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地区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推广

2013-08-15张焕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民族

张焕婷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土家族地区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推广

张焕婷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列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从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宣传、推广以及推广中所受到的局限等方面进行解析,阐述其必要性及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推广 摆手舞 传承

1 摆手舞的基本特征

1.1 摆手舞的形态特征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流行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摆手舞”在当地广泛流传,名称也有不同叫法。有叫“舍巴”的,意思就是摆手;有叫“舍巴骆驼”意思就是跳摆手;有叫“舍巴格资”或“舍巴日”意思就是玩摆手或甩手;有叫“跳年”(汉语),名称虽多,但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大致是相同的。每逢庆贺新年、纪念祖先或是团圆联欢一些重大节日,土家族的人民都要跳“摆手舞”来庆贺。大摆和小摆是摆手舞的主要的形式,舍米湖摆手舞的动作主要有单摆、双摆和回旋摆。其动作特点是屈膝、顺拐、颤动、下沉,甩同边手、走同边脚,以身体的扭动带动手的甩动,双臂摆动的幅度不超过双肩,有“龙行虎步”的风采。摆手舞反映的是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状态。

1.2 摆手舞的道具和服装

摆手舞活动是土家族人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缅怀祖先、再现田园生活的恬静的大型舞蹈史诗,其道具和服装也蕴含着本民族的丰富的文化元素。摆手舞的场上插着许多幡旗,人们手举龙凤旗队(用兰、红、黄、白四色调料制成),身披“西兰卡布”(一种花被面),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猎物、担五谷、端粑粑、提豆腐、挑团馓,拿着神刀、朝筒、齐眉棍,扛着齐眉棍、梭镖、鸟枪等道具,吹起土号、唢呐、牛角,点响三眼铳,锣鼓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舞姿翩翩,气氛非常热烈。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道具将摆手堂装饰得隆重而热烈。

2 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推广

2.1 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宣传与推广情况

据了解现在的土家族地区,参加摆手舞的人群主要都是中老年人,而青少年则只是很少一部分参与,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并没有将摆手舞作为本民族的特色纳入课程中,而且对土家族摆手舞的宣传与重视程度也不够,政府没有结合学校一起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大众化的宣传,通过学校这个重要的教育场所,给学生们以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并且由于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摆手舞作为一个拥有民族符号与标记的文化形式慢慢被人们忘记与忽视,摆手舞已经被排除在中小学课堂以外,了解摆手舞的人越来越少,正在会跳摆手舞的人也越来越少,从此种现象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与推广都是不够的。

2.2 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的推广的局限性

首先政府没有连同学校以及媒体等各个方面一起来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进行宣传、教育、普及,导致青少年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意识,没有那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也没有自身保护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其次学校在对土家族文化的教育与教学上相对薄弱,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摆手舞的教学与研究的人非常少,在中小学当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师了解摆手舞的动作名称和意思,这就给摆手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失去了保证,因此政府部分必须高度重视此种现象,加大经济投入与宣传,将摆手舞的研究细化,培养专门的土家族摆手舞蹈人才,深入学校体育当中,去推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使之源远流长、永不磨灭。民族地区中小学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生了解和认识本民族传统文化以后,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去保护和创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

3 土家族摆手舞推广的文化价值

3.1 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

摆手舞是土家文化的人性意识的凸现,也是他们优秀文化之一。摆手舞像是土家族的一幅美丽的画卷,它在民族传统文化上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这种舞蹈能够展现人们生活的本质,是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认识,也是最有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是人们最熟悉生活的展现。舞蹈音韵自然琅琅上口、形象鲜明、生动活泼、情深意切、风格朴素、刚健清新,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同时也不可磨灭它在音乐学上的价值,一个淳朴、勤劳而且善良的民族通过摆手舞独有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重视世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得到更多人的了解、支持和传承。

3.2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民族品牌

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我国拥有56个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格特点,这是让我们为之骄傲与自豪的,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与标志,并且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这个也是强化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2000年11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正式向重庆市文化局提出了申报酉阳县为市级“摆手舞之乡”的请求。2001年3月,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向重庆市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命名酉阳县为“摆手舞之乡”的请示》,经过重庆市文化局的认真讨论、评比,同意命名酉阳县为“摆手舞之乡”。2001年5月,在当地举办的“首届武陵山区文艺汇演暨全县摆手舞大赛”的闭幕式上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命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重庆市摆手舞之乡”,重庆市文化局向国家文化部提出了命名酉阳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请求,并将酉阳县对土家摆手舞的收集提炼和推广普及等工作向文化部社图司进行了详细地汇报,由于市、县工作到位,得到了国家文化部的认可和支持,在2002年5月举行的授牌仪式上,文化部社图司陈其林司长高度地评价了酉阳县的摆手舞推广普及工作,并支持全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提炼升华和推广普及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不负众望,终于让“酉阳土家摆手舞”这朵土家民族绚丽多彩的舞蹈艺术奇葩,在新世纪的阳光沐浴下破土而出,以她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冲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3 健身娱乐价值

摆手舞动作粗犷健美,情绪热烈奔放,以摆跳为基本运动形式,动作则变化无穷,有单摆、双摆、侧身摆、送摆、回旋摆等100多种摆式,多而不乱,浑然一体,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而且运动量不小,如“插秧”秧歌步弯腰插种4次,然后观看劳动景色,反复数次,整个动作协调自然,使全身肌肉、关节、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锻炼,而且对腰部肥胖者有一定减脂作用,同时对肩周炎犯者有一定辅助性疗效。

“摆手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具有优雅、健美的动作,并且娱乐性也很强。音乐时而庄重舒缓,时而欢快活泼。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和审美的愉悦,从而达到了健心怡情的作用,调节了人们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4 结语

土家族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是土家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土家的土壤之中,是土家人民精神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学校应该将土家族摆手舞在学校体育中细致、认真、全面的传承并发展下去,一代一代传承与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将永不消失,源远流长。

[1]屈杰.湘西土家族“摆手”的文化意蕴及健身价值[J].怀化学院学报,2004(5).

[2]覃琛.武陵山区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变迁与争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1(2).

[3]张世威,张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安全审视——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2).

[4]王龚雪.土家族摆手舞的动态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J].民族艺术研究,2009(6).

[5]陈廷亮,黄建新.摆手舞非巴渝舞论——土家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系列研究之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6]梅军,肖金香.困境与出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浅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7]周黎.湖北土家族“摆手舞”调查[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4).

G812

A

2095-2813(2013)12(c)-0122-02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民族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土家风情惹人醉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