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窄边环形零件级进模设计

2013-07-24王雪冰杨月白琨黄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排样冲裁刃口

王雪冰,杨月,白琨,黄飞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

窄边环形零件级进模设计

王雪冰,杨月,白琨,黄飞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

分析阐述了窄边环形零件冲压工艺和级进模具设计要点及注意亊项;介绍了它在采用级进模具连续冲压时其排样方案及模具结构;同时介绍一种简单、适用型的尾料零件和无载体零件送进、导正定位方法和结钩,这对类似零件冲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冲压工艺;级进模;排样设计;导正

1 引言

图1是某企业生产的冲压零件,年生产量为30万只以上,所用原材料规格是定尺寸板材裁剪的条料(不是带料).根据零件特点和生产要求,实际生产是採用连续冲压,即採用一副级进模具实施冲压;送料采用手工方式.本文介绍该副模具设计.

2 零件图纸及冲压工艺分析

由图1知:零件是一件椭圆环,兩侧直边宽仅为3.75mm,兩端圆弧边宽为4.0mm,尺寸公差除内孔长轴尺寸为±0.15mm外,其余尺寸不低于± 0.5mm,整体尺寸精度要求不高.不难分析出该零件冲压含;落料、冲孔、弯曲三种工序.由资料和实践知[1][2][3]:这类窄边零件其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应注意以下四点:

(1)为保证模具可靠性,应避免设有长刃口、薄壁(凸)凹模.对厚度一定的薄壁(凸)凹模,尽量缩短刃口长度;对刃口较长的(凸)凹模,尽量使壁厚远离最小允值.

(2)零件弯曲如安排在落料冲孔后进行,则两侧直边弯曲应同步,且在弯曲中控制零件圆弧区材料压力值,保证这部份材料整体同步移动.否则零件形状,尤其是曲率半径将产生显著改变.

(3)大尺寸或长步距零件连续冲压,应少设和不设空位以减少模具体积.

(4)对用长度尺寸有限条料进行连续冲压,应考虑尾料处零件定位,保证它冲压位置正确,以提高材料利用率.零件尺寸越大或条料长度越短,这点越凸显重要.

3 排样设计

由分析知,零件连续冲压有几种可行排样方案;经分析比较,实际设计方案如图2,它有五个工位.位1:条料两侧冲出定位距和工件两端圆弧R35,同时冲切内孔部分材料.位2:冲切内孔余料.位3:载体冲裁,零件与条料分离.位4:中间R20弯曲成形.位5:空位,以保证零件从模具上可靠脱落.

排样中将内孔冲裁拆分兩步,這能将“载体冲裁”安排在位3处,既使模具减少一个空位,又使模具避免出现过长簿壁凹模,后者仅出现在工位2零件圆角处.“载体冲裁”安排在中间工位3而不是最后工位,这虽会使零件在后序工位定位和送进帶来不便,但使零件中间弯曲在工位4是独立地、两側臂同时进行,确保其成形质量,又不影响其它工位零件,使各冲裁工位模具刃口呈平面,利于模具制造和刃口修磨.为提高凸模強度,保证步距57mm不变,将零件內外宽度取46.8mm和54.3mm,这可使切断凸模壁厚增加8%.排样中将工位3、4零件边间距設计0.2mm,这是綜合考虑以下兩方面:一是保证零件在工位4送进不发生较大偏转,利于导正定位,二是防止弯曲凸模工作时涉到位3处零件.可见,这种排样做到了上述“四点注意”,虽然一些安排会使模具局部结构复杂一些,但使模具总体工位减少、结构简化、制作简单,确保零件冲压质量.

4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结构如图3所示,它有以下特点:

(1)各工位皆采用正装结构,這有利冲裁废料下漏排出;弯曲可采用不压边模具结构,避免圆弧区材料在弯曲中受压.

(2)凹模采用镶块结构:三个冲裁工位和弯曲工位各做一个镶块7、23,且镶嵌在框6中.

(3)冲裁工位和成形工位分别采用弹性和刚性卸料,前者利于零件平整、后者使零件在弯曲时圆弧区材料免压,以使它向內移动不受压边力影响,保证零件尺寸稳定.

(4)设计挡板29,防止成型侧刃30冲裁时受侧力位置外移.同理,为防止受单边冲力側凸模31外移,将它下部设计成阶梯形.

(5)模具设有三处定位(见图2):(a)条料采用侧刃定位板36定距,(双侧)导料板33定中;(b)位4处零件采用舌形块24、导料板33及两支异形导正钉32后轮廓面定位.(c)位3处尾料零件定位采用矩形导正钉21、异形导正钉前轮廓面、导料板33.前两件同时对条料冲裁起导正作用.

(6)位于框上方橫杆25装有一舌形块24用于工位4处零件定位.工件送进时,它抵住工件后边对其粗定位;冲压时它与装在上模两只异形导正釘32后圆弧面共同对零件位置进行导正、精定位;.零件R20圆弧成形后,它应保证R20圆弧边能从下部穿过被推到后托板上.

(7)模具設有前后托板3、26,分别承托条料和工位5处零件.后托板是保证零件前側边R20圆弧从舌形块下部穿过后,才可发生翻转脱落动作,避免被橫杆和舌形块卡住.

5 模具工作过程

将条料侧边靠在前托板侧板,后端边抵住侧刃定位板36进行定位.上模下行完成工位1的冲压.上模下行,手工将条料沿两侧导料板向后送进.使条料两侧(定位距)凸肩抵住工件36完成一个步距送料,则相继进行2,3工位冲压,完成零件冲孔、落料及与条料分离.尓后上模上行,条料继续送进,同时其后端边抵住已与条料分离零件前边推着它沿两侧导板33向后移动.为保证送进可靠,不发生卡料和零件材料重迭,固定卸料板20与框6上平面间距应保证在(1.2—1.6)t(t为料厚).当条料送进一步距时,与条料分离零件被送到第四工位,此时条料后端面、舌形块、两导板对它进行了粗定位.上模下行,两只异形导正钉32后侧轮廓面与舌形块一起通过零件外形对它位置进行导正,继而进行弯曲成形.工件成形后由于中间向下弯曲,可避让舌形块对它限制,在条料继续送进下,它将从橫杆25及舌形块下部穿过到达后托料板,当工件前側边穿过舌形块继续被推进时,则它在其重力作用下从托板上翻转掉下.这里应指出:条料尾料,即最后一个工件在工位3处冲压,由于已无材料无法再用侧刃距定位,此时可用工具推该零件抵住后一零件前端边向后移动,当位于工位4零件后端边抵住舌形块时,则已完成工位3、4上两个零件粗定位.上模下行,两只异形导正钉前轮廓面与中间矩形导正钉21共同对位3处零件进行导正、定位,从而保证该零件冲压位置,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6 结束语

本副模具排样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冲裁镶块设计为平面刃口,修模非常方便.采用特殊定位导正方法,保证条料、无载体零件及尾料零件送进、定位、导正,确保工件质量.这对类似零件冲压有一定参考价值.

模具已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三年,实际证明:它不仅生产率高,且工作可靠、刃口修模方便,材料利用率高,经济指标好.

〔1〕郑家贤.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孝培.冲压设计资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邱永成.多工位级进模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TM273

A

1673-260X(2013)11-0046-02

合肥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自然科学)项目(13KY07ZR)

猜你喜欢

排样冲裁刃口
基于剪切增稠液的高速钢铣刀刃口修整*
冲裁模大孔废料下滑问题的解决
基于压缩因子粒子群的组合排样的研究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基于AMESim的冲裁液压机缓冲系统仿真分析
U形电器支架的多工位模具的排样及模具设计
人工智能技术在排样技术上的发展现状
薄板冲模排样设计及防跳废料解决方案
AISI-1045钢负间隙精密冲裁与普通冲裁冲裁力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