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探究

2013-07-26肖海慧邓凯夏玲

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技能型江苏省中职

肖海慧 邓凯 夏玲

摘要:中高职课程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命题,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实施分段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保障体系等步骤。

关键词: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总体思路;具体实践;效果检视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73-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对接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为了落实上述文件精神,江苏省先后出台了《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和《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2012年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宁、苏、锡、常、通)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苏、锡、常、通)范围内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常州市依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文件精神的要求,制订了《“常州市中、高职对接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以在常高等学校为引领,更大范围内实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开展高等学校与地方中等职业学校分阶段合作培养本科和专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试点工作,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职业资格特色,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之间的课程对接、高等学校学科教育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统整及中职直接升学的机制,逐步形成地方中、高职对接的基本模式和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按照“专业对接,课程对接,实践导向(双证融通),中高连贯,校企合作”的思路,进行“3+3”(中职三年,高职三年)中高职对接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

目前,常州市已成为全国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急需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复合型创意人才。为此,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对接试点,实现了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与教材体系、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评价模式改革、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完成了十个衔接,满足了常州市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促进了创意产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

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实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衔接。为了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实现创意类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优势互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实施的总体思路。

1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以岗位能力为本位,全面考虑,分段设计,坚持“中职教育重基础、高职教育重创意能力培养”的原则,确保中职毕业生具备中级设计能力,高职毕业生具备高级设计能力,同时使中职毕业生具备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所需的知识与能力。

2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中职教育课程的安排应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中高职教育应通过沟通、协商在不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注重两者之间的循序渐进和相互衔接,避免出现两个阶段都“各求其全”的问题。

3 教学组织方式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训练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 教学团队建设

以“交流机制化、交流平台化、合作多样化”为原则,建立创意类中高职教师交流互动机制,定期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承担教科研课题,使中高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充分沟通,实时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5 注重实践教学

为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该专业加强了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构建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按照“教学、生产、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意设计与服务”四位一体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加强了实验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培养创意类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还应建立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能够体现“教、学、做、创”一体化思想的开放性校内外实训基地。

6 加强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需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通用的具体细则;二是制度缺失的问题。

三、中高职创意类专业教育“3+3”衔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资料收集,共同实施了创意类专业中高职“3+3”衔接培养模式(即中职三年、高职三年),并在课程设置、学分互认、学历认定等方面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

1 建立组织机构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中高职对接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由分管副院长、对接中职校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学工处、财务处、人事处、校企合作办、创意学院、服装系等部门领导以及校企合作企业代表、对接中职校代表等,负责中高职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运行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技能型江苏省中职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江苏省纪委
江苏省人大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