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RT框架下的大学生自卑感问卷单维性检验

2013-07-24韩雪吴锐陈艺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自卑感量表问卷

韩雪,吴锐,陈艺心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IRT框架下的大学生自卑感问卷单维性检验

韩雪,吴锐,陈艺心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本文以大学生自卑感问卷为例,采用项目反应理论框架下的等级反应模型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和项目分析,对分析得出的问卷进行模型-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符合单维性假设和局部独立性假设条件,该问卷在模型-数据拟合分析中,单项目完全拟合,项目对于项目组部分拟合.

项目反应理论;单维性检验;局部独立性检验;模型——数据拟合

项目反应理论(ItemResponseTheory,IRT)已成为当今心理测量理论的核心发展内容,IRT在测验编制和测验质量分析中,很大程度地弥补了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 Theory,CTT)所存在的缺点,针对0、1计分的学绩测验以及多级计分的人格、态度等量表,研究者开发出了不同类型的模型.通常,研究者通过项目特征曲线(ItemCharacteristic Curve,ICC)和项目信息函数曲线(ItemInformationCurve, IIC),修订或删除未达理论要求的项目.分析具有顺序性的多级评分量表的主要有三种IRT模型,即分部计分模型[1]、广义分部计分模型[2]以及等级反应模型(GradedResponse Model,GRM)[3].因此,本文采用等级反应模型对大学生自卑感问卷进行参数估计.

在IRT测量框架中,有两条基本假设,也是量表得以运用IRT进行分析的先验条件,即潜在特质空间的单维性假设和局部独立性假设.单维性是指被试在作答一个量表中所有项目的反应只受到单一因素,即所测潜在特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用于检验量表的单维性,检验数据包括碎石图,因子特征根以及所有项目在提取的单一因子上的载荷.局部独立性是相同能力水平的被试在各个项目上的答对机率是独立的,即影响被试作答反应的唯一因素是量表所测的潜在特质,当排除这个因素的影响后,不同项目间的作答反应不会有任何关系.对于多级计分的量表进行局部独立性假设检验,一般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后,所得到的所有项目间残差协方差均值接近于零,说明该量表符合局部独立性假设[6].问卷符合这两个假设,才能够选择IRT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然而,国内大多数运用IRT修订问卷的研究当中,多数研究者只对问卷进行单维性检验,忽略了局部独立性这一理论假设,认为只要验证了问卷单维性就可以直接进行IRT分析[7-9].这种分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文将首先对大学生自卑感问卷进行单维性和局部独立性检验,然后采用等级反应模型进行项目分析,删除无效项目,探讨项目选项的合理性,最后再对修正后的问卷进行模型拟合检验.从多个方面讨论问卷的单维性.

1 方法

1.1 研究工具

本文的测量工具是由贾远娥编制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问卷.问卷共29个项目.量表包括交往自卑、素养自卑、形象自卑、家庭自卑和学业自卑5个维度,问卷采用4级评分,选项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整个问卷内部一致信度为0.93,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10].

1.2 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交通职业学院4所院校抽取学生4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试卷389,其中剔除无效试卷49,获得有效被试340人,有效试卷回收率85%.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的单维性检验和局部独立性检验

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整个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因子碎石图,如图1所示.

图1 因子碎石图

分析中所提取出的第一个因子特征根为9.06,第二个因子特征根为2.46,第一个因子与第二个因子特征根比值为3.68,大于3,说明该问卷符合单维性假设[11].除项目1外,第一个因子在所有项目上的载荷均在在[0.356,0.744]之间.其中,除项目1、3、23、24、25之外,其余项目均在第一因子上的载荷最高.

对单一因子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得到模型拟合值:χ2/df=2.34,GFI=0.85,CFI=0.85,RMSEA=0.063,说明模型基本达到拟合标准.拟合后所得29个项目间的残差协方差均值为0.01,说明该问卷符合局部独立性假设[12].

因此,该问卷达到IRT的先验条件,可采用等级反应模型(GRM)对其进行分析.

2.2 项目参数分析

通过MULTILOG7.03软件中的GRM对大学生自卑感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得到各项目参数值.

项目1区分度(α)为0.3,说明该项目没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般来说,0.3<α≤3为可接受的区分度范围[13].从各项目阈值来看,项目1与项目23的阈值估计较为极端(绝对值大于4[14]).从项目最大信息量来看,项目1的信息量最低仅达到0.03,第12题信息量最高达到了1.42.因此,根据参数指标,考虑删除项目1.

2.3 MODFIT模型——数据拟合指数

采用等级反应模型(GRM)对删除项目1后的大学生自卑感问卷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单项目、项目对、项目组的矫正χ2/df指标.该指标小于3.0,显示模型与数据拟合度良好[16].经统计,28个单项目的矫正χ2/df均小于3,符合拟合要求;30个项目对中有12个项目对符合拟合要求;12个项目组中只有两个项目组符合拟合要求.至今为止,采用单项目、项目对和项目组矫正χ2/df统计量来评价模型对数据的绝对拟合时,多数研究结果显示项目对和项目组矫正χ2/df很难达到完全小于3的标准[17-19].

<11<22<33<44<55<7>7平均值标准差单项目261100000.160.522项目对64225564.4654.057项目组10124225.8874.616

3 讨论

自卑感是由于个人对自我评价不当而产生的一类消极的心理体验.个体心理学理论中将自卑心理描述为自我评价偏低,当个体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20].对于大学生来说,自卑感更可能的是某一特定情境的产物,由小环境到大环境的过度过程中,与大环境下不断出现的“优秀个体”对比受挫经历,可能是引起这个情境性自卑感的最大原因,而这种自卑感可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体验.挫折经历带来的负性体验越消极,个体越倾向于选择自卑感越强烈的作答结果.IRT模型假设当被试心理特质水平在特质尺度上的位置高于题目的位置时,被试会赞同题目;当被试位置低于题目的位置时,被试则会不赞同题目[21].通过等级反应模型分析数据来看,该问卷大多数项目有着良好的区分度,阈值跨度较为宽泛,用于测量大学生群体所获取的信息量也基本达到标准.其中,项目1的区分度,阈值以及最大信息量都未能达到测量学要求.从该项目内容来看,即“英语不如其他人好”,英语单科成绩用于测试被试整个学业因子的自卑感过于片面,并且,对贵州学生来说,英语成绩不良是普遍现象,不论是自卑倾向高的被试还是自卑倾向低的被试均易于选择英语不好的选项.因此,该项目对于区分被试自卑感高低的意义不大.因此,结合项目内容和项目分析的数据结果将项目1删除.其余信息量较小的项目,即项目3、23、24、25、27最大信息量均在[0.2,0.3]之间,根据已有研究[15],这些项目应该在内容上加以改动,以便获得更高的信息量.

本文用MODFIT模型—数据拟合指标首先对原问卷进行了分析,模型—数据拟合是专属于IRT理论框架下的数据与模型是否拟合的分析方法,是相较于常用的主成分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更为严格的单维性检验方法.本文所探讨的问卷当中,只有单项目的χ2/df均达到拟合标准,项目对和项目组的χ2/df未达到拟合标准的较多,目前为止关于模型—数据拟合的研究中只有少部分存在绝对拟合的情况.无论是人格、态度还是其他一些心理体验,从其内容上来说,都是复杂多向度的.尽管有学者提出过测量学意义上的单维性与心理学意义上的单维性存在差异,但是这种严格的单维性标准所产生的分析是否能够全方面的验证出量表所测量的这一单一心理特质本身涵盖的多个方面,是值得研究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近年来,关于多维IRT的发展和研究日益热烈,多维IRT认为项目和特质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因此,未来在对自卑感这类心理体验的测量研究中,可以考虑运用多维IRT的理论和方法,这或许可以得到更为理想的模型—数据拟合.

此外,本文所测被试数为340人,被试数较少,且仅限于测试贵州的大学生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RT对项目参数估计的精确性.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广泛的寻找更多大学生进行施测,以便得到更有效的结果.

〔1〕MastersGN.ARaschmodelforpartialcreditscoring [J].Psychometrika.1982,47:149-174.

〔2〕MurakiE.Ageneralizedpartialcreditmodel:ApplicationofanEM-algorithm[J].Applied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2,16:159.

〔3〕SamejimaF.Estimationoflatentabilityusingaresponse patternofgradedscores[J].PsychometrikaMonograph Supplement.1969,17.

〔4〕MariaOrlandoEdelenBBR.Applyingitemresponse theory(IRT)modelingtoquestionnairedevelopment,evaluation,andrefinement[J].QualityofLifeResearch. 2007,16(1):5-18.

〔5〕薛雯.用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人际亲密能力量表[J].经营管理者,2010(6):2-5.

〔6〕范晓玲,吴志勇,韩喆.IRT展开模型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333-336.

〔7〕杨业兵苗丹民田建全肖利军.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中国士兵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J].心理学报,2008,40(5): 611-617.

〔8〕贾远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8.

〔9〕LindenWHRK.HandbookofModernItemResponseTheory[M].NewYork:SpringerVerlagIne, 1997.向:心理测量与咨询.

B841.7

A

1673-260X(2013)11-0091-02

猜你喜欢

自卑感量表问卷
初二学生的自卑感与交往焦虑关系的相关研究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让人深思的声音
自卑不可怕 自信最美
问卷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