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作用的思考

2013-08-15程秀霞

科技视界 2013年36期
关键词:教工学风党员

程秀霞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教工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党联系师生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可靠基础。高校的学风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落实高校四大任务的根本保证,优良的学风关系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严谨规范的教风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约束功能,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工党员更是高校建设的领军人,我国高校教职工党员一般占教职工总人数的50%左右[1],要抓好学风建设,就必须高度重视教工党支部建设,发挥教工党员的带头作用,以教风带学风,从而引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端正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1 教工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现状

1.1 学风的定义及学风建设的特点

“学风”,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即是“广泛地加以学习,详细地加以求教,谨慎地加以思考,踏实地加以实践。”。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中,学风被作为重要的一级指标,包含三个二级指标: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其中学习风气为重要指标[2]。“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广义的学风还包括学校的学术氛围、教师的教学风范等。学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本文从广义层面上探究高校学风建设,分析教工党支部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1.2 目前高校学风建议的现状

当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和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纪律不严谨,上课缺勤、作业抄袭、网络成瘾、夜不归宿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

1.3 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1.3.1 重教学和科研,轻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们不可避免地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重业务、轻党建,重行政、轻师德建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凡是教学科研管理等业务行政工作,就积极主动,凡是党建、师风教育等工作,就消极应付,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

1.3.2 组织生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党员参加积极性不高

教工党支部缺乏创新意识,活动方法陈旧、内容单调,缺乏活力,完成上级任务、应付检查的多,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活动少;有的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甚至还一直念文件、读报纸,没有结合学校发展和教学实际进行讨论,更没有结合当前学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有的教工党支部民主生活会难以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常常流于形式而难见实效。

1.3.3 个别党员党性不强,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够

个别党员政治学习不够主动,对于党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满足于一知半解;个别党员往往只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产生重业务、轻政治,重个人、轾集体,重索取、轻奉献的倾向,在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风建设等工作中不能起到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2 加强教工党支部内涵建设,促进高校学风提升

2.1 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对教工党支部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提高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维护高校稳定、为高校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是促进学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3]。

2.2 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党支部的先进作用

教工党支部要认识到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步伐,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施教于人,以先进的管理和宽松的环境施育于人,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为优良学风的建设开启一条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途径[1]。

2.3 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任课老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任课老师要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还要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较高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方法影响学生。

发挥辅导员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发挥榜样作用,从而影响并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提升导师的育人功能。导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不同领域,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学习、科研、就业、心理、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实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 创建学习型教工党支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党支部应以建立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强调学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道德养成。在工作上坚持以改进作风、促进工作、增强团结、清廉高效为重点,以强化工作责任意识、服务管理理念、争先创优意识为主线,以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提高素质、争创一流为要求,积极营造“纵比上台阶、横比争一流”的良好氛围[4]。

2.5 丰富支部工作内容方法和活动载体,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党支部要围绕高校的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本单位业务工作的提高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积极参与本单位重要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开展组织生活,将其扩展到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等方面,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组织生活,切实提高党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6 创新教工党支部考核制度,健全教师评价机制

健全相关的教师评价机制,加大教学效果、服务满意度等的评价指标权重,突出教学、服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全面考察师德、教风、创新和贡献[5]。加强监督管理,把不端学术行为作为团队考核、公示的内容之一,加强对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和学术腐败行为的曝光力度,以此来加大警示力度,加强学风建设。

[1]楚占枫,黄晓琼.论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方式的创新管理[J].管理观察,2011,6(中旬刊).

[2]http://www.xit.edu.cn/xgc/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0,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OL].

[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辅导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4]宋继碧.新建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1号下.

[5]教技[2011]1号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Z].

猜你喜欢

教工学风党员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我是党员向我看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