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实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养成“四好习惯”

2013-08-15中共柳林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薛保平

支部建设 2013年12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实事求是经济社会

■中共柳林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薛保平

中共柳林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 李永鑫

党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柳林县纪委监察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养、形成、坚持和提升“四好习惯”,即习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转好作风,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用好权力,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做好工作,习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好发展。

培养、形成、坚持和提升“四好习惯”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民务实清廉的核心要求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被全体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实践,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自觉行动。

心存敬畏是前提

古人云:“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敬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做人之基、成事之道、从政之德、治国之本。

敬畏法律是前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至上的理念,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用好权力,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敬畏人民是核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一种敬畏之心,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想民之想,急民之急,解民之需,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敬畏监督是关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权力监督的进步。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做好工作,已经成为各级党员干部面临的一种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题。所以,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对待群众、法纪、舆论等各个方面的监督,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时刻牢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所为有所不为,让自觉接受监督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日常习惯,进而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更好地运用权力为人民谋求更大的福祉。

敬畏科学是根本。敬畏科学就是要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把生态环保效应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干部思想作风转型是本质

当前,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态势是“六个并存”和“三个依然”,具体讲就是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与新问题不断暴露并存,群众对干部作风转变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与干部作风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并存,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形势不断发展与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在法治的轨道上用权并存,监督渠道不断拓宽、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与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在监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并存,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对干部作风素质能力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干部作风素质能力同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要求的差距相对扩大并存,干部作风建设的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依然突出,任务依然艰巨。干部作风建设目前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迫切要求干部思想作风尽快实现转型。

向什么方向转?必须转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上来,必须转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要求上来,必须转到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上来,必须转到建设廉洁政治的本质要求上来。

具体怎么转?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转,结合行业特征转,结合岗位特点转。这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要再解放、自律要再严格、行为要再规范、服务要再提质、效能要再提升、工作要再给力。

转型的重点是什么?就是要把“四好习惯”转化为各级干部的一种内在修养和品格,转化为各级干部的一种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培养、逐步形成、始终坚持、有效提升“四好习惯”,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真正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实事求是是核心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也是共产党人必备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能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实事求是也是培养、形成、坚持和提升“四好习惯”的核心所在。因此,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至上,勇于坚持真理,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始终保持诚实正直的人格操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定好每一项政策、推好每一项改革、上好每一个项目、建好每一项工程、办好每一件事情;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脱离实际、不主观妄断、不盲目随意,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一步一步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务必做到真抓实干。“真抓”就是要集中精力抓落实、不失时机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兼顾抓落实、突出重点抓落实、一以贯之抓落实,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实干”就是要脚踏实地,谋实策、出实招、见实效,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在具体工作中,真抓实干就是要做到:重点工作精细化,复杂工作条理化,落实工作具体化,一切工作都要把握规律性、注重协同性、富于创造性、突出实效性。

开拓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品格。坚持做到开拓创新,就是要从破除思想障碍入手,强力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大胆革除制约科学发展的种种障碍,最大程度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开拓创新的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推倒围墙、打破界限,实现生产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机制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就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坚定不移地走开拓创新之路,以宽广的胸怀、开放的思维,积极面对一切新生事物,鼓励一切社会实践创新,大胆吸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凝聚起来,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实事求是经济社会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毛泽东“实事求是”辩证法的内在透视
“实事求是”定乾坤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论高等学校干部作风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成都市开展“五进”活动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