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海东军事思想述略

2013-08-15周全俊

党史文苑 2013年11期
关键词:徐海东敌人军事

周全俊 张 欣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湖北襄阳 441118)

徐海东大将是我军有名的虎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他认真学习和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并对革命事业和战争问题形成了独到的思想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涵。

一、在军队建设上强调听党指挥、顾全大局

徐海东认为,党员要服从中央的领导,有提意见的权利,但决不能背后议论,不允许说党中央的怪话。中央发出的指示,他将其看作父母对儿女的教诲一样,绝对听从。他认为, “革命队伍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力量,只有时刻记着党中央,部队的行动才有方向,才能打胜仗。任何违背党中央、有损于团结的言行都是不能容忍的”[1]p107。但在与错误的东西作斗争时,徐海东敢挺身而出,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如在反对 “肃反”扩大化和军事冒险主义的斗争中,他保护了许多优秀的干部,保存了革命的力量。这在当时执行错误路线的领导残酷斗争、动辄杀人的情况下,是十分难得的。

徐海东非常重视搞好全军的团结。当时中央红军经万里长征后,物资匮乏,供应困难。徐海东号召自己的部队省吃俭用,主动把钱款、布匹、药材、武器弹药等送给兄弟部队。毛泽东曾派人到红十五军团借钱,徐海东将仅存的7000元中的5000元交给了中央。在当时两路红军经济都很困难,而山头主义、本位观念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这一举动更显得特别难能可贵。许多年后,毛泽东还记着此事,感慨地说: “在陕北最困难时,多亏了海东借给的那五千块钱啊!”[2]p61

二、在干部素质上强调勇谋兼备、实战锻炼

在革命战争期间,军事干部的能力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同强大的敌人作战时,想要取得胜利,军事干部就必须有勇有谋,在实战锤炼中不断完善能力素质。

要有勇气。战场上军事干部不能只顾下冲锋的命令,要士兵勇敢向前,自己首先要靠上前去。徐海东要求 “营长要靠近连,连长要靠近排,排长要靠近班”[3]p95。他当时是团长,常常越过营长的指挥位置亲临前线直接指挥战斗。前面有障碍,他就带队上前开辟道路;后面、侧面有敌情,他就到后面、侧面打掩护。所以他先后负伤9次,在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中是受伤最多的一位。

要有谋略。在强大优势兵力的敌人的 “围剿”下,没有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部队根本无法生存和发展壮大。徐海东指出, “军事行动固然要冒风险,怕风险就不能打仗;可是不深思熟虑,一味鲁莽蛮干,那不是英雄”[4]p57。“一个军事指挥员的责任不在带头冲杀, 而更重要的是会和敌人斗智。一场成功的拼杀,只能杀死一个或几个敌人;一个指挥员一计成功,会击败几万人。”[4]p73

要注重实战锻炼。徐海东从亲身经历中得出一条经验:部队是打出来的,实战中出干部,见英雄。所以他在部队一次战斗总结会上说: “以战教战,体会深,见效快。我就是从一个不识多少字的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是从战争中学战争,在战争中长才干的。我是 ‘青山大学’毕业的,也希望同志们都能成为 ‘青山大学’的高才生。”[1]p474

三、在战术运用上强调先疲后打、飘忽不定

在革命战争年代,徐海东所率部队经常处于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大都是远离主力兵团,孤军奋战。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徐海东却能够屡建奇功,闻名于众,决非偶然,这是他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并创造了独特的战术思想的必然结果。徐海东杰出的战术思想,主要有两点。

其一,诱敌深入,先疲后打。徐海东在战术上采取把敌人放进来打,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地形熟、民情熟等有利条件,首先将猬集之敌化为分散孤立之敌,把强大优势之敌化为弱小劣势之敌。尔后,通过诱敌深入我之腹地,在调动敌人中,变敌之主动为我之主动,转我之被动为敌之被动。最后趁敌疲惫,看准战机,集中主力,突然坚决勇猛地将敌歼灭在运动之中,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打破围攻、扩大我军的目的。1935年4月,蒋介石集中30多个团的兵力向红二十五军发动第二次 “围剿”,徐海东就是采取了此作战方针,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先打乱敌 “围剿”部署,然后寻机歼敌,最终打破敌人的围攻,并歼灭敌人1个旅,活捉敌旅长唐嗣桐。

其二,飘忽不定,避强击弱。这种战术以无固定战线、无固定后方、无固定目标、无固定机动作为手段,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在广泛的区域内,实施大范围的机动,在机动中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充分暴露敌人的失误和弱点,从而创造战机,以灵活多变的奔袭、偷袭、伏击等方式,以巧制敌,以智歼敌,从而使部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从被动中争取主动。[1]p500面对敌强我弱的悬殊力量对比,徐海东主动提出了 “避免与敌决战,分散进行游击”的作战方针,采取 “老鹰抓小鸡”的灵活战术,不硬拼,不打消耗战,专拣弱小分散之敌和土豪劣绅打,扩大根据地,调动敌人,扰敌后方,缴获军资,补充自己。1933年11月初,徐海东率领部队突袭了敌之守备薄弱的立煌石门口,缴获了一大批棉衣。随后,又亲率部队长途奔袭,攻占了吴桥、段集、叶家集,三战皆胜。次年1月10日,徐海东在苏仙石、皂靴河之间的公路上设伏,截获敌第五十四师1个运粮队,击溃敌跟踪而来的两个团。尔后,带领红军奔袭樟柏岭、王家岭、顺河店、陈集、黎家集等地,歼灭民团3个中队,把敌第四十五师后方折腾得一塌糊涂。待敌第四十五师调头回师时,他又突然跳出,南下六安,在大小马店一举消灭保安旅4个连,俘敌300多。3月10日,敌独立第五旅1个团和立煌县民团尾追而来,徐海东拖着敌人到处兜圈,然后突杀回马枪。敌毫无防备,全被击溃,旅长负伤而逃,伪县长当场毙命。

四、在部队管理上强调纪律严明、仁爱带兵

在长期的游击斗争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部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十分重要,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游击斗争和根据地的建设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徐海东要求部队必须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下,越要注意群众关系,处处爱护群众利益。湖北彬县文史资料这样记载:西安事变后不久,徐海东曾率领红十五军团经过彬县,分三批过境,历时十多天。……红军战士长途行军,虽极劳顿,军服褴褛,面容消瘦,但精神抖擞。人民群众初次见到红军,和蔼可亲,买卖公平,军纪严明,莫不交口称赞说:“自清朝以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5]p51有个炊事员将一户农民家的一只木勺用坏了,要赔偿,农民的母亲坚决不让赔。这个炊事员在离开的夜里,将一角纸币悄悄地放在破木勺下边,并给水缸里担满了水,把院落打扫干净后悄然离去。军队爱护群众,群众也支持军队。所以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老百姓能够冒着枪林弹雨,自发到火线上来帮助部队抬伤兵,送粮食。

徐海东对部队的关心和爱护,是可用 “家”来形容的。周立波当年在战场采访徐海东时曾写到: “用家属来形容徐的部队,是恰当的。他们上下的关心,正和兄弟的关心一样。在偶然讲到国内战争的时候,他说在第五次反 ‘围剿’时期,天天有战争,他们的鄂豫皖边区,因为人数少,所以每一次战斗,全军都参加, ‘枪一响,全家都来了’。他自己也是用 ‘家’这个字眼来叙述他的部队的。”[6]p43徐海东是从当士兵逐级升上来的,他深知伤病的士兵想的是什么,每打完一次仗,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伤病员,然后把院长和政委找来,一起研究怎样更好地照顾好伤病员。每次战斗缴获了吃的、用的东西,他都要专门向供给部交代,多分给连队和医院的伤病员。他说: “打仗是他们,流血牺牲也是他们。他们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多分给他们一些东西,完全是应该的。”[7]p90在战斗频繁、天天行军的日子里,徐海东常讲这样两句话: “战斗再激烈,决不丢掉一个伤员;行军再紧张,决不丢掉一个病号。”[7]p89行军路上,他发现哪个病号走不动了,就跳下马来,叫病号骑上他的马继续赶路。解放战争时期,徐海东得知由外地转来一批干部家属生活困难,就主动拿出节省下来的津贴费送给他们。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总是要向来看望他的人询问三条:政治上犯错误没有?经济上贪污没有?同老婆离婚没有?并语重心长地嘱咐: “不要忘记胜利来之不易,不要忘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8]p400

五、在后勤建设上强调以战养战、自力更生

一个人思想的形成,往往打下了时代和环境的深深的烙印。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环境塑造了徐海东特定的后勤思想。徐海东在 《保卫红色土地》一文中回忆说:“我军当时的生活状况,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肩膀上扛粮袋,屁股后头挂镰刀。’……当时的供给部全部财产只有13块钱。这点钱一买不来几匹布,二来在敌人严密控制下也无法买到布。唯一的办法,还是靠打仗。”[1]p547打完仗后,战士就挥动镰刀割草砍树条搭草房,在山上住下。粮袋空了,战士们就用镰刀挖野菜,采山果。徐海东经常亲自带队袭击敌人后方,从敌人手中夺粮。在反国民党的 “清剿”斗争中,国民党军队成了他们的 “运输队”;在抗日战争中,徐海东又发出了“我们的兵工厂在东京……我们的粮店也在东京!”[1]p274的豪言壮语。列举一系列战斗也许更能说明问题:1933年3月参与郭家河战斗,全歼国民党第三十五师两个团,俘团长以下2000余人,缴获火炮9门、各种枪2000余支、战马百余匹。11月指挥红二十八军在石门口地区歼灭国民党独立第四十旅1个团,俘虏1000余人,缴获长短枪800余支,迫击炮3门,大衣700余件……在冀察晋抗战中,在沙河设伏,打死200余敌人,抢到罐头食品数百箱,部队的供给明显好转,战斗力不断提高。在1941年至1942年抗日战争最困难时期,徐海东要求保护其安全的 “特二连”成为一支坚强的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他对 “特二连”的领导同志说:“要克服面临的困难,要靠我们双手开荒种地,解决穿衣吃饭的问题。”接着又说: “部队光吃菜不行,还要想办法多吃点肉和其他副食。你们可以养点猪,养点鸡和鹅,养点鱼,争取做到半月改善一次生活。”[1]p248可见其自力更生的思想和本色是一如既往的。

徐海东作为我军杰出的军事将领,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军事思想也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当今的军事战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但徐海东的作为哲学层次上的军事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搞好当前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徐海东纪念文集》编委会.徐海东纪念文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智舜编著.毛泽东与十大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3]张麟著.徐海东大将[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4]张麟著.徐海东将军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5]彬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彬县文史资料第4辑,1997.

[6]周立波.战场三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

[7]忆徐海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8]李先念,徐向前,陈再道,李德生等撰稿.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选辑(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徐海东敌人军事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敌人派(下)
大将徐海东“吹牛皮”引出的故事
足够是够的敌人
最后一个敌人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浅谈徐海东的军事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