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3-07-21黄丽英

海峡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矿泉水数学知识同学

黄丽英

浅谈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黄丽英

福建省南靖县丰田华侨学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从而最终获得成功。

小学生 数学教学 实践能力

1 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提前感受

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儿童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儿童在学习数学知识前提早感受。具体做法是:在学期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应用一系列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来学习。通过“感受”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到市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价目牌,学生对这种课前活动兴趣很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有关小数的感性生活经验,减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从而使他们较自然地获得了小数的初步认识。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教学内容前一天,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明天我们将要学习“百分数”,你们先去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想是表示什么意思。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投影展示给大家。如:衣服的成份标签上的“100%棉”、“55%棉、45%涤纶”;啤酒瓶包装上的“酒精度>3.1%”;方便面包装袋上的“加量20%”……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又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

2 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本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如教三年级应用题:运动会上,李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2元,共花了多少钱?我先创设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情境,再引导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思考,采取对策,确定方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如,假设你是商店老板,这些矿泉水你想怎样卖?分组讨论,展开讨论结果。

生1:我可以零售,1瓶1瓶地卖,卖完一箱再卖第二箱。

生2:我可以批发,整箱整箱地卖。

根据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怎样列式来求这些矿泉水的费用呢?大家先试试看。第二次展示讨论结果:

生1:我是1瓶1瓶地卖,所以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应先求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再把每瓶矿泉水的钱数乘以矿泉水瓶数就是这些矿泉水的钱数,列式是:2×(24×2)

生2:我是1箱1箱地卖,所以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应先求一箱卖多少钱,再把每箱矿泉水的钱数乘以矿泉水的箱数就等于这些矿泉水的费用。列式是:2×24×2

学生在活动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自己解决问题,亲身感受了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新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寻找生活原型走向成功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数学情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教师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56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样来测算呢?学生讨论后,争相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内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我只要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56。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6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式,经统计,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题。于是师生共同得出了下面的例题:在一分钟内6位同学共口算84道题,照这样算,全班56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能口算多少道题?

由于这例题是师生共同探讨产生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很快就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4 让学生带着实验材料走进课堂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需要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带些实验材料走进课堂,通过他们的看看、摸摸、摆摆、数数、量量、说说等实践活动,以及进行分割、拼合等操作过程,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实践中去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拼成一个长方形,看有哪几种拼法?然后出示学生拼摆的3种图形,引导学生填写实践记录。

再引导学生对实验记录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领会到,在3种拼法中,无论长、宽怎样变化,拼成的长方形的平方厘米数正好都等于它的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就发现和理解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又提高了学生基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5 让学生带着数学知识走向社会

数学教学不仅要从儿童的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和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教学“步测”后,要求学生用步测的方法测出自己家到学校的大约距离等。

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装修房间所需要地砖及费用。于是学生必须对房间的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到市场了解地砖的规格及单价,然后再进行计算。又如在教学“元、角、分”后,设计在班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实际应用所学到的元、角、分知识。

强化课后延伸,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时,课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操作实验的基础上,认识了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掌握了这类图形的特征。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课后老师还请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的轴对称图形;自己设计、创作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融入生活情境,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猜你喜欢

矿泉水数学知识同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百岁来天然矿泉水纯净好喝
澳洲容澜矿泉水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买了多少瓶矿泉水
知趣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