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教育中法律意识的培养

2013-08-15刘丽丽

科技视界 2013年1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中等职业素质

刘丽丽

(沈阳技师学院,辽宁 沈阳110044)

当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改革已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责任,其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是新一代建设者必备的素质,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可以造就一代守法公民,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化的历史进程。

1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中法学课程的普及

1.1 国家政策引导法学课程普及

国家十分重视法律知识的普及,尤其是对青少年学生的普及。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更应该成为中职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1.2 教师教学领导学生深入学习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法律基础课不仅仅是一门法律知识的普及课程,同时还要是一门优秀的德育培育基础课。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有用,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 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

2.1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前总书记胡锦涛曾经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生是主力军,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对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我国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法律意识的培养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综合素养最重要的就是遵纪守法,因此,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就成为了中职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加强学生管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一些学生中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实施某一具体行为时,对该行为的社会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很难对法律产生具体的畏惧感。如果我们把教学和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寓管理于教学中,使法律教学成为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作为教师应尽到传播普及法律的义务

由于职校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教育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明白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选用典型事例和案例进行教学,适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阅读生动、真实的案例来分析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及其作用,让学生懂得法律不仅惩治违法犯罪,而且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从而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通过结合案例,联系学生实际,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修养,防止失足,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勇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学生对法律常识就会有真实的感受和切实的体验,并由此形成健康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做事、依法维权、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实践能力。

3 当前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

3.1 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是由于中职招生制度改革后,国家对中职教育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中职学生毕业后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然而,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不高,违纪、违法的现象比较突出,在校园里诸如打架斗殴、偷盗赌博、诈骗恐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3.2 对产生的现状分析原因

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至18岁之间,从生理上看,其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渴望独立的心理,喜欢独立思考却又经验不足,情感强烈又不稳定,易激动、情感强烈。

在校中职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内容少,普法教育薄弱。中职学生教学计划中的《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政治》等课程,学时少,内容少,且教材内容滞后,法律条文多而适应学生特点的案例少,学生不喜欢学习。平时进行的一些普法手段过于简单、流于形式,法律宣传力度不大。

社会法治环境差也严重影响着校园里的中职学生。

4 加强中职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

4.1 采取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

中职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课时,可举办专题法制讲座、观法制图片展览等多种进行普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政治思想觉悟,以期收到明显的效果。

4.2 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

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组织一些责任心强、学生信任、懂心理学的教师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消除一些学生的不良心理。不要歧视有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4.3 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老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制度,多以电话、书信等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学生表现,积极指导家长搞好节假日子女的家庭教育。

4.4 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外围环境

经常与当地社区、派出所等单位沟通、协调,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5 呼吁社会力量重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储备的劳动者,没有升学压力而且正在处于向成年过渡时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稳定,要使青少年在身体、智力、品德、人格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很必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律的天空下,我们一定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修养的合格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也能成长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1]戴建庭.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2).

[2]林丽花.浅谈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J].知网空间.

[3]彭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中等职业素质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