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课到底该何去何从

2013-08-15袁雨薇李超然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性体育

袁雨薇 李超然

(1.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5;2.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田径课到底该何去何从

袁雨薇1李超然2

(1.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65;2.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田径是一项古老而质朴的、平凡而伟大的运动。它不仅是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被称为“运动之母”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素质因而它的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基础项目、一个传统项目、一个健身价值极高、一个具有其他任何体育项目都无法替代的项目。竟然面临着如此尴尬的境地,对于一个能够有效培养青少年基本身体素质的田径课程在学校体育中被“边缘化”受到如此“待遇”所以很多专家学者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改变田径的这种尴尬局面,有些确实很好但是有的观点和方法是田径出现了“变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高校田径课 困境 原因

1 导致高校田径课备受冷落的原因及分析

1.1 田径理论课与实践的比例不和谐,导致学生对田径的认识模糊

田径运动对培养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有着作用然而这些很多的学生都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很多的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是因为他们认为田径就是在操场上一直跑,一直跑既没有技术含量又无聊,最主要的是非常的累。其实不管是问学生还是问一般的普通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这样认为的。那田径真的是这样的只有跑吗,为什么他们会对田径知之甚少。体育课是大多数在室外,但是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样重要,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田径、田径的健身价值等让学生对田径有一定的认识,他们一定会转变对田径的认识的。我曾经在四川大学校园实习当排球老师的时候问过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选田径课。他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很多。他们说田径课多累,还在室外上课,冬天冷夏天热的,又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对以后也没有用,所以不想选。作为“运动之母”的田径真的就像学生们说的那样没有一点优点?没有一点存在的必要吗?如果不是这样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回答?田径虽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田径理论知识和田径的健身价值是必须的而且本人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试想一下如果让你做一件事但是这件事你认为是在做无用功,对你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还会让你觉得很痛苦,请问一下你会去做吗?所以学生不喜欢田径不愿意选田径课也是可以理解的。

1.2 新兴时尚课程的出现,给田径课带来巨大的冲击

随着高校的选课越来越人性化,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自己喜欢的课程,这就导致很多新兴的课程,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网球等等这些流行时尚的课程备受学生亲睐,而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枯燥、乏味、又累、又苦、又无聊、又对今后无用,同时它的功能可以被其它项目所取代的田径课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健身与教育功能,那么它的作用很难被其它项目所替代。而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健身价值可以由其他运动项目替代,其实一切存在即合理,田径课之所以能够存在肯定有它自身的道理,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假如你要徒步去一个地方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必经小水沟,如果绕过这个小水沟你就要多走很多的路,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如果你稍微助跑一下你就可以跳过去,如果你在大学的时候学过跳远这就很简单。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像有很多人会说参加工作以后有多少人会选择去跳高来锻炼身体,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掷铅球来锻炼身体,这话乍一看觉得说的是有那么点道理,但是深究一下你就会发现,其实学习跳高还有掷铅球是教会你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是增强你的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和养成体育习惯和今后的锻炼提供指导和打下基础并不是非要你用其去锻炼。

1.3 田径课内容更新慢、教授内容经常重复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一直倡导“安全第一”不出事故的课就达到了任务就是一直好课。所以一些观赏性强的项目基本上在田径课上看不到,取而代之是一些娱乐性强、趣味性强的“变异”的田径项目。这就让很多学生认为现实中的田径课和电视上看到的大型的田径赛事上的田径项目差别太大。进而导致对田径课产生失落感。另一方面,有的高校教授的田径课又非常的重视技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满堂灌”很多学生对感觉很吃力。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高校学生从大一到大二到大三上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或者是换汤不换药的内容;或者是动作难度对你来说很难完成给你造成了一点的心里负担以至于都不敢去上田径课;又或者整天被迫的去学习而且总是学一样的内容你还会喜欢这门课吗?你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吗?你还愿意继续学这门课吗?

综上所述田径课现在在高校中备受冷落、正在逐渐的被“边缘化”其在大学里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就此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很多试图改变田径所面临的困境,使其回到应有的位置但是想到最后很多人竟然把田径改的“面目全非”越来越接近娱乐消遣,把其变成了一种供人娱乐的东西完全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这是非常可怕的。

2 结语

田径运动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以竞技、比赛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一项完整的竞赛需要有双方的对抗,因为比赛就是要有对抗,比赛就是会有输有赢、就是要有竞争、就是因为这样会被人所喜爱。现在高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上看不到女子3000m男子5000m和10000m,男女生的三级跳远还有跨栏等项目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立定三级跳远、30人的迎面接力等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观赏性,好不容易留下了几个观赏性强一点的项目吧学生完成不了,比如跳高,那是各种姿势都有就是没有几个能跳过去的看的我差点忘了在看什么项目的比赛。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点搞笑大学生都没有田径课了为什么还要每年都举行校级田径运动会,很多同学听都没听过的田径项目愣是要他们报名参加,都在比赛上跑道了还不知道800m要跑几圈,都要比赛了还不知道铅球是什么样子的。就算设置了很多田径项目但是能完成的寥寥无几,就算是坚持的完成了看看成绩也是让你哭笑不得,都不知道是该表扬还是批评。很多老师抱怨学校举行运动会除了开幕式的时候还有些观众,正式比赛的时候运动员比观众还多,配备齐全的观众席竟无人问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观众,看的都是800m跑到1/2就要晕要不就要吐;三级跳远跳不进坑;跨栏全是用手推倒等,你还愿意继续坐在那看吗?学生的体质状况确实令人堪忧。如果其他项目能够代替田径的话那又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呢?所以说田径课是必须要上的,是不能被取消的难道一个东西就是因为它苦或者累或者是枯燥就算再有价值也要把他取消吗?遇到困难或者是挫折为什么不想着增强自身的素质来克服,反而是逃避取消呢?田径之所以是田径正是其本身的无趣味性、孤苦性,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知道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学生轻生的惨剧频发这一方面和他们的心里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和他的意志品质有关。回顾一下在高校那些轻生的学生中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几个?田径专业的学生有几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画鸡蛋不也是一直的重复在画吗?在简单重复中考验自身的意志力、正是因为其难才体现出其美,随随便便的就成功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的。正使其苦才能在成功后品尝到甘、才能记忆犹新、影响深远。如果一味的强调田对田径运动的趣味性、娱乐性改造,把田径课设计成游戏趣味课,那么篮球、足球等项目不是比田径项目的趣味性更强吗?如果大家的理想是把田径中的走、跑、跳、投包装后变得有趣味了,再软硬兼施的强加给学生,那是很危险的。但是如果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因地制宜的把田径课变得趣味性,娱乐性强一点,这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如果一味的改,把田径改的“面目全非”把田径的本质都改了那将是一种真正的悲哀。

[1]崔乐泉.奥林匹克文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9,9.

[2]芦特.我国高校开展田径教学的困境与机遇[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6.

[3]秦长胜.湖北省大学生田径课程参与的现状分析[J].武汉体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3.

[4]吴建平,崔国文.论体育艺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9,9.

[5]周登篙,刘海元.重构体育教学原则[J].北京体育人学学报,2002(5).

[6]董亚玲,张振丰.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7]刘沁.篮球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7(6).

[8]周天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4).

[9]付伟平.田径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10]黎双红.《普通高校田径课何去何从》[J].科技资讯,2010(14).

[1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G826

A

2095-2813(2013)12(c)-0184-02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性体育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们的“体育梦”
国际足坛108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