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治安保卫工作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处置

2013-08-15程蔚华

科技视界 2013年12期
关键词:根源群体性突发事件

程蔚华

(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 测井站,江苏 扬州 225009)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某个群体,为了共同的愿望,利益或需要。在不确定时间,由不确定原因突然引发的干扰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需要立即予以处置的集体行为。其表现形式为静坐,游行,示威,罢工,集体请愿,非法集会,堵塞交通,冲击机关和要害部门,非法占据公共场所,滋事生非,哄抢,械斗以及少数打,砸,抢行为等。

油田企业在改革,重组,攻坚,发展的同时,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对突发事件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处置不好,局部矛盾可以转化为全局问题,经济矛盾可以转化为政治问题,非对抗性矛盾可以转化为对抗性问题,以致于影响企业稳定,社会和谐。正确把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和根源,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更好的为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华东梦”的宏伟目标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因而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和根源

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表现和发展态势看,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抗性越来越强,行为方式越来越偏激。意在扩大事态,引起关注,激化矛盾,都对企业稳定,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这类事件有别于其他突发事件。分析其特征和根源如下:1)社会性,事件是一定的社会矛盾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2)利益性,事件主体往往具有利益一致性的特点。如协解人员的利益述求,事改企的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3)预谋性,事件大都是经过参与者预先公开或秘密商议,合计,谋划的,一般由“好事”的骨干,积极分子,充当发起人和组织者,还有统一的要求和行为约定。4)扩张性,事件往往是参与人员急剧增多,规模迅速扩大,有时还难以控制。以上特征表明,要找其“病因”,挖其“根源”。主要有:1)经济根源:转型时期引发的利益矛盾和冲突。2)政治根源:少数干部作风不正,执法不公。3)文化根源:干群的价值观念偏差,法制意识淡薄。3)社会根源:基层组织的管控力弱和管理功能缺位。

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当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侵害,为寻求更高级别更有权威的保护,单个的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大规模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就尤为重要。1)构建以人为本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要牢固树立民本思维,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公示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健全信息反馈制度。2)要构建顺畅便捷的群众利益述求机制,重视信访部门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也要开放领导接待日,电话,电子信箱,以及改上访为下访,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倾听要求和呼声,了解和把握“第一信息”,要对群众在利益述求中反映出来的重大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注重把兼顾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对改革过程中部分群体不可避免的利益损失适度控制并进行补偿,努力构建兼顾公平的利益调整和补偿机制。以便从源头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3)要构建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机制。情报和信息是影响事件管理的成效的关键。建立情报信息网络队伍,收集有关信息,科学识别真伪,快速反应,积极防范和疏导,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4)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控机制。对收集的信息,情报加以分析,对问题加以研究,把不稳定因素找出来,制定预案和化解办法。并把监控和化解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加强法制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合理的述求要通过合法的渠道解决,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增强各级干部的法制,政策观念,依法办事,而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群众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正面应对,讲明事理,争取理解。对合理要求尽快解决,不要不理不睬。对侵犯群众利益的要尽快纠正,不要麻木不仁。要对突发事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临危不乱,处置得力,以保证关键环节不出差错。5)要构建干部队伍“永葆先进”的组织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当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少数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轻视群众和与民争利现象严重。以权谋私,特权思想严重,影响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引起党群,干群关系对立。要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诚心诚意为为人民谋利益。在努力塑造“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把好选人,用人关,反对以权谋私,和铺张浪费,厉行节约。落实中央的“八项规定”。严重查处各种不正之风,消除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有效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即使倍加防范,也免不了发生。发生了,就要加以妥善处置。

1)坚持联动公管,把党政统一领导和部门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起来。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矛盾互相交织,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才爆发的,处置工作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只有在党政统一领导下,本作“谁主管谁负责,谁失误谁担责”的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要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积极负责迅速启动《上访事件预案》,及时掌握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动态信息,上报有关部门,严格控制越级上访,做好突发事件的化解稳定,迅速派工作组赶赴现场,开展疏导,化解,接返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诚恳听取意见,稳定态势,化解矛盾,平息事态。

2)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正确的处置原则。现阶段的突发事件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表现形式一般都很激烈,会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为使事态不进一步扩大,恶化。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正确把握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把矛盾解决在内部,在基层,在始发阶段,力争使事态不升级,不扩大。把握公开手段和秘密手段相结合原则,公开手段是基本的,对规模较大,事态严重的采用秘密手段是必须的,否则就不会抓住事态的核心和关键。把握“三个慎用”原则,慎用警力,强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要防止滥用警力和强制措施,而激化矛盾,也要防止当用不用而使事态恶化。把握及时果断处置原则,当事件带有暴力性质,或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必须当机立断及时抓住先机,争取主动,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3)坚持公平正义,把利益的调整和补偿放到突出位置。群体事件突发的深层根源,在于参与者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利益述求没有得到满足。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要从“导火索”追根求源,在正确把握事件参与者提出的利益述求后,要坚持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原则,依照法律,政策和现实,分清合理与否,现实与否,切实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受到的损害,有条件补偿的坚决补偿,条件不具备的要讲明情况,争取理解和谅解,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补偿,不合理的,要做好说服教育,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要谨慎,果断的依法办事。同时对一些领导者工作中出现偏差的,要坚决纠正。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查处。绝不姑息。

4)坚持依法处置,强化事件参与者的法制观念。群体性突发事件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是合理要求伴随非法行为。一定要严格掌握政策,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把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放进法制化轨道,从对抗状态转化为对话状态,从无序状态转化为有序状态,只有在法律范围内解决问题对事件的处置才有权威性。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成本高难度大,当自个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会采取过激的,违法的,非常的手段解决问题。希望“立竿见影”,特别是各级领导考核时,“维稳”一票否决,领导都想“息事宁人”,怕丢“乌纱“,无原则的满足或者部分满足上访群体的要求。就会带来某种暗示,使得将发动群体性事件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途径。因而法制宣传,教育疏导要贯彻到处置突发事件的全过程。要用新闻媒体,现场广播,印发通告等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参与者明白合法的利益述求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取得,即使述求合理合法,但表达方式方法不合法,还是违法的,是要担负法律后果的。对极少数坏分子的打咂抢,政治动乱,暴乱等要绳之以法,决不姑息。要态度坚决,果断处置。动用法律手段予以打击和控制。以免造成更大破坏。

5)坚持守土有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各级领导要守土有责,要依法行政,对违法行政,决策失误,工作失误和渎职行为,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要坚决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行政首长负责制,只重视和强调权力的运用,而缺泛相因的责任追究机制。要加强对维稳工作的考核,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要追究责任。给予相因的党纪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要深化认识,正确处置,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不断提高对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为构建和谐,实现“华东梦“而努力。

猜你喜欢

根源群体性突发事件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