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的君王:它选择在群峰上飞行”

2013-08-15涂国文

诗林 2013年6期
关键词:群峰短诗诗意

涂国文

“它选择在群峰上飞行,以便/把巨大斑斓的翅膀铺开/它的国土是无尽的花园//它选择这样死亡:/用巨大斑斓的翅膀轻覆整个春天的疆域/使众蝴蝶斑斓而它已了然无迹。”许志华诗歌开始进入我关注的视线,是在我读到了他的这首题为《蝴蝶的君王》的诗歌之后。这首短诗以一种艺术的大美深深地震颤了我的心灵:它高蹈的灵魂,它辽远的意境,它恢弘的气度,它开阔的格局,它巨大的张力,它绚美的辞藻,以及它的王者之气和殉道精神,集中体现了许志华诗歌的美学特征。

许志华征服我的,首先在于他那颗毫无功利气的纯粹诗心。他是我交往多年的朋友,一位真正的诗歌隐者。几年来,许志华远离喧嚣,甘于寂寞,不混圈子,不求发表,默守一隅,“激情地写作”、“谦卑地写作”,写出了数百首直抒性灵、“不可复制的独特”的精短小诗。许志华认为,“诗是狩猎的投枪和石块”,“诗是信,发自人间”,“诗歌的温度取决于生命之盐的浓度”。他用他那双诗的“慧眼”,“看世间万物”,“悲伤地看,出神地看,安静地看,呆呆地看,闭着眼睛看”。他“在天地这座大寺院里小声说话”,用他那“来自泉眼,或来自伤口”、“直取诗核”、“简、深、浓”的诗歌之犁,“犁开灵魂的田”,让“诗草在野火中死,在春天重生”。其“体式之小与容纳之大”,充分彰显了短诗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其无限生长的可能性。

“蝴蝶的君王”

著名诗人陈东东说,“短诗是一种尺度,可以量出诗人技艺的高低,一个当代诗人的确立必须依靠其短诗的引人注目”。如果把诗歌比做“蝴蝶”,那么短诗就是“蝴蝶的君王”。短诗最难藏拙,对语言的提纯、意境的创设、诗意的煅铸和蕴涵的丰厚等方面的要求尤为苛酷。诗人应该追求一种有难度的写作,而创作短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挑战。

翻检许志华近年来创作的数百首诗歌,这类短小精悍、言近旨远、诗意隽永、可堪涵咏的作品,占据了他诗歌创作的很大篇幅。诗人将自己那根敏感的心灵之弦,紧贴在现实的胸膛之上,感受细微抑或剧烈的震颤;他善于从庸常的日常生活里,发现和发掘潜藏于其中的诗意,并将它们提炼出来,形诸笔端——

“霜冷。百花凋零时/观音的千手/渐次打开”(《菊》)。“它们是白森森的年代的骨骸//吃尽阳光的白骨/慢慢地钻回土里去//一把刀,是另一具骨骸切白菜的骨骸”(《残雪》)。

“陌生人来到门外/敲响我的小门/他说,你家上空的月亮 /冷若冰霜”(《提醒》)。“那么多提线木偶/忘记注意头顶/那么多木偶脚踏实地 /大步如飞”(《细雨》)。“没有人写信了/信使仍然有许多信要送/信使知道很多隐秘的地址/他们必须收到他们盼望已久的信/是的,他们一直需要”(《信使》)。“起风了,林荫道是一条/林荫道。林荫道上/秋天的阅兵式。队伍已经/浩浩荡荡。浩浩荡荡”(《无题》)。

“它选择在群峰上飞行”

法国象征派大师瓦雷里说,“漂亮的诗句常常是诗的敌人”。许志华诗歌的最大价值,或者说许志华诗歌迥异于当代中国很多诗人诗作的地方,在于它突破了“诗到语言为止”的桎梏,站上了思想和人性的制高点——它选择在思想和人性的群峰上飞行。与此同时,许志华的短诗,也明显跃出了中国现代传统短诗抒发浅薄哲理的窠臼,指向了真相和真理的更深处。

许志华的诗歌,用思想和人性的目光来观照、洞察,感悟宇宙、历史、社会、时代、人生和心灵,充满着一种现代精神和当代意识。“黑暗”与“孤独”,是许志华诗歌创作的两大母题,是他的诗歌短枪挑战的两大无物之阵。许志华的诗歌,是“黑暗”与“孤独”炼制的黄金。他“用擦亮的眼睛看黑暗中生长的光明”(《鸟的生活》),“他独自坐在深秋寥落的枝头/一点一点剔出/体内的风声和雨水”(《一片黄叶》)。“撕毁黑暗”与“超越孤独”,由此成为许志华诗歌创作的重大使命。这一诗歌使命的建构,表明了他的现代意识的确立与深化,体现了一个现代诗人的良好写作姿态。

“它的国土是无尽的花园”

“美人美得吐血/好像一座移动的花园”,这是二十八年前我读到的一位西北青年诗人的诗句。好的诗歌,也应该是这样一座语言的“花园”。许志华的写作姿态本真、率性,自如、轻盈,从容、淡定,涉笔成趣,很好地处理了感性与知性、内涵丰厚与形式简约、题材之重与语言之轻的关系,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质。

许志华诗歌语言的特点在于他的“轻逸”品格。在生活中,诗人发现和捕捉到这些飘忽的诗意,用轻逸的语言,形之于笔端,然而其内在的诗意,却被悠然守定。轻逸更多地来自于感性。许志华是一个以感性见长的诗人,他的诗绪,更多地缘起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触发,充满着一种超验性的感性色彩,直观与激情相随,情感与梦幻交织,使得他的诗歌光鲜、闪亮、活泼、率真。许志华的诗歌纯度很高,具有一种清澈的特质。这种清澈,是一种世事洞明之后的深度清澈,而轻度抒情的气息,则更为他的诗歌平添了一种别样的风味。“下午。雕刻着鸟鸣的/水滴,一盏盏都挂在了红叶枝头/这是在门户洞开的/秘密的/五月的库房//我看见/风的醉醺醺的耳朵,大摇大摆地进来/蹑手蹑脚,把沉寂下来的鸟鸣/一盏一盏地提走”(《水滴》)。

许志华的很多诗篇呈现出平和冲淡的美学特征,遣词温和安宁,意境闲适恬静。一是内心纵有万顷波澜,流泻在笔端却是波澜不惊。譬如小诗《运河》:“在空荡荡的博物馆/一个女人牵着一只小蝴蝶/走进静谧的时光深处/一个内心装满货物的男人/被丰满的水流运走。”诗歌通过反跌手法,表现了女人的清雅与男人的浊俗。很明显,诗人对心房被物欲填满的男人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诗人没有通过愤激的言辞表明自己的臧否,而是借助于“被丰满的水流运走”这一意象,传达出自己的观点。二是纵然抒写的是人生的重大话题,语言和心律的节奏仍然淡定不躁。譬如小诗《去掉》:“有一天,我也要被去掉/那么,我可以预先去掉那些最好的日子/和去掉那些最坏的日子(它们本身都很少)/我愿意和那些不好不坏的日子一起/(我们相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浑浑噩噩地,舒舒服服地被去掉/这也就是说,我去掉了的时候/将是寂寞的无人知晓。”诗歌谈论的是死亡这个黑色话题,呈现出来的却是一股纯正的平和冲淡之气。

许志华说,“现实复杂,诗歌要其简约、单纯。现实聒噪,诗歌要其安静。现实沉重,诗歌要轻,要其虚度的美好”。这是他的诗歌自白书,也是他的生活宣言。

猜你喜欢

群峰短诗诗意
诗意地栖居
沙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群峰之上
冬日浪漫
位置
白居易短诗中的“情”
庚子年元宵节
重九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