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论坛

2013-08-15相焘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7期
关键词:民生党员干部干部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文/相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45次,从中不难读出“人民”的分量。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永葆本色、永不褪色。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保持与人民“心贴心,同呼吸”,才能增强党的生命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获得群众信任。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要着重围绕为民服务这一主题,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大力开展干部下基层、走进山那边等一系列活动,手拉手、面对面、零距离帮扶。要做到深入基层知民意,简化出行仪式,实实在在深入田间地头儿听民声;要做到推进落实解民忧,找准责任主体,谁的责任谁解决;要做到关心群众暖人心,十八大的为民指标温暖人心,在组织工作中,我们也要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为最终目标,永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帮民致富”实现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继续开展“2+1党群连心共富”活动,实施“党员创业帮扶”工程,依托党建基金,为有能力的贫困党员提供无息创业借款,创建党员创业示范区,用党员先富带动群众共富。要继续加大后进村整顿建设工作力度,紧紧抓住对接的市直部门和部门下派的“第一书记”,为后进村经济发展立项目、找门路,铺设致富路,使“后进村”变为“后劲村”、前进村。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安民乐业”建设魅力社会。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做到以情安民、以事安民、以利安民。认真落实信访、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责任制,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三级干部大接访活动,带领干部直面社会矛盾,不躲、不拖,正面接待、正确处理、化解积案、息诉止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降低信访投诉案件的发生率,赢民心、构和谐、促发展,为经济增量增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服务群众理念推进组织工作“民生化”

文/马庆军

党的十八大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部门要把落实这一要求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把服务群众这一理念贯穿于组织工作始终,不断推进组织工作“民生化”。

领导干部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因素,要抓住这个因素。要树立重基层、重公认、重民生的导向,打造一支亲民爱民为民的干部队伍。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开展好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和接受群众直接约谈制度,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双向渠道;把群众的公认度和满意度作为检验、评价干部的主要标准,引导党员干部把深入基层作为工作习惯,服务群众作为责任坚守,改善民生作为最大追求。

党的基层组织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要夯实这个堡垒。要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增强党组织服务民生能力。持续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基层民生投入;深入实施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农民党员“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干部“双挂工程”,完善民情联络制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推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健全“五步一审双评定”民主决策机制,以民主保障民生。

猜你喜欢

民生党员干部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寄语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