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官廉吏拒

2013-08-15韦公元

支部建设 2013年12期
关键词:玉璧张衡清官

■韦公元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清官廉吏,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为官清正、廉洁自好的美德历来受到世人的赞颂。

大义退玉璧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万百计想拉拢他,便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见了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好不喜欢,司马迁却深情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同去。

拒收金错刀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曾两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间相(地方官)。当时,世风日下,弊政甚多,但张衡法治严明,着力打击那些豪强劣绅。为此,有的暴富者便派人暗中送来“金错刀”(汉代钱币)进行贿赂,然而,张衡并没有被金钱所诱惑,他愤然拒收“金错刀”,使这些富豪的阴谋彻底破产。张衡依然坚持“法治不失志”,过了不久,郡中上下肃然,民风大正,百姓安居乐业。

厨传有悬鱼 东汉庐江太守羊续爱好食鱼,他的一个下属便投其所好送来一条大鱼,谁知羊续从不吃请,加以拒绝。后来那人留下鱼走了,羊续只好将这条鱼悬于屋檐下以示警戒。日子久了,檐下的悬鱼晒成了鱼干,仍在那里挂着。明代著名清官于谦有诗赞道:“喜剩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妙语辞宝砚 北宋宰相王安石善诗好文,且酷爱收藏文房四宝。有一位地方官员为了巴结这位朝廷重臣,特意登门送来一方宝砚,并在王安石面前不停地夸耀这方宝砚的长处“呵之即可得水”。王安石听了后,笑着反问他:“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羞得那人无言以答,只好收起宝砚起身告辞而去。

黄金难换心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有位求录者送来一包沉甸甸的黄金,请求给予通融,李汰的当即回绝。他还挥笔写下一首表露心迹的拒贿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檄文禁馈送 清代乾隆年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正是这样惠政砺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故在历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誉。

专员三千债 陈毅元帅的胞兄陈孟熙曾任国民政府少将、专员等要职,向来为官清正。1938年任西昌行署禁烟专员时,有一次查获了一个3000斤鸦片的大案,对方再三央求通融并行贿,都被他硬顶了回去。后来因得不到有关方面的支持,他一气之下,掼了乌纱帽离开西昌。迁徙安家时,还向朋友借了3000元。为此,他题联自趣云:八月专员三千债;两袖清风一菩提。横批是:乐在苦中。胞弟陈毅知道后,也在家书中题赠了一联称赞胞兄:佛不收债鬼,民当敬清贤。横批为:乐得其所。

猜你喜欢

玉璧张衡清官
六器之首 苍璧礼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鲁故城大玉璧
讲给孩子的航天发展故事(4) 张衡和地动仪的故事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张衡传(节选)
「清官」和「贪官」 任仁发《二马图》的寓意
赞清官郑板桥
张衡与地动仪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清官
清官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