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于担当护党纪 不辱使命保民利——记霍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效锋

2013-08-15原俊山

支部建设 2013年27期
关键词:临汾市廉政纪检监察

■ 原俊山

【人物扫描】郑效锋,2011年6月在中共霍州市第六届党代会上当选为该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任职以来,他始终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秉承严谨务实作风、认真负责品格,团结带领霍州市纪检监察干部,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多次被上级党委、纪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坚定的党纪维护者

郑效锋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但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敢于担当,无畏无惧。这充分体现在他为之奋斗、奉献数年的纪检监察事业中。

关爱人民群众。“人民为天、稳定最大”是郑效锋同志的一贯理念。他严格落实霍州市委“大信访日常接待制度”,3年来,亲自接待信访群众270多人次,接访事项125个,现场解决难题91个。

他带头深入基层,走访包联村9个,走访群众30多人,召开座谈会7次,帮助解决了很多难题。特别是在东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他连续一个星期深入同一拆迁院落,解决了4家拆迁户7年无法解决的房产纠纷,为工程建设指挥部赢得了一面分量十足的锦旗,建筑方感慨地说,“搞了几十年的工程建设,从未见过被拆迁户给施工方送锦旗的,真是暖人心窝、催人奋进呀!”

爱护纪检战线同志。“爱兵如子”,是对郑效锋同志关心爱护下属的最好诠释。霍州市纪委曾有多名长期负责科室工作的同志,但政治待遇一直没有落实。他到任后,迅速有力地给予落实,受到了机关全体人员的一致好评。

关心失足犯错干部。在到任霍州召开的第一次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大会上,郑效锋同志就提出“要坚持客观公正标准、宽严相济原则处理违纪违规人员”。他既是这样说的,更是带头这样做的。赵某被开除党籍后,思想颓废,意志消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为改变其生活状态,郑效锋在百忙之中深入赵某家中,亲切恳谈,帮助其化解纠结、端正认识,并帮助解决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赵某很受感动,逢人便夸郑书记的好。

厌恶作风不良者。“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向导。”为切实加强和改进部分机关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作风问题,郑效锋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将亲民、务实之风融入了整个纪检工作大局中。

他督促干部下基层,结合省市领导干部“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活动的开展,创造性地开展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转作风、抓信访、促农廉”集中走访活动,机关7个小组走访乡镇12个,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农廉建设的开展。

他憎恨侵害民利者。但凡牵涉到群众利益的案件,他总是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所有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他憎恨贪污腐败者。“违纪不究,姑息纵容;违法不除,毁坏纲纪;腐败不除,国法难容。”郑效锋同志始终以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为最高使命,以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自己的根本职责,坚持做到敢于碰硬、秉公执纪。三年来,霍州市纪委共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11件,处分311人,其中重处分98人,科级干部67人,连续三年取得临汾市排名前三的好成绩。

忠诚的民利保障者

与时俱进、脚踏实地是郑效锋同志的工作作风,这一点,凡是熟悉他的人,都有相同的认识。

坚持创新宣教先行。“百行德为首,立人育为先。”2010年6月,郑效锋同志到霍州市纪委任职后,就高度重视廉政宣教工作,充分发挥其自身宣传优势和经验特长,坚持创新载体、拓宽领域、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方法,深入有效地推进廉政宣教工作。搭建廉政宣教载体上求“新”。他常说,“载体就是抓手,平台就是舞台”。为此,2010年创办了《中镇廉苑》,创设了霍州廉政网,2012年投入635万元建成了霍州廉政文化馆,投入82.58万元建成了清莲广场,投入39万多元建成了廉政文化一条街,今年又投入近50万元稳步推进廉政教育警示播放厅建设工作。开展廉政“八进”活动上求“深”。围绕“深”字,他组织开展了家庭助廉座谈会、反腐倡廉演讲比赛、廉政书画展览、廉政文艺晚会等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受到了省内媒体的高度关注。

坚持建章立制并举。“反腐倡廉,基础在教育,根本靠制度。”在加强廉政宣教、案件查处、监督检查、专项治理、效能监察等工作的同时,他更注重建章立制、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以“机关规范化建设”为抓手,突出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共健全完善机关岗位职责19项、工作制度20项、工作纪律2项、工作流程12项。临汾市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建设观摩总结会在霍州召开时,上级领导对霍州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坚持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为契机,注重抓好全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共健全反腐倡廉制度169项,废止8项、修订20项,在全市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新格局。

坚持科技反腐同步。郑效锋同志常说:“思想要解放,反腐倡廉科技要同步。”2010年,投资39.5万元率先在临汾市建成集视频会议室、保密机房为一体的信息化中心,被省纪委作为“县级信息化建设标准”在全省推广。2011年上半年,投资189万元建成临汾市第一家覆盖辖区12个乡镇街道办、199个行政村的阳光农廉网;下半年,在网络舆情收集上,他坚持经常收看新闻、阅读报纸、浏览贴吧、查看微博、访问互联网络,不断加强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及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确保在处理网络信访举报工作时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把准脉搏。

严格的自我约束者

霍州市纪委是霍州市集体学习抓得很严实的单位,这与郑效锋同志的严格教育、监督、管理分不开。

刚上任时,面对机关干部职工中普遍存在着的“读书少、思考少,重工作实践轻理论武装,重日常事务轻实际调研”等现象,郑效锋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持班子带头集中学习。他推行了“每周一三五集中辅导教育制度”,由班子成员带头,机关全体人员参与,采取“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老师”的办法,对所有人员进行不间断轮训。为保证集中学习实效,实行了学习笔记定期批阅、学习教育意见反馈等制度,开展了交流学习心得、点评互评学习效果等活动,整体上提高了机关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借鉴学习。先后组织审理、案件、信访、办公等机关科室人员赴省市接受省纪委、临汾市纪委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多次邀请山西省委党校、省纪委监察厅、临汾市纪委监察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廉政宣教,进一步激发了纪检系统全体同志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热情和活力。坚持自己带头积极学习。他考取了中央党校山西分院研究生,在完成规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打虎新说》、《廉安天下》、《春雨漫步霍州署》等40余篇文章。

说起郑效锋同志的职业操守,霍州市纪检监察系统人员没有不称赞的。他对自己要求甚严,不抽烟、不喝酒、不接受请吃请喝,唯一的爱好是饭后慢行5里地。即使在这短暂的散步期间,也要谋划工作上的事情。为随时随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举报,他主动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在他的带领下,多年来,霍州市纪委监察局机关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牢固树立了纪检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当外商建光制衣行老板为感谢追回拖欠13年的货款、汾西县农民郭向渝为感谢讨回找工作被骗去的1.2万元钱,而提出要宴请答谢郑书记时,他说:“这是我的本分!应该的!不用见!不用谢!”无奈,最后两人只好分别赠送锦旗一面,上写“党纪国法的卫士,群众利益的护神”,以表敬意!

郑效峰同志在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得到了许多荣誉。但是,他经常说,好好工作是应该的,成绩属于大家。在荣誉面前,他没有任何骄傲和丝毫自满,反倒是更加谦虚谨慎。

猜你喜欢

临汾市廉政纪检监察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北坡村 “一抹黄”带动“全民富”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临汾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临汾市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的住房改造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