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研究

2013-08-15曲宏欣

科技视界 2013年36期
关键词:元语言听者语篇

曲宏欣

(长春大学 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0 前言

人们在口语和会话交流中为了能有效地组织话语结构,准确的传递信息,通常会使用一些小品词、连接语、附加语、副词和感叹词等多种语言手段,如“我的意思是”、“也就是说”、“总之”等等,不胜枚举。我们将类似的结构称为“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指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中表示话语结构以及连贯关系、语用关系等的所有表达式。它们是会话交流中十分常见,又看似“多余”的成分,但它们对引起听者的注意、维持话语连贯、保证交际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话语标记语自身一般没有具体意义,只能借助语境搭载做到其意义的实现。话语标记语不受句法结构的限制,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强调话语所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从语篇建构和功能表达来看,它们是不可或缺的。话语标记语从整体上对话语的建构与理解产生影响,具有动态的语用特征。

本文以认知理论为依据,在语用功能层面上对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

1 制约功能

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制约性。依据认知关联理论,任何情况下的交际都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从听者的角度来说,他需要从众多的语境假设中选出一种对话语进行理解。而从说话人的角度说,说话人对语境假设的制约使听者对语境产生唯一理解。为了使听者对话语的理解与说话人的期待一致,说话人必然会使用一些明示话语意义的话语标记语引导话语理解方向,促使听者根据该方向去寻找话语关联性。例如:

(1)a.这件衣服样子不错,就是料子不怎么好。

b.我会把它买下来的。

(2)这件衣服样子不错,就是料子不怎么好。不然的话/尽管如此,我会把它买下来的。

单看例(1)中所给出的两个话语,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本无从确定。作者到底是在意衣服的质量而不去买还是会忽略质量的缺陷而买下来?听者只会在这两者的语境选择中迷失方向,不辨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而例(2)中加入话语标记语“不然的话/尽管如此”正好限制了说话人的语境假设,成功的建立了两个句子之间的关联,从而将听者引向说话人期望的唯一语境。句子中的话语标记语“不然的话/尽管如此”制约着说话人后续话语的行为,它的使用使话语的真值条件更为明晰。

2 提示功能

在交际中说话人不可避免要向听者传达某一结论或结果,此时话语标记语作为引导听者处理话语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话语提示。说话人通过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所付出的努力,使听者获取最佳的关联效果,排除其他的语境假设获得说话人期待的语境效果,实现交际的成功。话语标记语为话语活动提供了话语线索与标记,有助于听者对话语进行分析与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例如:

(3)a.跟美国比起来,我更喜欢英国。我讨厌雾蒙蒙的天气。

b.跟美国比起来,我更喜欢英国。可是,我讨厌英国雾蒙蒙的天气。

在理解(3)a时,听者很难判定说话人“是讨厌英国的天气还是讨厌美国的天气”。但在(3)b中话语标记语“可是”的使用,使听者得到了提示,说话人讨厌的是英国的天气。可见,汉语话语标记语具有显著的提示功能。

3 语篇功能

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是指话语标记语具有连接话语或语段,维持语篇连贯性的作用。可以表达句间的列举、总结、对比、因果、推断、让步、转折等关系。换言之,话语标记语可以用来表示话语间的相关性。说话人通过运用话语标记语把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话语单位连接起来,从而生成一个语义连贯的篇章。由此可见,被连接的话语单位在意义上必须是连贯的,也就是说只有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话语单位之间才有可能使用话语标记。

在会话交际中,说话人并非总能滔滔不绝的使用话语,很多时候,说话人需要时间思索以寻求恰当的话语以传递信息给听者。这就会在会话中形成话语信息的空白,为了避免过长的停顿导致说话的机会的丧失,说话人经常会使用一些手段如故意留下一定的信息空缺或对错误用词、口误、听错对方的话语等问题进行修正话语等,使自己的话语得以有效地进行下去。这些标志手段就是话语标记语的语篇接续功能。汉语中的“什么”、“我的意思是”、“嗯”等就是标记语语篇接续功能的代表词汇。例如:

(4)A:怎么了?

B:鲁滨逊夫人,你没有,我的意思是您没有认为,

A:什么?

B:我的意思是您没有真的认为我会做那样的事。

在以上这段对话中,说话人B用了两次“我的意思是”,虽然这让原来的句子变得不完整,但这反映了当时B在一时没有考虑好说什么,但又不愿意放弃说话的轮次的情况下,借助“我的意思是”来为自己争取时间,保住说话的轮次。

另一方面,又不会使交际出现信息空缺,保证了交际的继续,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语篇接续功能。

4 人际功能

言语交际应该是一种合作性互动,说话人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听者,要让对方自己做出选择。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者需要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种种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方之间的冲突,尽量做到有礼貌。如果交际中说话人或者听者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冒犯时,就需要人们采取一定的语言手段努力缓和其威胁的力度。话语标记语便是其中的一种语言手段。例如:

(5)你是不是该去洗个澡呢?

“是不是”和“呢”的使用,使说话人不但顾全了对方的面子,缓和了话语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反应,又委婉得向对方提出了建议。

5 元语言功能

话语标记语的功能还体现在语域控制方面。Jakobson在他的论语言学与诗学的文章中提出了“目标语言”和“元语言”。“目标语言”指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元语言”指描述语言本身的语言。元语言层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态上,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态度和情感;此外,话语标记语还可以使说话人避免使用绝对意义的话语表达自己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起到语用模糊限制作用,保全说话者的面子。汉语中这类标记语常见的有 “我想”、“我猜”、“我认为”、“我是这么看的”等等。

(6)A:去电影院需要多长时间?

B:20分钟,我想。

例(6)中A问B到电影院要用多长时间,B由于对答案的不确定而使用了标记语“我想”,表明当说话人对自己的话语不自信时,话语标记语就可以用来模糊自己的言语,既避免使用了绝对的话语,又保全了面子。

6 结语

我们通过对汉语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研究,发现话语标记语有制约、提示、语篇、人际、元语言等五个方面的语用功能。准确的掌握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将有助于现代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1]Blakemore D.Understanding Utterances[M].Oxford:Blackwell,1992.

[2]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4]卢艺娟,傅福英.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韶关学院学报,2011(3).

[5]闫涛.论认知关联性对话语标记语的解释力[J].学术交流,2007(10).

猜你喜欢

元语言听者语篇
好好说话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劳工(外二首)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教师话语中的元语言现象与学生元语言意识的培养
关于EFL课堂元语言的界定①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