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2013-08-15李义华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危重呼吸衰竭科室

李义华

我院干保科为集治疗与保健为一体的科室,患者多为高龄离休干部,生活自理能力差,但病情相对稳定,患者家属期望值较高,当患者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或病情危重时,就需要转往其他专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护理风险,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危重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有比正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作者在干保科工作6年,转往重症监护室等其他专科数十人,因病情变化出现死亡2人,其中1例产生纠纷,家属不满意2例。其他患者通过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安全管理,将患者安全护送到目的地,患者及家属满意未出现纠纷,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06年9月份至2007年9月份转科的20例老年危重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呼吸衰竭15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平均年龄80.5岁。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份转科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呼吸衰竭30例,主动脉夹层3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肠穿孔2例,平均年龄7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为2007年10月以前按常规方法护送,由1名护士和护工护送,未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观察组为采取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2.1 建立强有压力的院内转运风险防范制度:老年患者病情危重时往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再加上高龄老人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在转运的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死亡,因此,要制定有效地院内转运风险防范制度,将老年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模式化[2],规范各项操作流程,杜绝各种意外的发生。

1.2.2 提高护理人员转运老年患者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责任心,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进行考核以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高度重视老年危重患者的转运工作,强化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医疗事故[3]。

1.2.3 评估患者转运过程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做好转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①做好转科前的沟通工作,老年患者子女众多,有些家庭关系复杂,转科前要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家属的同意与配合,同时与重症监护室或其他对方科室沟通介绍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需要的仪器、护理用具等,请对方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②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护士在转送患者前准确的综合评估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基础[4],根据患者病情,准备途中所需抢救的药物、仪器及相关设备,对于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转科前要遵医嘱予气管插管吸尽气道的痰液,防止转科途中痰液堵塞。途中备好尼可刹米、络贝林、纳洛酮等抢救药品,对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为预防心跳骤停,可将准备的肾上腺素、阿托品用注射器抽吸好,放入治疗盘中,以便在途中节约抢救的时间。③转科途中工具的准备,检查平车是否完好,微量泵、监护仪蓄电池充足,对于需持续吸氧如急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的患者,缺氧易引起心衰加重,积极纠正缺氧是治疗关键[5],因氧气枕流量不能监测,压力不足,可准备一个便携式氧气瓶以便于持续供氧,途中患者出现缺氧时可随时加大氧流量,以便于抢救,备好简易呼吸,球囊、面罩及给氧管道各配件齐全。④放空各种引流带内引流液,如尿袋,胸腹腔引流袋等。

1.2.4 转科途中的护理:老年危重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转科时,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体质虚弱,转运时不仅要防止病情恶化,还要防止道路颠簸或过床时患者骨折、受凉等情况,护理尤为重要。同时离休老干部的家属往往期望值高于现实,负责转科的护士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转运途中有管床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至少3人陪同,平车竖起床栏,最好以整床转运,陪同护士要站在患者的头侧,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表情,妥善固定好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仪器,防止碰伤患者。保持安全合适的转运体位,途中勿使患者头、手、足露于车外,防止意外伤害。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应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呕吐引起窒息,呼吸衰竭的患者要观察呼吸,遇道路颠簸时要用担架抬起,防止患者被颠簸后痰液堵塞气管,严格防止输液针肿胀,防止输液管、氧气管、尿管、气管插管、腹腔引流管脱落,同时老年患者要注意路途中保暖、遮阳、挡风,转运中尽可能避免剧烈震荡,保持头在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高位。

1.2.5 与对方科室做好交接工作:到达目的地后,与接受部门交接,护送人员与病区医务人员一起将患者搬运到病床,做好吸氧、监护、理顺管道,监测生命体征等工作后详细交接班,必要时要与接受科室共同抢救患者待情况稳定后,填好转科交接卡并请接受科室确认后签名离开。

2.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出现纠纷1例,家属不满意2例,观察组无1例家属不满意和纠纷。

3.讨论

做好我院干保科老年危重患者的转科工作是做好离休老干部治疗与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必须加强重视的环节,医护人员在转科过程当中如果执行不当,不仅影响治疗与抢救,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影响护患关系,产生法律纠纷。因此,应落实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的精心护理与监护,保证患者安全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做好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不但从一个侧面体现医疗护理质量,而且也是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安全目标之一[6]。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并经过培训与学习。本研究提示,转运老年危重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而是一个治疗监护过程,只有充分的评估转科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转科工作,杜绝医疗纠纷。

1 金立芳.颅脑损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4,(6).

2 郑再英.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模式花护理期刊论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6.

3 李素娥.急症转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2,(4).

4 李绮慈.院内患者转运的安全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0,10(4):36-37.

5 安庆斌,师随平,杜成林.现代院前急救[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305.

6 陆启琳,朱玉霞.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构建安全护理系统[J].全科护理,2009,7(11A):2885 -2886.

猜你喜欢

危重呼吸衰竭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