生活过于安逸,处在校园里的学生远不知社会上的辛酸,急功近利。

(3)学生的综合知识有所欠缺,对于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不够,社交能力有待提高。

(4)创新能力不足、墨守成规是大多数学生的特点之一。

4.2 建议

根据近年来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企业单位的用人情况调查分析,表明现代化企业对就业者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表现在要有较高的现代化科技技能及较强的现代科技知识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体现个人特长:

(1)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先进科技的躯干,是知识结构的根基。当今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从业者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 毕业生就业后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

(2)博采精深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没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就不能成为科技人才。有知方有识,因此科技人才绝非靠经验, 而在于学习实践和掌握现代化广博的专业知识。就是要求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素质和能力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取得成果的现实中表现出来的。要使科学技术知识不至于仅仅停留在观念形态的理论上,要实现掌握科学技术的根本目的,就必须把它能动地用到实践中去,在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它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每一项工作除了能展示自身的道德素质,例如态度是否端正,能否坚持到底,诚信建设是否完善等。

5 综合分析

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存在着数量增加快而质量提高慢、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存在着人才需求的变化周期快、过分追求高学历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问题[3]。1999年起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到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60万上升到了915万。[4]高校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促进了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由于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教育质量大幅下滑,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加大了高学历人员的就业压力,造成浪费资源和效率低下。此外,不能将高校教育与就业简单的等同起来,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自身的健康成长,完成从简单生命个体到社会一份子的转化,教会人们什么是幸福,如何去最求幸福,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将学生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才。

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看,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时效上存在一定的矛盾。社会经济发展中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快速性使得人才需求存在即时性和一定的盲目性。而高校人才培养是有一定周期和计划的,高校不可能及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及用人单位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工作中对人员的知识结构结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长期发展进行调整,这样更有效及时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部分学生和企业过度重视高学历而不关注综合能力,部分学生还存在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拿铁饭碗的观念,造成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这种不对称现象,是就业难现状的组成部分之一。

[1]杭州市人均GDP已达到中上等国家和富裕国家临界水平.http://z.hangzhou.com.cn/content/2012-04/10/content_4143834.htm

[2]庄文举.关于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对策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7-72

[3]方华,戚明君,吴一桥.经济转型期浙江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优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5

[4]李明,熊晓熙.人才需求与高校专业建设的研究文献评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33-40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杭州大学生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