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延伸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以襄阳市图书馆建立“流动图书站”为例

2013-08-15彭晓梅

科技视界 2013年36期
关键词:市图书馆襄阳流动

彭晓梅

(襄阳市图书馆,湖北 襄阳 441021)

0 前言

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举措,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创新了许多方式方法,湖北省襄阳市图书馆在延伸服务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依托,以政府投入为支撑,以企业赞助为手段,以汽车图书馆为载体,以基层单位为阵地,开展“图书流动站”服务,推动了“文化襄阳”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 “四位一体”合力创建“流动图书站”

襄阳市地处鄂西北,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共辖有三县三市三城区。其中城市面积1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0万。2009年以来,襄阳市图书馆在开展延伸服务活动中,根据襄阳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和广大群众阅读欲望越来越强烈的现实情况,决定采用四位一体方式,创建“流动图书站”服务模式,把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机关、学校、军营、企业和城市社区,进一步增强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四位一体”之一,政府是投资主体,负责提供经费支持。创建“流动图书站”需要经费支撑,政府责无旁贷。“四位一体”之二,图书馆是责任主体,负责提供文献资源和技术管理。近年来,襄阳市图书馆每年投入 “流动图书站”文献在10万册以上,每年投入专业技术人员在300人次以上,为“流动图书站”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文献资源和专业技术保障。

“四位一体”之三,企业是参与方,负责赞助购置流动图书车。2009年2月,由湖北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赞助,给襄阳市图书馆购买了一辆价值18万元的中型客车,改装成可一次装载5000册图书的流动图书车。2009年3月,由湖北天工有限责任公司赞助给襄阳市图书馆一辆价值15万元的小型汽车,改装成图书配送车相继投入运行,为“流动图书站”正常运行提供了交通运输保障。

“四位一体”之四,基层单位是受益方,负责提供图书室和其它设备,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军营或城区社区提供图书室,配置书架、阅览桌椅和其它设备,为“流动图书站”正常运行提供了阵地保障。

2 “三式”结合广泛开展“流动图书站”服务

“流动图书站”的管理主体是图书馆,运行模式坚持“三式”结合,即采取“驿站式”、“点单式”和“配送式”三种运行模式,并根据图书室的不同情况进行三式“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1 采用“驿站式”服务方式

针对襄阳城区面大点多的布局特点和市民工作、生活、居住相对较为集中的情况,在市区建立了40个流动图书车停靠点。这些站点人户居住相对集中、人流量较大,包含有5个机关单位、6家企业、5所学校、5所军营、12个社区、5个广场、2个集镇。具体运作是仿照公交车运行停靠模式,定时到停靠点为读者实行图书借还和咨询服务。对停靠点读者借阅图书采取“一卡通”服务,即在流动图书车上办理的图书借阅证与在图书馆内窗口办理的借阅证一样互通互用。“驿站式”服务方式,极大地方便了较远单位和边远区域读者借书还书。

2.2 采用“点单式”服务方式

即在定点以外的地方,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或者读者的需求特点,随时上门服务。“点单式”服务又根据读者的需求特点细化为“你看戏,你点播”、“你点题,我讲座”、“你读书,我买单”、“你点单,我配送”等灵活的服务方式。活动中,还随车发放读者问卷调查表、“汉江讲坛”讲座预告、“书香溢襄阳”推荐书目、市图书馆便民服务措施等使读者与图书馆形成良性互动,让流动图书车成为流动的图书馆、流动的舞台和流动的讲坛,成为广大群众身边的书房和影院。几年来,先后为襄阳市“两会”、高新技术开发区、市四中、襄南监狱、航宇救生装备公司、湖北天工集团、市武警一支队、南漳县武安镇雷家营村、谷城县石花镇、襄城区麒麟村等提供点单服务130多次,为点单单位播放各类专题讲座70多场次,播放精典影片66部,提供辅导咨询1800多人次,为村民送去种植、养殖技术资料70000多份。送书累计达12万多册次。

2.3 采用“配送式”服务方式

借鉴配送化商业服务模式,开展图书配送服务。一方面,依靠图书配送车为社区各流动图书站进行图书置换、配送;另一方面,随时根据各社区、单位或读者需要送书上门或更换图书。配送服务方式快捷、方便、灵活,具有安全性、机动性、便捷性的特点。运行以来,先后为109个社区流动图书站开展配送、更换图书服务,做到了服务周期性常态化。

3 “流动图书站”为襄阳市打造“读书之城”奠定基石

经过几年探索和不断总结提高,襄阳市图书馆开展的“流动图书站”服务活动产生了积极效果,取得了突出成效,为把襄阳市打造成“读书之城”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流动图书站”服务活动已经遍布城乡,成为城乡群众身边的图书馆。现已建立了109个流动图书站,每年送书超过10万册,受益群众超过20多万人次。二是“流动图书站”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襄阳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一张名片,提升了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被襄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十件实事中的一件和“文化惠民工程“之一。

社区流动图书站的建立,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边远地区读者的“读书难”和“学习难”,推进公共图书馆现有图书文化资源共享,引导和促进全民阅读,丰富了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图书馆覆盖率不高的不足,扩大了基层图书文化服务网络。

[1]尚庄.我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03).

[2]孟琪.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教育,2012(09).

[3]祝少辉.论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9).

猜你喜欢

市图书馆襄阳流动
襄阳市第七中学
Librio行桥-行桥市图书馆综合设施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牛仔选民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略谈西藏山南市图书馆发展的几点思考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