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初探

2013-08-15张良宾

科技视界 2013年15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学校课堂

张良宾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 智能手机的概念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的诞生,是由掌上电脑(PocketPC)演变而来的。

2 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网络数据显示,整个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5.452亿部,同比增长10.1%。

今年4月底新华社报道称,今年前3个月全球手机出货量为4.1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2.16亿部,占51.6%。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传统手机,成为手机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2012全年中国智能终端出货量达2.24亿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

近期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课题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在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中覆盖率高达80.8%。其他地区的覆盖率也相差不远,沿海地区甚至高于这个比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4.2亿,占网民比例提升至74.5%。

以上数据表明,智能手机正在成为现代人们生活的必备工具之一。传统手机所在的市场份额将会受到挤压,甚至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退出历史的舞台。

业内预计,到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4296亿元,活跃用户超过8亿。

国内三大运营商对高校市场的热情始终不减。在一些高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在运营商的营销政策,如保底送机、存话费送手机等手段大力推广下,学生人手一机,甚至一人同时持有不同运营商提供的两部以上的手机也成为常态。

3 智能手机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之下,大部分大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把玩手机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学校管理层次上,在手机管理上是一个颇为头痛的现状。大部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面对课堂上智能手机使用十分泛滥的情况。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却收效甚微。

《电脑报》的一篇报道颇具代表性,体现了学校在学生使用智能手机问题上的无奈和尴尬。

该报道称“去年8月以来,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发现,手机就经常处于摆设状态:没信号,无法通话、发短信和上网。”“早在2006年,中央财经大学就曾尝试在学校教学区安装手机信号屏蔽器,结果遭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反对,迫于压力,最后不了了之。……等二十多个省市均被曝出过学校安装信号屏蔽器。……其中尤其以初中、高中为重点。”

笔者所在的单位也曾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过“对在课堂上玩手机说‘不’”的活动,但从活动开展的过程与结果来看,可以称得上收效甚微。

4 对策思考与可行性建议

手机做为一项新型的通讯工具,其本身的功能并无利弊之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这项工具,而不是逆流而动,限制这项新型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同时,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对于新兴科技和新生事物,堵不如疏。与其学生偷偷地在课堂上玩手机,不如放开思路,让手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手机成为教学的一部分,让手机成为常规的教学设备,基于手机平台开发各种各样的教学应用,使之成为软件产业的一部分。

前不久国外的一个权威调查报告指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学习,比看书本、做习题的效率要至少高出三倍左右。相信对于国内大多数有着明令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规矩的学校来说,这份报告真是让这些学校和老师们将信将疑,当然还有很多的家长也会对这份报告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在了解了这些手机应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等更多情况以后,让人对此类学习方式不免叹服。这些应用可以带你通过手机在生物课上“解剖青蛙”;在化学课上熟记《元素周期表》;在英语课上绘声绘色地背单词;在数学课上绘制函数曲线图,查阅公式;在文学课上背《莎翁情史》。

国内一些论著也提到了智能手机在基础学科教育方面的具体应用,对于高职高专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应用举例:

1)《课程格子》课程表管理软件

这款手机应用提供了中国2500所大专院校的超过500万节课程信息。同学们可以很方便的根据自己的选课安排,排出自己的课程表。时间、教室、老师甚至给分的“慷慨程度”等等,都能一览无余。据学生反映,如今学生在新学期选课之前,都会在课程格子上查询相关信息,这种方式比以前向往届的学长学姐们咨询效果好的多。

2)地理教学应用

一般智能手机集成了磁场、光线、方向、温度、重力、振动、距离等传感器并配有摄像头,通过安装“智能手机工具箱”软件,可以让手机成为一个强大的地理信息收集器。通过谷歌地图、谷歌地球、谷歌星空等应用感受地理信息技术的魅力。

3)英语教学应用

(1)通过手机上的微博、微信与授课老师和课堂上的其他同学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交流。

(2)引导学生下载使用英语词典应用。开展竞赛,例如播放学生用智能手机录制的英语语音视频,让全班学生作评委从语音、语调、仪态等各方面打分,学生还可以自由加入自己的创意。

4)物理教学应用

(1)安装相关软件,对现有教学资源移植,构建虚拟化实验室。

(2)利用安卓手机自带的传感器和外扩传感器,构建虚实结合的物理测量工具箱,方便学生随时对现象进行观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看来,智能手机普及的趋势不可逆转,高校管理者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科学管理方式方法,让智能手机扬长避短,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李大为.基于手机 SNS 平台的高校教学应用分析[J].科技向导,2012(02):48-49.

[2]谭礼,罗奕奕.探究智能手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2(14):51-52.

[3]宗亚琴.智能手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234.

[4]陈桂鹏.安卓智能手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0):67-68.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学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学校推介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