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3-08-15于兰芝

科技视界 2013年36期
关键词:绘图研讨绘制

刘 芬 于兰芝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力工程系,湖南 长沙 410131)

高职院校电类核心基础课程包含电工技术、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明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体现在有很多的定理、定律、结论等。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例题的分析、作业练习等来熟悉、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然而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课程教学要求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理论联系实践、处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高职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本科类院校的升级扩张,生源的缩减,尤其在2012年二类本科学院升格之后,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势显得十分严峻,各大职业院校都使出浑身解数来解决生源难的问题,使得高职院校在生源的选择上基本没有自主选择权,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基本上是过了投档线即可,有的甚至降分录取的。社会上多数的人仅把高职当作“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来看待,社会在某些程度上也把高职当成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输出口[1]。

据工作在高职教学一线的教师及个人的切身体会,总结高职院校学生普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学生思想活跃;

2)学生动手积极性高;

3)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们更喜欢在实践场所完成学习任务,实践场所出现的仪器设备经常吸引住了大部分学生的目光,有了好奇,就有兴趣,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些。

2 以制图与CAD为例说明教学设计

根据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门课程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识读电气图和用CAD绘制电气工程图的能力,为之后的电气设备安装、检修与设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包括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两大块,其中手工绘图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与技巧,为后阶段的学习打基础;而计算机绘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绘制电气工程图的能力,同时为以后进行电气设计打下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还可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技能考证,如绘图员、高级绘图员、绘图师等证,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2.1 教学内容的序化与整合

将制图与CAD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然后进行序化和整合,精讲少讲。根据职业和岗位特点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划分为手工制图与计算机软件CAD制图两大行动领域,并转化为对应的学习领域,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分别为机械图样绘制、电气一次图绘制、电气二次图绘制、电气布置图绘制、典型电气图实例的绘制[2]。使课程内容体系简明扼要,以实现课堂内容的精讲,减少讲授时间,在有限学时内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和实践。课堂讲授主要对每个学习情境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基本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使学生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建立必要的知识框架。在保证知识框架完整的前提下避免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留出更多更宝贵的时间给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强大的好奇心的引领下,在实践动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或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责任感的去思考和探究,挖掘自身的潜能;让学生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要敢说、能说和会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经过学生自己动手,一步步参与完成实践训练后,使得学生的有了成就感,继而受到鼓舞,使得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2.2 学习情境研讨和实施

每个学习情境至少进行一次研讨和实践,在情境学习之初下发任务单,任务单上注明学习中需要了解基本知识、图纸绘制规范、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等,如学习情境1机械图样的绘制,那么机械图样绘制有哪些规范,可以细致到什么样的图框、标题栏甚至是字体等等。让学生预先查阅资料,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查找资料、思考问题和准备研讨材料,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好资料,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要有指引性和典型性,尤其是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带着他的好奇,带着他的兴趣自觉主动的去学习;研讨时充分进行交流互动,老师在研讨课上转变角色为引导者,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每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满足感。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发言可能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但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结论。实施内容与研讨内容有机结合,使教学实施环节既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达到与研讨内容互相补充与证明的目的。学生通过研讨和实践环节,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问题探讨帮助打通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了解理论与实践的曲径通幽之处,提高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由于课时紧张,部分练习和测试可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这两个部分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2.3 研讨组的组成

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搭配分组,以3-5人为一组,每组设有组长1人,负责本组的统筹工作,包括任务分工、问题记录、报告整理、汇报等工作。人员的组成和任务的分工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可做事,人人能做好事。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发言频率和时间相关,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则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由小组长组织,让他们有责任感、荣誉感。最后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由教师来进行最后总结,教师要指出不足和欠缺之处,尤其对做得好的同学提出表扬,认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承认取得的成绩,增强满足感、成就感。

2.4 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30%+过程考核20%+应知知识考核25%+应会知识考核25%这几部分构成,平时成绩由出勤10%+任务完成情况20%组成,过程考核由学生参与情况10%+平时表现%组成。

3 总结

在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入研讨环节,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课堂研讨作为课堂讲授的必要补充,转变了教与学的主从关系,教师从讲台上的圣者,转变为讲台下的向导;学生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索。研讨式教学起到激发兴趣、活化知识、转变学习态度和角色的“催化”和“发酵”作用,为能力素质培养的更高目标服务。优化学习情境,使实践、理论讲授和研讨,在内容上实现互为延伸和补充。探讨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锻炼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由于研讨教学环节占用较多的教学资源,有一定的灵活性,学院的实际条件也使得全面铺开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展开,使更多的学生受益,需我们进一步探索。

[1]常青美,孙亮.电类核心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教育出版社,2012.

[2]禹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J].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绘图研讨绘制
Art on coffee cups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放学后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基于HTML5 Canvas绘图技术应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