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和加强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浅议

2013-08-15谷日红

支部建设 2013年12期
关键词:监察效能纪检监察

■谷日红

企业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开展的监督检查活动。它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查问题、堵漏洞、提建议实现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它既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监督环节,更是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

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内部管理高效、堵漏建制,最终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保障。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改变制度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等现象。通过完善的效能监察,企业可以节约投资,降低运营成本,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保障安全生产和提高服务质量,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企业效能监察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和深化职能的重要体现,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如何改进和加强企业的效能监察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领导重视 抓好组织落实

搞好效能监察工作,首要的问题是企业领导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解决好对效能监察的思想认识和组织落实问题。一是企业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提高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要摆正心态,不要一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就认为是监督挑毛病。在制度上要进行明确,业务上要经常给予关心和指导;二是要在组织上进行落实,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效能监察工作合力。

搞好调查 确定工作方向

做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首先要搞好调查,掌握足够的信息,通过分析确定工作重点、工作目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通过收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从中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定效能监察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变被动监察为主动监察,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理顺关系 找准自身位置

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要正确处理三方面的关系。一是摆正纪检监察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在效能监察中,纪检监察部门是监察主体,其他职能部门是监察对象,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注意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业务部门完成工作任务,也不能把业务部门正常履行职责的工作当作自己的职责。二是处理好企业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企业效能监察不能脱离企业管理,更不能取代企业管理,主要是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错误。三是指导监察对象实现自我约束。监察一批项目、堵塞一些漏洞、夯实一片基础是企业效能监察的重点工作,促进企业尤其是各部门建章立制,实现企业的自我约束是效能监察工作应尽的职责。

健全体制 完善工作机制

效能监察要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目的,需要着眼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保证效能监察工作运行的关键。一是健全领导体制。企业要专门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行政副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纪检监察和相关职能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并建立行政主要领导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专业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健全立项机制。抓好选题立项是推动效能监察工作深入开展的首要问题。立项机制的建立可以把超前防范与过程监督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查处问题结合起来,把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三是确立考评机制。将效能监察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积极探索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的绩效考评办法,以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开展。

联系实际 突出工作重点

效能监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分层监察。要把影响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企业改制和机构调整、大额资金运作等重大事项作为重点抓;把经营管理中的违规操作、对外经济交往监督不到位等薄弱环节作为难点抓;把职工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热点抓。尤其要围绕企业产权转让、国有资产处置、不良资产管理,以及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工作开展效能监察,针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监察建议,并督促整改。

建章立制 建立长效机制

效能监察是企业管理、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条不紊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从监察制度和程序上进一步规范监察工作。如制定效能监察工作规定、管理办法、操作程序及实施细则等。通过健全制度,明确细则,完善工作程序,使效能监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建立效能监察的长效管理机制,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一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保证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有效规范运作;二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作机制;三是把效能监察与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投资决策、工程项目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资产处置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行“计划、预算、合同”三项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保证企业健康平稳规范运行。

总之,效能监察是堵塞管理漏洞、治理管理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最佳切入点。要坚持提前介入、重点防范、跟踪监察、关口前移的思路,逐步加大事前防范性效能监察力度。同时,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统分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到标本兼治,提高效能。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效能监察领导机构,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力量,充分调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效能监察领导体系、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运行机制,确保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监察效能纪检监察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