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体质的作用①

2013-08-15丁花阳孙海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处方身体素质体质

丁花阳 孙海勇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体质的作用①

丁花阳 孙海勇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19)

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对塑造大学生体型、增强心肺功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并且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体质方面的具体作用。

运动处方 教学模式 大学生 体质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近年来,大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机能状况与体育锻炼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改善大学生体质方面,大学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义务与责任。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来提升大学生的体质,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于大学生来说,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大学生体育运动自我发展,提高大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1 运动处方教学概念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运动处方就是指康复医师或体疗师,根据医学检查资料、体力测试结果所显示的体质情况,对体育锻炼者或病人用处方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的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生理学,通过科学的实施锻炼计划,达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目的。这种运动锻炼方式既科学、灵活,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锻炼者进行自物控制与评价。将运动处方理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也成为近年来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运动处方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情况,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因材施教、学生自学、自练、自调与自评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通过运动处方教学不仅可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也可实现学生体质的增强,对高校素质教育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 运动处方教学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的作用

2.1 对改善学生身体形态的作用

通过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围度是衡量身体形态的重要指标。在大学生中男生通常希望拥有发达的四肢与健康的体型,而女生大多希望拥有纤细的四肢、修长的体型及紧致的腰身。处方运动教学可以根据学生性别与锻炼目标的不同,设计出符合不同要求的运动计划。比如可以让男生进行力量的锻炼,使其肌肉发达,体型健美;女生则可进行柔韧性较强的运动,使其皮下脂肪得到改善,在肌肉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肢体更加纤细、修长。

2.2 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体育成绩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课程往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术与技能的培养。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够根据生理学及心理学,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及锻炼需求进行分析,从而采用针对性的锻炼方式。学生在锻炼过程中,可进行自我的调控及评价,其学习的主动意识得到了全面激发。运动处方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无论是锻炼强度、锻炼时间或者是锻炼的内容、频率,都经过了科学的制定与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技能学习,学生的身体认知学习占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相对被动。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够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考虑体育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因此而提高。运动处方教学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运动方式,学习与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体育成绩也会得到逐步提升。

2.3 对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的作用

心肺功能是衡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又一重要指标。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肺功能锻炼需求,设计运动处方内容,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在运动处方教学中采用以篮球、健美操等项目为主的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改善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尤其是心肺功能具有明显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证明,篮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可迅速提升学生的肺活量、台阶指数、最大吸氧量等心肺功能指标。

2.4 对改善学生身体成分的作用

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总称为身体成分。身体成分的良性发展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人的体重可分为脂肪重和去脂体重。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去脂体重通常是不变的。因此,脂肪重成为体重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也成为判断人是否肥胖的标准之一。通过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锻炼后,能够合理的增加大学生能量总消耗,尤其是提高了脂肪的供能比例。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会得到有效改善,皮褶的厚度会逐步降低,体脂的百分比也会随之下降,从而使学生的身体成分更加合理。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中,根据学生的体脂百分比,制定合理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在保证学生全身肌肉群都会参加活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

3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施需要考虑四个元素,那就是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次数与运动持续时间。其中运动项目应该根据不同的体质提高要求来明确;运动强度可以说是运动处方教学的核心,对运动强度进行量化,可以充分保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施的合理性;另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合理控制运动次数与运动持续时间。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时,可根据以下几个过程来逐步实施。

3.1 对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

在运动处方制定之前,老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其中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病史、身高、体重以及擅长的体育项目等等。通过身体检查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判断。这些都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如果某些学生存在较为特殊的状况,应该采取特殊的设计方案,对不宜参加大负荷运动或大运动处方循环的学生,应视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对待。

3.2 对学生体能及运动负荷进行测定

在运动处方教学活动实施之前,需要对学生的运动负荷及体能进行准确测定。这种测定能够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运动能力、体能状况等情况。可通过心跳频率测试、最大吸氧量测试等指标,来明确学生科学锻炼的处方负荷指标。体能测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可将测定的结果与较大样本进行对比,来判断学生各项素质的优劣程度,进而对该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方式。教师应该妥善保管学生的各项运动负荷与体能测试数据,以方便日后查找或使用。

3.3 对运动处方进行制定和实施

根据检测的结果,遵循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则,对学生的运动处方进行制定。其中包括对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次数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的明确。另外,运动处方的制定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强调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娱乐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树立。采用教师监督与学生自控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对锻炼的强度、时间、次数等进行严格控制。

3.4 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再测试与评定

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再测试,其中包括学生的体型、机能、身体素质等。以此来检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成果。将运动处方教学后的再测试数据结果与之前学生的相关体能数据对比,进而对运动处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以保证运动处方教学方式的日益完善。

4 结语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因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较高的系统性,逐步受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视。运动处方教学无论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还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运动处方内容,以满足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

[1]曹阳.高校体育教学运用运动处方的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44.

[2]张维全.论高校普修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处方[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167-168.

[3]朱寒笑.运动处方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1):13-17.

G807.02

A

2095-2813(2013)12(c)-0075-02

丁花阳(1981—),男,江苏南通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处方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人间处方
锻炼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